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涇惠渠裡捉泥鰍

泥鰍,形體小而細長,體型圓,渾身沾滿自身分泌的

黏液

,滑膩無法握住,喜歡棲息於靜水底部。

冬季寒冷,水體乾涸,便鑽入泥土中,來年水漲又外出活動。因其藥用、食用價值兼而有之,被稱為“水中之參”。

涇惠渠裡捉泥鰍

捉泥鰍的季節通常是夏季大雨欲來前。那時候,空氣總是異常悶熱,小夥伴們身上的汗褂都被汗水浸透了,脫下來用力一絞能擰出水來。

然而,夥伴們清楚的知道,現在是捉泥鰍的最佳時間,機不可失,失不再來,紛紛回家拿著一個半大的籠,一路飛跑著向村北三四地外的涇惠渠奔去。

小時候的涇惠渠和現在的有很大不同,渠底和兩邊並沒有用水泥板鋪就,因而底部由於水流的沖刷顯得凹凸不平,坑坑窪窪。或許是水分充足的原因吧,兩岸生長著茂密的雜草,足有一人高。渠裡也不是常年流水,如果沿途的莊稼都澆過了或連著幾場大雨,上游水庫就關閉閘門不放水下來。乾旱少雨的時節,涇惠渠就是莊稼有一個好收成的保證,會及時放水下來,讓乾渴的莊稼得到足夠的水分補充。

涇惠渠裡捉泥鰍

跑到大渠邊,還殘存著少量積水的大渠像水壺裡燒開的水一樣,咕嘟咕嘟地到處都往外冒著泡。我知道,在水底下每一個冒泡的地方,都躲藏著一隻泥鰍,大雨欲來之時,氣壓增大,水中缺氧,有的較大的泥鰍需要氧氣多,會竄起來跳出水面呼吸氧氣,這種情景在暴雨來臨之際最為常見,而今天的泥鰍只是躲在淤泥裡吐泡泡,顯而易見,不會下暴雨。

扒著岸邊的雜草滑下大渠,小心翼翼地來到泡泡最密集的地方,把籠的一端豎起來,猛地斜插入淤泥裡,在向下一推,估計差不多了,提起來遞給岸上的小夥伴,他把籠倒扣過來,拍打幾下籠底,一灘黑褐色的淤泥就倒在了地上,散發出讓人受不了的臭味,伴隨著淤泥總有幾隻滑不溜秋的泥鰍蛇一樣的在不停扭來扭去,拼命想爬回水裡。

涇惠渠裡捉泥鰍

我們故伎重演,每次總不落空,不大功夫,十幾條泥鰍已經裝在了帶來的袋子裡。如果有女孩子跟來,在抓泥鰍放到袋子裡時,總會發出陣陣尖叫,溼滑的泥鰍總是扭來扭去,會讓她們聯想到蛇,往往一個抓不緊,泥鰍就會滑落到草叢裡,那要找好一陣子。

捉泥鰍還有另外一種方法。找到泥鰍隱藏的地方,看到有氣泡冒出來,叉開雙手猛地向下一插,向上一提一甩,整個動作快如閃電,一氣呵成,就會把一大團淤泥甩到岸上,等你爬上岸去看,往往一隻活蹦亂跳的泥鰍已蹦到了草叢邊,趕緊上前按住,在土地裡搓滾幾下,讓泥鰍渾身沾上土,就容易拿起來輕鬆放到袋子裡。

涇惠渠裡捉泥鰍

回到家裡把泥鰍放到臉盆裡,倒入清水,第二天清水中就會有許多淤泥和絮狀物,都是從泥鰍身體裡排出來的,再換一次水,到中午的時候水還是清澈的,幾乎沒有淤泥和絮狀物,就說明泥鰍身體裡已經乾淨了,這時,媽媽會給鍋裡倒入少量油,待油燒熟了後,直接把泥鰍放進去炸至金黃,撈出來撒上鹽就是一種噴香的美味。吃著炸得焦黃酥脆的泥鰍幹,我心裡總是喜滋滋的,透過自己辛勤的勞動換來的勝利果實總是最美味的。

在一年到頭只能吃到幾次肉的清貧歲月裡,油炸泥鰍的美味一直伴我長大。那炸得酥脆的泥鰍幹,永遠是我關於童年美好回憶的重要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