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斷舍離,失去既得到

01

張文成編著的《墨菲定律》中

其中一條法則:“鱷魚法測:關鍵時刻的取捨之道”

“鱷魚法測”也叫“鱷魚效應”其實是投資心理學的理論之一,但是它也同樣使用於我們日常生活當中,包括情感。

假設一隻鱷魚咬住你的腳,如果你用手去阻止,把腳從鱷魚嘴裡掙脫出來,鱷魚便會同時咬住你的腳和手,越是掙扎,被咬的身體範圍越大,所以,如果想保命,就要果斷犧牲一隻腳。

這樣的舍確實是比較殘酷的選擇,但是至少這是損失最小的選擇。

人生當中需要面對很多選擇,在選擇當中,我們總是猶豫不決,想兩者兼得都不想放棄,或者怕選擇錯誤,導致後悔和遺憾。

斷舍離,失去既得到

但其實,我們如果當斷不斷的時候,錯失的可能更多。所以,我們自己要清楚,我們捨棄了什麼,又會得到什麼,只要得到的是最大的收穫,最好的結果,就要果斷做出取捨。

比如:很多戀人在一起好幾年,在相處的過程中,明明發覺了兩個人已經不適合在一起,寧願僵持著兩個人痛苦,也不分開,繼續下去,導致的結果只會是一輩子的痛苦和更大的傷害。

如果及時分開了,雖然兩個人都有遺憾,但至少可能兩個人都解脫了,說不定下半生都很幸福。

有時候,我們總是隻感受到了眼前的不捨和痛苦,沒有好好想過以後更長的日子,因為人的一生說長不長,說短也不短,要懂得分輕重,什麼時候該舍?什麼時候該得?

斷舍離才是最好的自律

,斷,斷絕不需要的東西;舍,捨去多餘的廢物;離,脫離對慾望的執念。

斷舍離,失去既得到

02

捨棄是為了解脫

我們經常感到生活的壓力很大,給我們帶來痛苦、焦慮和不安。壓力不是實物的東西,我們看不到它到底有多重,導致我們喘不過氣來。

但是它又是我們自己慾望中現實的東西,所形成的,不外乎房子、車子、票子,有了基礎的,又想要更好的和更多的,就形成了人的貪婪。

越貪婪的人,越不輕鬆,越不想捨棄,這是一個惡性迴圈,直到最後什麼都不想放棄,最終什麼也得不到。

斷舍離,失去既得到

如果當你喘不過氣的時候,想解脫的時候,不妨學著一點點的去捨棄,先捨去不需要的東西。

就如手機記憶體,手機裡面軟體的使用次數,就代表你對它的需求程度,一年用一兩次的那種,沒有什麼可猶豫的,為了釋放記憶體空間,就果斷刪除。

這樣,你的手機才能正常運轉,壓在你身上的東西,也是如此,否則免不了被壓垮。

還有一些人家裡總是亂糟糟的,不管多大的地方,東西都是滿滿當當,看到這樣的環境,感覺自己的心都擁擠到了一起,一不小心還總是被絆倒。

斷舍離,失去既得到

這樣的情況下,只會讓你的心情徒增煩躁和不開心,如果你是這樣的,那就要好好想一想,家中為什麼這麼多東西,每樣東西你都用過沒有,用過幾次,是不是還專門找了一個空間,永久地把這些東西隱藏在哪裡,不曾開啟過。

這樣的東西,你為什麼

要收到

家中,是不是用不著,但是又不想捨棄,慢慢的你的家就成了一個垃圾堆。

如果想讓自己的家清朗一些,就找一個時間,挑挑揀揀把那些無用之外變賣也好,送人也好,丟棄也好,仔仔細細的整理一番,或許在整理當中你就發現自己真正需要的是什麼。

卸掉這不必要的困擾和壓力,還一個輕鬆自在的自己,也能感知當下的幸福是什麼

斷舍離,失去既得到

03

捨棄是為了得到

“鱷魚效應”就告訴了我們,放棄就是為了得到,如果不放棄一條腿,怎麼保證生命安全的機會。

捨棄固然痛苦,總好過以後更大的痛苦,並且捨棄一樣東西,也總能得到一樣東西,它們總是相輔相成的。

就如《幸福到萬家》中的趙麗穎扮演的何幸福,她伴隨著關濤的律師事務所日常壯大,自己在不斷的進步,工資也不斷的增加,但是她的婚姻卻出了問題。

幸福是一個清明的人,她始終知道自己要什麼,什麼對她來說最重要,所以當她的丈夫王慶來提出要離婚的時候,她沒有因為丈夫的不長進而放棄這段婚姻。

斷舍離,失去既得到

她果斷的在工作和婚姻當中做出了取捨,放棄了工作,跟丈夫返回老家開始新的事業。

王慶來確實老實、窩囊,不長進,甚至還有點作,但是他這個人不壞。也許幸福當初選擇嫁給他,也是因為他為人老實吧,幸福並沒有因為這些而嫌棄他,選擇分開。

這也許就是老人經常說的,婚姻是需要經營的,不會因為一些缺點而放棄。因此,幸福選擇捨棄瞭如意的工作,但是最終卻得到了更好的事業和婚姻。

所以,捨得,捨得,從來都是一體的。關鍵時候懂得取捨,就有不一樣的結果,一輩子這麼長,總有失去,但是失去不是我們的全部,往往我們收穫的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