愛伊米

知足方可得,道入畫亦遊心

知足方可得,道入畫亦遊心

中國哲學是從閒適中產生的閒適哲學。林語堂老先生曾言:中國哲學家是一個睜著一隻眼睛做夢的人。是一個對人生有一種建築在明慧的悟性上的達觀的人”。這種悟性或許就是一種超常直覺。基於此,我更多的是欣賞老莊的“返樸歸真”和“於雲水而自在.乘物而遊心”的人生態度。

知足方可得,道入畫亦遊心

老子以“道”詮釋宇宙。其道為萬物之宗主.它空虛幽深、因應無窮.永不停止與枯竭,是宇宙天地存在和發展所依賴的力量所在。其“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地母。”而從古至今,哲人們不斷爭論“道”的本性,眾說紛紜。以為唯物,以為唯心,我卻以為這是庸人自擾。

知足方可得,道入畫亦遊心

人類自以為聰明地將世界分為物質的和意識的,其實兩者本來就是一體而無法分割的,只是以不同形式表現出來罷了。一般人狹隘地認為“可見”即為“有”,即為“物”;“不見”即為“無”即為“心”。但“天下萬物生於有,而有生於無,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並不只是盲者視而不見。

知足方可得,道入畫亦遊心

“空雖不可見,但其仍為物”。道是有與無的統一,是事物存在與發展的基本規律。其以“氣”為內容,以“象”為表現。它同時是“物”也是“心”。道自成系統,自然發展。道中有物、有象、有精,其以無形作用於有形,並透過無來顯示它的功能。

知足方可得,道入畫亦遊心

有和無的對立只是一個過程,是相對的,而兩者的統一卻是歸宿,是絕對的。這就是“無狀之狀、無物之象,是謂恍惚”。域中的大道、大天、大地和大人構成自然中的立體座標,而天地人終將合於道。

知足方可得,道入畫亦遊心

老子的哲學在中國山水畫的創作中被表現得淋漓盡致,山水畫的創作不外乎是構思與構圖的有機結合。構思亦創造意境,似“無”似“氣”。而繪畫欲“以景勝”,則需達“無我之境”,“以意勝”則應是“唯我獨尊”,“至意境兩渾,則唯太白,後主、正中村人足以當之”,達到情景渾化,水乳交融,天衣無縫,鬼斧神工的“化境”。是畫家創作的 終點.也是觀者們創造的起點。

知足方可得,道入畫亦遊心

畫貴能極,極虛、極實、極密、極疏、極濃、極淡、極清、極空、極奇、極正,是藝術追求的至高點,但極亦須有限度,“物極必反,過猶不及”。

對繪畫來講,追求形式的美,似“有”似“象”,是對作品內容的提高和完善。構圖的法則,淵源於客觀事物的理,其包含了開合、聚散、虛實、奇正、節韻等矛盾統一體。以開求“勢”、以“合”取神,疏可行馬,密不通風,是成大勢之作之秘訣。

知足方可得,道入畫亦遊心

而“虛”“空白”則是中國畫形式美中最重要的,也是以無勝有的最高明的手法。李可染寥寥幾筆畫牛背,留給觀眾無盡茫茫河水的想象。構圖中的虛實,如同圍棋中的“活眼”,“厚實中要空靈,境實而意虛”,虛而不空,虛中見實,“虛實相生,無畫處皆成妙境。”

知足方可得,道入畫亦遊心

虛無是道的本體,致虛必守靜,動靜相守。其動如節韻,節奏賦予人以富於理性的機械運動形式的視覺快感,韻律則給人以富於感情的生命形式的視覺趣味,是美的現象在外在形式上的有規則的反覆,是時間與力的結合,黃賓虹猶如音樂節拍的三三兩兩點子,給人以氣韻生動、一氣貫通、渾然天成的美感。似靜還動,迴圈往復,終至仍迴歸於“靜”。

知足方可得,道入畫亦遊心

老子崇尚致虛、清靜、歸根和覆命,以愚、隱、柔弱以期達到和平、寬容和知足的最富理想。然我對於老子之人性本是淳樸,無善惡,猶如白紙,視社會風氣而改變之的觀點卻不敢苟同。社會風氣之組成亦以人為根本,人性的貪婪是與生俱來,淳樸只是表象,而內心的私慾卻是根深蒂固,否則何必去排除萬難以期修成正果?何必透過避免使人看到可貪圖的東西,來保持人本來的“無知無慾”的純潔本性?

知足方可得,道入畫亦遊心

其實,人最大的敵人就是自己,只要不抱“有”的態度,“得”才會自然出現。故唯知足者,方能於如畫山水間閒庭信步。

P。S。本文為榕樹微覺原創,圖片來自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