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轉變觀念改變自己

當一個人有了一個想法時,他往往會把會把他的想法當成是事實,所以,首先要讓當事人看清楚,那僅僅是他的一個想法而已,並不是事實。

作者提出的這四句話中的前兩句:“那是真的嗎?

你能百分百肯定那是真的嗎?”就是讓當事人去看清楚這一點。

以我的經驗,當你問第一句時,肯定地告訴你:是的。

可是,當你再次認真地,用你的雙眼看著對方的雙眼,一字一句地再次問他:“你能百分百地肯定那是真的嗎?“

這時,當事人通常會開始懷疑,不再像剛才那樣肯定地回答你了,因為,他也不敢肯定那是真的,那只是他的一個想法而已。

當然,有一些固執的人還是會相當肯定地回答你,那是真的。這時,我通常會多加幾個問題,比如:“你有什麼證據證明那百分百是真的

嗎?”、“沒有一次例外?”“你怎麼知道那是真

的呢?”總之,想盡一切辦法,讓當事人看清楚,那僅僅是他的一個想法而已,並不是事實。

把“事實”還原為想法,這是第一步,第二步就要讓當事人看清楚他的想法會給他帶來什麼樣的後果。

我們以為人是理性的動物,其實,很多時候,人是不理性的。因為人們在堅持自己的道理時,往往看不到後果。為什麼會這樣呢?我們要從大腦的一個規律說起。

人們總是要證明自己是對的,大腦的這個特點心理學稱為“合理化”。

合理化是心理防禦機制的一種,是指當個體的動機未能實現或行為不能符合社會規範時,儘量蒐集一些合乎自己內心需要的理由,給自己的行為一個合理的解釋,以掩飾自己的過失,以減免焦慮的痛苦和維護自尊免受傷害,此種方法稱為“合理化”,

換句話說,“合理化”就是製造“合理”的理由來

解釋並遮掩自我的傷害。

心理學研究發現,當人們一旦認定了某件事,哪怕是一件很謊唐的事情,但為了證明自己是對的,總會找某些理由為自己開脫,使自己心理上得到安,因此而看不到真正的事實。在無意識中,人們會蒐集證據為自己的行為作合理的解釋,以掩飾自己的過失,以減免焦慮的痛苦和維護自尊免受傷害。

這樣的四句話我用在了上高二的女兒身上,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快期中考試啦,別人做題都比我快,我這次一定考不好,這是真的嗎?

是的,這是真的。

你百分之百肯定,別人做題都比你快,我這次一定考不好,這是真的嗎?

這很可能是真的,別人做題都比我快。

你堅持這種想法時,你會怎樣?

我很沮喪,我擔心這次一定考不好,別人努力,我做題太慢,不會有好結果。

你不堅持這個想法,你又是什麼樣的人呢?

這個問題讓她很難回答。

我不這樣想。

你嘗試思考一下這個問題

別人寫作業快與你有關係嗎?

他們影響了我

你能管住別人做作業快嗎?

不能

別人做作業快是誰的事?

他們的事

你只能控制誰?

我自己

對,你可以改變你的想法,不堅持原來的觀點。

如沒有那個想法,我就不痛苦了

很好!是不是你的不合理信念讓你痛苦的?

對,我不那樣認為了。

很好。

轉變觀念改變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