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半生已過,學會賞花

01

當年,孔子帶著弟子去呂梁看洪水,不料半路上車軸斷了,不得不留宿鄉野。

站在洪水之旁,孔子感嘆:“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

時光無情,如流水東去,無論如何也拉不回來。

會兒回頭,半生已過。越來越明白,人生本是過客,當你感慨之餘,又過去了一分一秒。你想要抓住時間,剛剛一伸手,時間又從指縫溜走了。

有道是,生如夏花之絢爛,死如秋葉之靜美。

或許,很多人和我一樣,只喜歡上半句,不喜歡下半句。生亦何歡,死亦何苦?人到了一定的年紀,總要學會坦然,生死無常,珍惜當下,就是福氣。

從今往後,做一個賞花的人吧,帶著美好的心情,度過餘生。

半生已過,學會賞花

02

回首往事,你我都是種花人。

泰戈爾說過:“花朵以芬芳薰香了空氣,但它的最終任務,是把自己獻給你。”

為了得到果實,所以我們努力耕種,無形之中就成就了花朵。

孩子是祖國的花朵;愛情是生命中的花朵;理想是泥地裡的花朵;親情是與生俱來的花朵;書本是智慧的花朵;落葉是秋天的花朵……只要你可以想象到,世間萬物,都是花朵。

為了培養孩子,我們費盡周折。

作為七零後的我,把家從農村搬到城市,不就像古時候“孟母三遷”一樣麼?為了讓下一代得到更好的教育,勵志成才。

養兒方知父母恩。當自己成為了父母,才知道,種花有多不容易。並不是隨便弄一塊土,就能夠變成一片花海。

為了愛情之花,我們不怕玫瑰有刺,仍舊握著玫瑰,去追求喜歡的人。

作家郭敬明說過:“那些刻在椅子背後的愛情,會不會像水泥上的花朵,開出沒有風的,寂寞的森林。”

背靠背坐著,慢慢地聊著,不知不覺就相愛了,就踏入了婚姻的殿堂。後來,愛情慢慢成熟了,變得不再浪漫。恰如森林裡的野花,獨自綻放,有些寂寞,卻總能找到另一朵寂寞的花,不談陪伴,只有守望相助。

種花,把種子埋進土地,然後靜靜等待。第一片葉子冒出來了,第一個花苞吐出了一抹顏色,等待也是欣賞,欣賞總有驚喜。

走過半生,孩子長大了,愛情也成熟了。賞花的人,也老了。

半生已過,學會賞花

03

活在當下,人生最美是秋花。

蘇軾在杭州做太守的時候,推薦時齡五十八歲的劉景文入朝做官。

“荷盡已無擎雨蓋,菊殘猶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須記,正是橙黃橘綠時。”一年四季都有好景色,最美不過是秋天。

在大多數人的印象裡,秋天的花以菊為主。真實情況,不是這樣的。

秋天來臨了,荷花敗了,留下了一池殘荷。錚錚鐵骨,和天空對峙著,這不是就凌雲壯志麼?

不張揚,是殘荷的個性,它只是慢慢老去,迎接冬天的第一場雪。即便被雪覆蓋了,也沒有關係。它的顏色,和淤泥沒有什麼兩樣,就是有人來欣賞,也看不出什麼特別之美。

有人說:

“一隻殘荷,就是獨釣寒江雪。”

真的很佩服文人的想象力。認真看一看,還真的是那麼回事。孤獨有獨孤之美,就像“孤芳自賞”這個詞語一樣,是淒涼的美。

說一說自己當下的生活吧。五十歲了,職場上的事情也少管了;兒女也有小家庭了,也不要天天去唸叨了;自己也有了一定的積蓄,日子不會心慌意亂了;身邊的朋友,可以深交,也可以斷交,感情是自由的。

也就是說,如果你要濃烈一些,就做迎霜的秋菊;如果你要清淡一些,就做一隻殘荷。

人生短短几十年,不要總是活成別人,要學會做自己。你喜歡的,就是最好的,不管是哪一種花,都一樣。

半生已過,學會賞花

04

善待餘生,靜待花開花謝。

白落梅說過:“我所途徑的風景,遇見的故事,都成了詩料,落於文中,與塵世的

你們相

看相望。”

以後的路,多數是下坡路,你應該從容一些,別太快了。

上坡容易,下坡難。如果你走得很急,會栽跟頭,也很容易走到終點。

記住:“慢一些,才有風景。”

人老了,稍有不慎,人生之花就會凋零。

比方說,貌美如花、文采不凡的陸小曼,因為一直沒有什麼積蓄,加上丈夫徐志摩意外身亡,生活陷入了困頓。她的履歷中有這樣的表述:志摩走了之後,我就一直生病。

即便陸小曼活得艱難,但是仍舊努力活著。正如胡適說的那樣——

陸小曼是一道不可不看的風景。

人有旦夕禍福,月有陰晴圓缺。管它去,你要的是活好每一天,不要困頓,不要急匆匆地奔走。

因為有了好的心態,所以晚年的日子,會更加懂得賞花。看任何東西,都覺得是花。

“寵辱不驚,閒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漫隨天外雲捲雲舒。”恰是每一個老年人需要的生活。

半生已過,學會賞花

05

匆匆走過半生,餘生的你,就是漸漸燃燒的煙火。如果滿世界都找不到花,你就會發現,人這一生,本就是一場花開花謝。

有一位作家說:“老了……守著一杯清茶,一盞孤燈,幾本閒書,幾本書法孤帖……足夠了。人生要的太多也是缺失,太過完美也了無趣味。”

即便是殘花一朵,也能看出美感來,因為殘缺的,本身就是美好的。維納斯的美,不就是這樣的麼?

做一個賞花人吧,風裡,有花香;雨裡,有雨花;冬天,有雪花;命裡,有心花……

作者:布衣粗食。

關注我的文字,走進你的心靈。

文中配圖來源於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