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心理學家:我們要恭喜那些,從來不參加同學聚會的人

童年時期的我們心思單純,更容易體會到純真的快樂與美好。進入社會後看慣了身邊的爾虞我詐,不少人都會懷念當初乾淨純粹的童年。

這時我們就會產生參加同學聚會的想法,想再見一見曾經的好友,滿足自己內心深處的社交慾望。

著名心理學家溫尼克特在自己的著作《成熟過程與促進性環境》中講了單獨拘禁和事實上獨處的區別。

心理學家:我們要恭喜那些,從來不參加同學聚會的人

他認為一個人可能被單獨拘禁,但這個人並不具備獨處的能力,這時他所遭受的痛苦是他人無法想象的。

獨處能力是情緒成熟的同義詞,如果一個人非常渴望和他人發生關係,比如參加聚會進行社交,就意味著他非常害怕體驗孤獨的感受。

但是出於對自身能力的不自信,或是害怕龐大的社交場合,這些人總是很難擁有良好的社交關係。

不少人都會在社交的過程中被他人拒絕,被迫進入獨處階段。此時這種獨處對於個體來說更像是一種單獨拘禁,他們也會在這個過程中承受巨大的痛苦。從這個角度來看,那些並不願意參加聚會的人,反而是內心強大的。

心理學家:我們要恭喜那些,從來不參加同學聚會的人

心理學家認為,這些人並不在乎外界的看法,擁有被他人討厭的勇氣。我們反而應該恭喜那些從來不參加同學聚會的人,他們的選擇才是明智、有利於人生髮展的。人際交往或是世人所說的人脈資源,本質上是一種利益交換。

這種人脈往往建立在自身實力的基礎上,那些能夠為我們生活提供幫助的其他人大多和我們屬於同一個階層,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彼此結識。同時我們自身也要具備一定實力,能夠讓別人有利所圖,這樣他們才會在日常生活中為我們提供幫助。

進行聚會或其他社交時,我們結識的都是素不相識的陌生人,如果自身不具備實力,短暫的相知並不足以讓這些人形成人脈。

那些不經常參加社交聚會的人,總是可以將工作和私人生活劃分界限。

心理學家:我們要恭喜那些,從來不參加同學聚會的人

他們的生活中有著質量較高的人際關係,因此不需要再參加額外的機會來獲得自我認同。也不需要在聚會中透過互相交談攀比人生經歷,獲得價值上的滿足與認可。心理學家阿德勒把人際關係分為三個類別。

主要包括工作課題、交友課題和愛的課題。他認為只有做到課題分離,才能讓這三種關係以強大穩定的形式存在。不經常參加聚會的人,心裡對這三個關係有著非常明確的認知,內心也有相當強烈的邊界感。

與此同時,這些人也非常注重時間管理。

心理學家:我們要恭喜那些,從來不參加同學聚會的人

科學表明一個人的時間和精力是有限的,我們不可能在短時間內同時兼顧許多事情。經常參加無意義的聚會,就意味著我們將自身的時間和精力都放在瞭如何建立起無效社交上。

在真正有能力的人看來,這種社交只是在單純的浪費時間,利用這些時間集中精力充實自己,反而能夠讓自己獲得更多提升。

長此以往,這些細小的差距就會漸漸成為巨大的鴻溝,讓這些人和平庸的人之間存在難以跨越的差距。

同時心理學家指出,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自我評價體系,聚會時和陌生人交往,我們總會有意或無意的將自己和他人進行對比。

社會比較理論認為,一個個體傾向於和他人進行比較,良好的比較結果能夠激勵個體,產生積極的促進結果。

心理學家:我們要恭喜那些,從來不參加同學聚會的人

失敗的比較結果則會讓個體沮喪,從而形成影響個體發展的惡性迴圈。不經常參加聚會的人知道如何客觀評價自己,也不會輕易將自己放在他人的評價標準下。無論自身是優秀還是平凡的,這些人都只願意和曾經的自己對比。

他們不會在和他人的對比中變得狂妄自大或自卑,也不會輕易迷失努力的方向。實際上這些人不願意參加聚會,也是因為對自身所處的環境存在考量。

《烏合之眾》中強調,一個個體在進入群體環境後智商會變得更低。

心理學家:我們要恭喜那些,從來不參加同學聚會的人

這時他們會失去一些自我個性,更樂於服從群體意志。無論是同學聚會還是公司飯局,隨著參與人數的增多,眾人討論的話題也會變得越來越平庸。不經常參加同學聚會的人,懂得為自己創造一個高質量的發展環境,不受到他人低劣的價值觀念影響。

當然有不少人參加同學聚會,只是想要緬懷過去的青春時光。只是現實是殘酷的,我們與他人之間總是存在個人發展以及價值觀念方面的差異,即使見面聚會也只是話不投機半句多。不經常參加同學聚會的人,從來不會輕易緬懷過去的關係。

他們明白,隨著時間和空間的變化,朋友之間必然要變得生疏。能夠豁達對待過去的事情,才能專注於當下的生活。

心理學家:我們要恭喜那些,從來不參加同學聚會的人

弱者缺乏自身力量,才會選擇依靠別人的認可滿足內心的缺失。一旦他人的評價發生轉變,弱者內心的價值根基便會隨之崩塌。

正因如此,我們才應該恭喜那些從來不參加同學聚會的人。他們清楚

明白自己要的是什麼,也有認真做自己的勇氣,這都是需要我們學習的良好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