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對學生的需要既敏感又予以滿足的教師,課堂教學是最有成效的

對學生的需要既敏感又予以滿足的教師,課堂教學是最有成效的

在一定的時間限度內,根據學生的實際需要,集中式的教學。

所謂課是教學的一個單位,在一定的時間內,

師生在課內互相作用達到教學目的。根據操作結構,課有三個主要組成部分:(1)內容輸入,(2)相互作用,(3)經驗輸出。在預期的結果出現以前,上述三個組成部分必須有效而協調地起作用。

對學生的需要既敏感又予以滿足的教師,課堂教學是最有成效的

內容輸入

:主要是預先計劃好的,它依課的學習目標而定。這些目標完全可以是認識的,包括學習具體知識,以便回憶和解決問題,也可以是情感的,如有關自知的學習和認識合作的價值;也可以是二者兼有的。

有些目標可以立即達到,如學習在一笛子上歐出C音。另一些目標需要經過一系列學習課題以後才能達到,其中每一學習課題都未達到最後目標服務。

總之,課的特殊目標決定了應輸入的內容。然而,在教學中輸入內容並不像投進一枚硬幣讓售貨機運轉那樣簡單。教師為了認清同樣的材料以不同的形式包裝,會產生顯著不同的效果,他應該注意“媒介物是資訊”這句名言。

對學生的需要既敏感又予以滿足的教師,課堂教學是最有成效的

例如,載於書報上的故事和用電影放映出來的同一則故事,其效果是不同的,教科書中的歷史和用新聞短片呈現的歷史也是極為不同的。

相互作用

:一節課上相互作用的階段很有能動性,也是極為必要的,當教師在闡述某些思想和發出某種資訊時,就在這樣一種事先雖有計劃而其程序卻不能預見的過程中面對學生。

一般來說,傾向於獨斷的教師,與學生直接相互作用很少,因為他支配著整個課的活動。

對學生的需要既敏感又予以滿足的教師,課堂教學是最有成效的

一般課堂相互作用曾按幾種方法分類。一種分類方法是按相互作用的程度排成系列,把獨斷的、凝固不變的和集中的教學方法置於一個極端,把以學生為中心的、靈活的和分散的教學方法置於相反的一個極端,處於兩者之間有大量的教學方式,其相互作用的程度有高有低。

其中每一種教學方式對特定的教學目標可能是有效的。在一定的時間限度內,根據學生的實際需要,集中式的教學可能相當有效。

經驗輸出

:在教與學中,輸出內容與輸入內容的直接聯絡是無懈可擊的。人們不能從不良的輸入得到優良的結果,而且將在這一過程中受到損害。假使我們不只是根據知識學習來看課的效果,同時考慮認識發展、情感的培養,等等。

對學生的需要既敏感又予以滿足的教師,課堂教學是最有成效的

而且,假使我們把上課看成教與學的相互作用,師生在其中各有所貢獻,各有所得,那麼,上課的效果顯然取決於師生雙方的努力及其相互作用。

再者,每一節課都有根據經驗而預先確定的目標,教師想要達到這些目標。有些課目標小,立即可以達到,有些課目標大,指向許多能力的發展,要長期才能達到,但不論達到什麼目標,開始必須有適當的輸入,中間必須有積極的相互作用。

說到這裡,如果讀者對我所講的迷惑不解,這是因為我為了便於分析,將課分解為三個組成部分,可能給讀者留下了這樣的印象,這三個部分是依直線順序安排的孤立成分。事實並非如此。每節課是分成幾個小單元或位元進行的。

對學生的需要既敏感又予以滿足的教師,課堂教學是最有成效的

每一個位元又是由輸入、相互作用和經驗的一個小迴圈構成的。從課的整體上看,最後的經驗輸出或學習可能是組成整體的一切經驗單位的總和,或者只是其中的某些成分是如此。

總之,不論如何,一節課的經驗輸出總是代表銘刻在學生心上的那些思想和感情。有些課(如數學課)的效果,可以用測驗測出得分多少。

有些課的效果還不能鑑定,因為學生在當時對之尚未意識到,或者不能清楚地表達出來。然而,教師必須堅信,這不意味著經驗不重要,或不存在,只不過還沒有認清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