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魯迅懟人無數,這兩個人卻絕口不提,原因讓人佩服

魯迅懟人無數,這兩個人卻絕口不提,原因讓人佩服

跨過漫長的戰爭風雲後時代飛速發展,而當時漆黑的夜空中卻有一個振聾發聵的聲音至今仍在迴響,一聲《吶喊》喚醒了多少仁人志士,然而今人再看他的作品時卻不免有些彷徨甚至疏遠,不知為何他的筆鋒如此尖刻,對時人批判絲毫不留情面,以至於今人時常以“罵人”戲稱。但仔細品讀不難發現,他從來不會無的放矢,罵到深處往往切中要害而不遺餘力。在那個混亂的社會中,人人噤若寒蟬如待宰的羔羊,最需要的便是這一聲吶喊,那些殘暴的、陰陽怪氣的、耀武揚威的就應該痛苦的”罵“出來,這不是趁一時之快,這是要喚醒沉睡的夥伴,於是他的一生都在不停的”罵“著。

魯迅懟人無數,這兩個人卻絕口不提,原因讓人佩服

而被他罵過的人不分尊卑不計其數,但有兩人在中國近代史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而魯迅卻鮮有提及更無筆墨相譏,難免讓人心生疑惑,而其一便是慈禧。作為影響清朝存亡及民族未來的末代太后,魯迅卻未置一詞,有人猜測這是因為其家境有關。光緒年間考中進士入朝擔任庶吉士隨後不久便升遷為內閣中書的周致福是魯迅的祖父,光緒十九年在家丁憂,恰逢鄉試想要關照下家族子弟,於是寫信給在京相熟的主考殷某。而當時的科舉舞弊司空見慣,這事本為一件小事,無奈用人不善,家丁不識大體在殷某招待同僚的時候公然將信件與銀兩相交,隨後又因殷某收下後未及時表態而公然當街喊叫給個話好回覆交差,如此引來百姓圍觀,眾官僚惱羞成怒將其緝拿加之證據確鑿後被光緒判了秋後問斬。

魯迅懟人無數,這兩個人卻絕口不提,原因讓人佩服

但周家當時頗有積蓄,於是散盡家產四處打點,總算換來喘息之機。直到八國聯軍侵華之後慈禧再度回京為了鼓舞士氣下詔天下大赦,周致福就此得救得以安度晚年,故而推測魯迅因此感念舊恩。其次便是魯迅留學一事,同樣得益於慈禧的留學計劃。不過也有人認為因為兩件事而手下留情顯然不是魯迅的作風,對於葬送清朝江山將百姓置於水火的罪魁禍首,天下罵之者如過江之卿,加上木已成舟再來罵她顯然是毫無意義的。而魯迅的”罵“絕非圖一時之快,而是有的放矢針對還有改過自新之希望的,而當時的慈禧已行將就木了無生機了。

魯迅懟人無數,這兩個人卻絕口不提,原因讓人佩服

還有一人便是袁世凱,本來作為民族主義者和愛國者備受時人推崇,卻在關鍵時候滑天下之大稽。如此一個風雲人物為何沒有成為魯迅筆下的佐料,同樣讓人疑雲滿腹。在魯迅的作品中有過一段直接的記錄,袁世凱就任大總統的時候,時任教育總長得蔡元培曾帶著一批仁人志士前往拜訪,魯迅也是其中之一,雖然沒有促膝長談但卻給魯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認為他是諸多軍閥中大不相同的一位。其後袁世凱的教育政策較為得當,對當時的知識分子非常看重,這也是魯迅對袁世凱另眼相看的原因之一。不過魯迅向來愛憎分明,在袁世凱復闢和簽訂《二十一條》後也表現出了難以平復的憤慨,直言其”攘奪國柄,以遂私圖“是一個”假革命的反革命者“。

魯迅懟人無數,這兩個人卻絕口不提,原因讓人佩服

綜上所述,不難看出魯迅的“罵”絕非路見不平吼一聲,而在那個筆墨爭鋒的文壇氛圍下這何嘗不是另一種“爭鳴”,而這種更不是學術理論之小“爭”乃是民族希望之大‘爭”。也不像其他文人那樣一時之快後深藏功與名,他總能“罵”出一些光和熱,讓人聽後再也“不必等候火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