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狂攬性別紅利,要特權不要平權:田園女權被徹底列入相親黑名單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實用的心理學

在相親市場上,媽寶男和扶弟魔絕對是最讓人害怕的存在,所謂的媽寶男,指的是過於依賴母親的男性,他們事事順從母親的心意,毫無主見,10句話中有8句話要帶上我媽說或我媽認為之類的話。

假如女性選擇的這樣的男性作為伴侶,那麼婚後一定會出現許多矛盾和摩擦。

而扶弟魔指的則是家中有弟弟要幫扶的女性,由於原生家庭重男輕女,所以父母和兒子會肆無忌憚的壓榨著女性,

以至於在女性結婚後還是逼迫著她為弟弟的生活提供物質支援。

狂攬性別紅利,要特權不要平權:田園女權被徹底列入相親黑名單

假如一個女性從小就在重男輕女的環境中成長,並且所有人都告訴她,作為姐姐,她生來的目的就是幫助弟弟,那麼她一定會堅信不疑,從而被親情捆綁,心甘情願的消耗自己。

但隨著時代的發展和思想觀念的革新,很多女性都覺醒了自我意識,於是她們擺脫了原有的扶弟魔困境,一步步走上了自己的人生道路。

但令人沒想到的是,除了媽寶男和扶弟魔這兩種令人生畏的存在以外,相親市場上又出現了一個新的女性團體,她們的思想簡直比這兩種人還要可怕,那就是田園女。

狂攬性別紅利,要特權不要平權:田園女權被徹底列入相親黑名單

扶弟魔已是過去式田園女正悄然興起,她被列入了相親的黑名單。

這類女性常常用性別說事,她們覺得身為女性就該獲得至高無上的權力,這是由於其看重自身利益,所以她們必須要藉助著性別優勢換取更多的紅利。

爭取利益本是沒錯的,但這類人卻偏偏隻字不提自己應承擔的義務和責任。眾所周知,權利和義務是相對的,如果你想擁有更多的權利,就一定要付出更多的義務,然而這類女性卻只要特權不要責任,她們的思想簡直比伏地魔還要可怕。

狂攬性別紅利,要特權不要平權:田園女權被徹底列入相親黑名單

這種想法並不是真正的女權主義,因為她們既沉浸在男權環境下的享樂,同時又希望利用女性主義獲得女性特權。

她們認為自己是女性,就應該得到男性的優待與照顧,可與此同時,她們卻不願意承擔身為女性的責任,因此狂攬性別紅利,要特權不要平權的田園女權被徹底列入相親黑名單。

從客觀的角度來看,這類女性的思想與封建時代的男權思想沒什麼區別,只是性別出現了改變而已。這類女性對婚姻的期待其實很簡單,他們希望得到男性360度無死角的照顧,而她自己卻不需要為經營婚姻而做出任何的付出。

狂攬性別紅利,要特權不要平權:田園女權被徹底列入相親黑名單

或許是受到了西方女性自由主義思想的影響,所以她們才不斷的爭取權力,但這類人恰恰忽視了一點,西方女性的自由是建立在承擔責任的基礎之上,並非單純地享受著優越的物質條件。

夫妻雙方本身是一體的,兩個人既然結為了伴侶,就必須要共同承擔起養家餬口的重任。當彼此精神世界契合,物質能力對等,此時才算得上是真正的權力平衡。

但很多田園女已經把女權主義思想徹底的歪曲,她們所說的正義,只是用來掩飾自私自利的藉口。

狂攬性別紅利,要特權不要平權:田園女權被徹底列入相親黑名單

站在道德的制高點上獲得毫無底線的寵愛,這種思想不思進取,委實算得上是另一種程度的壓力。

假如夫妻雙方難以相互扶持,彼此尊重,那麼婚姻存在的意義也就徹底消失了,無論是物質還是精神層面,兩個人都應該體諒彼此為另一半排憂解難,只有這樣小家庭才能經營的和和美美更加長久。

田園女究竟是如何誕生的呢?也許是現代社會的誘惑太多放大了人們對物質的渴求,很多女性透過自己的奮鬥獲得了幸福圓滿的生活,然而田園女只看到了這類女性的幸福瞬間,卻沒有關注到她們此前的付出

狂攬性別紅利,要特權不要平權:田園女權被徹底列入相親黑名單

於是她們誤認為只要嫁給物質條件優秀的另一半,就能理所應當的過上幸福的生活,但事實並沒有這麼簡單。

除此之外,絕大多數田園女的家庭條件都很一般

,由其父母一直富養著女兒,希望她們出人頭地,所以這類女性常常把幸福生活與物質水平相掛鉤,從而認為物質條件優越,生活質量才能提升,進而獲得幸福。

由於從小就嬌生慣養著,所以她們難以接受生活質量的下降,但由於自身能力不足難以實現慾望,所以她們只能把這種想法寄託在另一半的身上。

狂攬性別紅利,要特權不要平權:田園女權被徹底列入相親黑名單

總而言之,無論是男性還是女性,大家若想過上自己想要的生活,那就一定要付出努力,而不是依靠空想或是全然依賴另一半。

- The End -

作者 | 湯米

編輯 |

不下雨

第一心理主筆團 | 一群喜歡仰望星空的年輕人

參考資料:Bruk, A。, Scholl, S。 G。, & Bless, H。 (2018)。 Beautiful mess effect: Self–other differences in evaluation of s

howing vulnerability。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15(2), 192-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