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發展心理學:“成年”是新的開始,意味著更大的壓力和更多的選擇

18歲以後,我們便正式宣告步入成年人的世界,然而“成年”一詞帶給我們的可能並非是對童年美好向往的實現,而是壓力和選擇。

成年之後,我們無論是在法律上還是在能力上,都已經基本脫離了父母的管束,外出上學、務工,不同人有不同的選擇,唯一的共同點便是失去了父母的庇護,我們不得不堅強起來,獨自面對外界的狂風暴雨。

小時候,年幼的孩子總是期盼著長大,對於外面的世界充滿了嚮往,可長大後的我們卻又開始懷念童年,或許人生本就是一個充滿矛盾的過程,即使時光倒流,一切也不會改變。

發展心理學:“成年”是新的開始,意味著更大的壓力和更多的選擇

在發展心理學中(developmental psychology),成年期屬於一個比較受忽視的研究領域。

成年後,我們很多心理機能開始衰退,生理和心理的快速發展已然完結

。但不可否認的是,成年意味著另一個開始,成年人的世界是一個波瀾壯闊的世界。

雖然身高不再增長,大腦容量不再增加,但卻是人生的新起點,決定我們的發展方向。

一方面,成年後需要面對壓力。提及“成年”,大家會想到什麼?

即使是剛剛成年的個體,也會感受到來自各方面的壓力。以大學生為例,他們雖然進入大學,有了屬於自己休閒時間,不用再像高三一樣被迫將自己關進知識的囚籠中。

發展心理學:“成年”是新的開始,意味著更大的壓力和更多的選擇

然而,他們知道如今的社會競爭越來越激烈,大學只是一張通往更高層次的入場券,如果不好好把握,那就是白來一遭,或許還比不上那些早早進入社會打拼的人才。

如今的“學歷無用論”大行其道或許也是如此原因。誠然,學歷並不能決定一個人的發展前途,努力、自覺和上進心同樣重要,但在如今多元化的社會,想要從中脫穎而出,這幾點缺一不可。

總之,即使是很多安於現狀的大學生,他們也會體驗到壓力,

而這種壓力,便是來自於他們跨入了成年期這一事實。

發展心理學:“成年”是新的開始,意味著更大的壓力和更多的選擇

當大學生臨近畢業即將進入社會,離開溫室花園的他們將再次體驗到莫大的壓力,他們意識到自己即將依靠自己的雙手掙錢,過於依賴父母的幫助則會讓他們寢食難安。

自我同一性

心理學家瑪西亞(Marcia)提出的自我同一性(self-identity)理論認為,很多青少年會處於自我同一性延緩的狀態

,他們雖然已經作出了充分的外部探索,但還沒有形成成熟的價值觀,這一切都需要他們在接下來的幾年中花費更多的時間去達成。

大學是個體確立人生目的、人生態度和人生價值的最終時期,如果這一時期的他們依然沒有形成自我同一性,將來參加工作後他們會多走很多彎路,有些甚至在多年後依舊渾渾噩噩,不清楚自己到底想要過怎樣的人生。

發展心理學:“成年”是新的開始,意味著更大的壓力和更多的選擇

成年不僅是壓力的開端,更是面臨著各種各樣的選擇。

剛成年的個體,首先要面臨的選擇便是讀書還是就業。很多人因為感覺自己不是讀書的料,毅然外出務工或是參軍入伍,雖然捨棄了學歷改變命運的道路,但很多人依舊能夠在崗位上發光發熱。

選擇繼續讀書的則更加穩定,相當一部分人都會在大學畢業後,選擇所在城市就業,最終過上公司和家裡兩點一線的生活。

雖說這兩種選擇沒有絕對的好壞,但在如今的社會,知識型人才顯然更能適應社會變化的趨勢。很多人都說只要有一門技術或者手藝,去哪裡都能混口飯吃,不至於餓死,但現實卻是技術永遠處於更新換代的過程中。

發展心理學:“成年”是新的開始,意味著更大的壓力和更多的選擇

然而,技術也好,學歷也好,都不是決定一個人能否適應社會的標準。它們二者都是靜止的,而物質卻是處於變化發展中,前者隨時都可能因為科技的進步而被淘汰,後者則越來越廉價。

因此,要跟上時代潮流,唯有不斷學習,保持謙虛。只有那些看清社會發展趨勢的人,才能在這弱肉強食的世界中作出最好的選擇。

成年期是在壓力和選擇下不斷髮展的時期,抗住了壓力,你就能活得更加坦然,而好的選擇總是基於毒辣的眼光,它讓你少走很多彎路。

發展心理學:“成年”是新的開始,意味著更大的壓力和更多的選擇

心理學中的成年期(manhood)指的是18歲以後的這段時期,但我們必須知道,這一時期是人為劃分的,你的人生並不會因此而發生突然變化。

對於中國人來說,18歲就是成年人了,而其他國家或許並非如此。在一些原始偏僻的族群中,甚至連“成年”這一概念都不存在。

可見,成年期只是一種人為劃分,不同社會文化下成年期有著一些區別。

新年的喜慶氣氛已然遠去,過年的熱鬧卻依舊曆歷在目,在中國,大年初一就是新的一年,而在其他國家則沒有類似的說法,這其實與成年期的劃分是一個意思。

發展心理學:“成年”是新的開始,意味著更大的壓力和更多的選擇

不得不說,雖然時間不斷在流逝,但18歲並不是一個截然不同的轉折點,許多人在剛剛成年的時候心性依舊如同小孩,絲毫沒有成熟的跡象。

在不同的社會文化下,

時間既有著階段性,又有著持續性,想要成為一個真正意義上的成年人,必定是要經歷壓力與選擇的雙重洗禮。

當他們能夠處變不驚,面對任何艱難險阻都能冷靜對待時,方才有著為自己人生負責的資格。

變化

雖說成年是一個人進入社會的開端,但相較於兒童和青少年期,它又是一個平穩的時期。

例如個體的液態智力(fluid intelligence)達到頂峰,無論是知覺速度還是邏輯思維等能力,都是一生中最為鼎盛的時期。

發展心理學:“成年”是新的開始,意味著更大的壓力和更多的選擇

自此以後,液態智力便失去了不斷上升的特點,開始平緩下降,而晶態智力(crystallized intelligence)則不斷上升。

在青少年時期,我們經歷了人生中最為“危險”的時期,在情緒方面,狂暴與溫和、粗放與細膩共存,情緒的不穩定使我們總對身邊的人帶有某種敵意,與父母之間的關係也是急轉直下,身心各方面都處於激烈的變化中。

到了成年期,我們的身體停止發育,生理與心理逐漸達到平衡,情緒也變得穩定起來,性格逐漸成型,並形成獨立的價值觀,有一套自己對世界和人生的特有看法。

發展心理學:“成年”是新的開始,意味著更大的壓力和更多的選擇

到了30歲以後,由於多數人已結婚生子,工作壓力之餘,還有著來自於家庭中贍養老人和撫養孩子的壓力,這使得人們經常處於焦慮的狀態中。

心理學家羅傑斯(Rogers)的自我理論(self-theory)中

把自我分為現實自我和理想自我

,前者指的是實際感知到的自我狀況,後者指的是個體對期望的自我的知覺。

人們之所以會感到焦慮,其原因就在於現實自我與理想自我之間的差距過大,正是由於這種落差感,人們才會變得憂心忡忡。

發展心理學:“成年”是新的開始,意味著更大的壓力和更多的選擇

在許多人看來,中年人的壓力來源於糟糕的現狀,他們沒有足夠的錢將子女送進好學校,也沒有能力為身患重病的父母分擔痛苦,最可怕的是他們自己的生活也亂七八糟,夫妻不和、互不尊重、溝通無效,這一切都讓他們感到生活的艱難。

但實際上,如果透過社會比較,人們會發現家家都有本難唸的經,正如你與那些有錢有勢之人之間的差距那樣,在別人看來,或許你是身在福中不知福。

羅傑斯的理論考慮到了個體的情況,並且將對比的參照點變為現實自我,具有很強的說服力。

總之,許多中年人之所以感到壓力山大,並不完全是因為他們境況悽慘,還因為他們的理想太豐滿,或許有時候太強的慾望反而讓人得不償失。

發展心理學:“成年”是新的開始,意味著更大的壓力和更多的選擇

成年期的思維

從小到大,

我們的思維都是處在不斷的發展之中的

,按照皮亞傑(Piaget)的認知發展階段論,認知發展水平的最高層次為形式運算階段,

其主要表現之一是形式邏輯思維的成熟。

形式邏輯思維涉及推理、判斷等高階心理過程,強調事物的確定性、邏輯性以及客觀性。一般的青少年已經能夠很好地運用這種思維,以解決實際生活中的各種問題。

然而,理論永遠不是一成不變的,心理學家研究發現,形式邏輯思維只是抽象邏輯思維的初步階段,往後還有著高階階段,即辯證邏輯思維。

發展心理學:“成年”是新的開始,意味著更大的壓力和更多的選擇

佩裡(Perry)的研究表明,成年期個體思維的轉換存在著幾個階段:

二元論階段

相對性階段

約定性階段

首先是二元論階段。

在成年期以前,人們看待事物總是以“對”或“錯”作為評判的標準。

例如,當人們與他人發生矛盾時,總是認為自己是對的而別人是錯的,這是一種自我保護的傾向,亦或是在旁人的提醒下他們逐漸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因而又把責任全部攬到自己身上。

發展心理學:“成年”是新的開始,意味著更大的壓力和更多的選擇

在這一時期,個體的思維傾向於一元論,即非黑即白,認識不到對和錯的辯證關係。等到成年之後,他們才能逐漸明白,任何人、任何事都沒有絕對的對與錯,換言之,萬事萬物既對又錯,是對與錯的矛盾統一體。

他們在為人處事中,逐漸能夠辯證地看待他人,堅持二元論,對於他們友好的一面就去結交併認可,而對於不好的一面便會排斥並拒絕。

其次便是相對性階段,即理論與現實的辯證關係。

生活中,很多年輕人把理論等同於現實,並且認為自己所學到的課本知識乃是永恆不變的,奉行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真理,這無疑是片面且偏執的。

發展心理學:“成年”是新的開始,意味著更大的壓力和更多的選擇

真理都有其適用的範圍,超過這個範圍真理便轉化成謬誤。理論知識也是一樣,只有將理論與現實相結合,以現實為基準從而去改造理論,使之與時俱進,這就是思維的相對性。

人到成年,已經逐漸能夠達到這一階段,如若不然,就會陷入教條主義,要知道空泛的理論框架與現實生活永遠隔著懷疑與反思的鴻溝。

第三階段為約定性階段。

通俗地講,這一階段個體的思維能夠達到“確定與不確定”的辯證統一。

換言之,他們既堅持自己對事物的看法,但同時又清楚事物處於發展變化中,因而能夠將自己與他人的觀點結合起來考慮,同時做到與時俱進,時刻審視自己的觀念,決不墨守成規。

發展心理學:“成年”是新的開始,意味著更大的壓力和更多的選擇

提到成年期,人們首先想到的或許便是生活的壓力,

但正如羅傑斯的觀點一樣,每個成年人都沒必要將理想自我設立得太過遙遠。

我們的一切主觀能動性都將受到客觀規律的限制,如何在發揮出有限的主觀能動性前提下,儘可能地達到理想自我,任何人都不得而知,我們唯一能做的便是永不停歇,繼續融入事物發展的洪流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