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晚熟的人》認知太低的人,誰都幫不了(深度)

被認知困住的人,大多難以過好這一生。

電影《1942》中,有一段經典對話:

地主範殿元遭遇危機,不得不前往陝西逃難,逃難路上,範殿元忍著飢餓對家裡的長工拴柱說:“等我到了陝西,立住了腳,一切都好辦了。我知道怎麼從一個窮人變成財主,不出十年,我還是東家!”

聽了這些話,拴柱立馬迴應:“好啊,東家,我到時候還給你當長工。”

遭遇同樣的危機,人生差不多在同一個起點,可拴柱已經用思維困住了自己。

範殿元也許能夠翻身,但拴柱最終最多從“落魄主子的長工”變成“有錢財主的長工”。

人和人之間的差距,往往就是這樣拉開的。

《晚熟的人》認知太低的人,誰都幫不了(深度)

莫言在《晚熟的人》中說過這樣一段話:

“本性善良的人都晚熟,並且是被劣人催熟的。

後來雖然開竅了,但他仍然善良與赤誠,不斷尋找同類,最後變成最孤獨的一個人。”

當人人都追求出名趁早時,莫言卻說自己更喜歡晚熟。

“晚熟的人,到了合適的時候,出現了能讓他展現才華的舞臺,他便會閃閃發光的。”

莫言自身便是如此。

57歲那年,他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成為史上第一個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中國籍作家。

而這一年,距離他開始寫作已經過了整整31年。

輝煌來得雖遲,但終究是來了。

獲獎之後,許多讀者比莫言還著急,希望他儘快出新作品。

但莫言不急不躁,沉寂了長達8年的時間。

8年之後,他攜新作《晚熟的人》重返讀者視野。

他說:“八年來,我一直在努力,一直在堅持創作,或者在為創作做準備。”

拋卻外界的繁華浮躁,閉關潛心創作,用8年時間精雕細琢,打磨出一部足夠優秀的作品。

一向不著急的莫言,用自己的經歷印證了一個至簡至深的真理:

這世上沒有一蹴而就的成功,也沒有一步登天的雲梯。

所有看似“悄然而至”的輝煌,都是沉下心耐住寂寞,一點一滴慢慢熬,一步一步踏實積累的結果。

《晚熟的人》是莫言獲得諾獎後的第一部長篇小說,其中大多數都是他的親身經歷,他是個會說故事的人,透過小說中的故事,他向我們傳遞著溫暖與愛

《晚熟的人》:

認知太低的人,誰都幫不了(深度)

《晚熟的人》認知太低的人,誰都幫不了(深度)

《晚熟的人》認知太低的人,誰都幫不了(深度)

《晚熟的人》:認知太低,會導致思維固化

心理學中,有一個理論叫作“個人構念論”。

心理學家喬治·凱利認為,人總是會不斷地以不同的方法重新構造自己的過去,定義自己的現時問題,從而預測未來和解決問題。

簡單來說,一個人的認知水平,能影響自己的行為方式,從而指導自己如何過完這一生。

認知太低的人,看到的問題有限,明白的道理有限,經歷過的挫折有限,總用同一種模式解決問題時,遇到真正的難題才難以解決。

想起《山海情》中的一段劇情。

凌教授帶村民們創業前,村民們從來沒想過如何發家致富,只是覺得土地收成不好,國家應該給自己補貼。

凌教授實地考察一番後,發現當地很適合種蘑菇,於是帶著村民們種蘑菇。

有了凌教授的出現,村民的認知提升了一個等級,他們開始明白自己可以透過種蘑菇發家致富。

《晚熟的人》認知太低的人,誰都幫不了(深度)

然而,好景不長,種蘑菇的人越來越多時,蘑菇的價格不斷下降。

遇到這樣的難題,村民們又開始慌,他們的認知層次決定了他們無法解決這一難題,一時間人心惶惶。

可面對這場危機,凌教授同樣沒有困住自己,他第一時間想到可以透過冷藏的方式將香菇賣到外地,不僅能擴大銷量,還能解決香菇的堆貨問題。

同樣的難題,凌教授與村民不同的解決方式,其實就是認知的高低所決定的。

認知低的人,不善於改變自己的思維方式,根本不清楚還能採取什麼樣的方式解決問題,自然會將自己困於一隅。

這樣的人,就算有人幫,也只是能幫一時無法幫一世。

每個人的路都該自己去走,提升不了認知,思維受限的結果,往往是自己的人生也被困於思維當中。

《晚熟的人》認知太低的人,誰都幫不了(深度)

《晚熟的人》認知太低的人,誰都幫不了(深度)

《晚熟的人》:認知太低,會降低認知上限

曾看過這樣一則故事。

前幾年,在城市裡還沒有大規模的寵物醫院時,有人發了一篇部落格,想要尋找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合作開店。

當看到博主要開“寵物醫院”時,大家紛紛留言表示不支援,有人說他異想天開,有人說他錢多沒地花,還有人說:“有創業的想法是對的,但誰會沒事給寵物看病呢,就算給寵物看病,那能掙多少錢。”

這些建議他不要開寵物醫院創業的人,可能真的是出於好心。

畢竟在十幾年前,給寵物看病的人少有。但少不代表完全不存在,隨著寵物行業的興起,寵物醫院慢慢火了起來。

這就是認知不同導致的結果。

有句話是這樣說的:“你永遠掙不到自己認知以外的錢。”

一個人認知的高度,往往能決定自己未來認知的高度,因為認知低的人往往固執,固執地去相信沒有其他解決辦法,固執地堅持自己對世界的看法。

《晚熟的人》認知太低的人,誰都幫不了(深度)

就像以前人們不重視教育的時候,很多人覺得讓孩子上學就是浪費錢,哪怕有人因為上學成了才,他們也堅持不是上不上學的區別,是其他自己說不上的原因。

有人曾做過一個有趣的比喻。

世界其實是一個圈,認知是其中的一個小圈,自己的認知越高,這個圈越大,才能明白世界還有很多自己不知道的事。

放下自己的固執和堅持,相信世界有很多面,願意站在別人的角度考慮問題,便是認知高的人才有的特點。

反而是那些認知低的人,看到的世界太少,才存在很多自己不相信的事,準確來說,是見到的世界太窄,才不敢相信認知以外的事。

正如羅翔老師曾說:

“一個人成熟的標誌,就是在腦海中可以同時存在兩種對立的觀念;一個不成熟的標誌,腦海中總是非此即彼,非黑即白。”

《晚熟的人》認知太低的人,誰都幫不了(深度)

莫言的話總是這麼精闢,觀察生活中的細微小事,從而寫出戳入了我們內心深處的文字,所以他的文字才能贏得我們的共鳴,他的小說才能受到眾人的崇敬與敬仰。而寫到這兒,我也很有必要給大家推薦他的新作《晚熟的人》了。

《晚熟的人》認知太低的人,誰都幫不了(深度)

眾所周知,莫言是首位中國籍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諾獎分量不小,莫言能夠獲得,足以說明實力。但實力是要靠作品說話的,我們普通人大可以買他的作品來見證一下。但在我看來,莫言確切是個大師,比如說,上面的文字,便是好的佐證。

《晚熟的人》認知太低的人,誰都幫不了(深度)

大家信我的話,不妨讀讀他的新作《晚熟的人》,這比他之前的小說更經典,裡頭描寫的人性更深邃。因為這是一本他打磨了八年的小說,當中寫的又是他回到老家後的種種經歷,比如說表弟的妒忌打擊與迫害啦,在村裡大肆傳播他的謠言啦,莫言傷痛地接收這一切,卻以文學的形式表達在了新作《晚熟的人》中。

《晚熟的人》認知太低的人,誰都幫不了(深度)

《晚熟的人》是一部讀懂人性的佳作,莫言為何花費了八年時間才將其完成?全在於莫言費了許多心血與精力,越是榮獲此獎,越是在乎質量而非數量;也可以說,莫言將自己大半輩子的人生智慧與閱歷全然寫在了書中,毫不吝嗇地跟我們分享。細細思索,我們每個人都可從書中學來智慧,都可將人性給研究透徹。

如果感興趣,點選下面商品卡,即可購買:

《晚熟的人》認知太低的人,誰都幫不了(深度)

AX32正品 生死疲勞 晚熟的人 莫言諾貝爾獲獎者

檢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