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心理學:你這一生會愛上什麼人,和什麼人做朋友,早就註定了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實用的心理學

哲學家們透過研究宇宙大爆炸決定論認為,

宇宙中的所有事情包括人和所有生物,所有的存在都在宇宙形成的時候已經註定。

這個說法人們可能很難理解,但是哲學家有著縝密的論證過程。心理學家認為一個人將會愛上什麼人,與那些人交朋友也是早已註定的事。

雖然宇宙大爆炸決定論被世界上許多物理學家否定了,他們經過證實後將其判斷為錯誤的理論。

心理學:你這一生會愛上什麼人,和什麼人做朋友,早就註定了

但是心理學家認為,人們在一生中經歷的事情大部分都是命中註定, 這並不是玄學,而是一種科學現象。

一個人的童年對於未來人生的影響也是原生家庭心理學中重點研究和觀察的一個方向。心理學家認為人類個體在身上經歷和發生的幾乎所有的事情,都可以追溯到這個人的童年時代。

著名心理學家阿德勒(Adler)曾經提出,

人類在六歲之前就能形成自己獨特的人格,而以後的生活中只是在自己原有人格上進行疊加或者重複。你這一生會愛上誰,早在童年就已註定。

心理學:你這一生會愛上什麼人,和什麼人做朋友,早就註定了

美國著名的心理學家艾瑞克伯恩(Eric Bourne)認為人生是有指令碼的,而潛意識就是影響到人們一生的重點因素。

人們人生的規劃在童年時代被自己的父母不斷強化,

他們會在以後的人生中不斷的積累經驗,透過自己理智的篩選成為自己最後的選擇,在透過自己的努力達到人生的頂峰。

心理學家榮格也曾提出過潛意識和命運的關係,他認為人們在無意識間被自己的潛意識所操控。自己的行為也在不斷改變,而人們沒有發現其中的緣由,將其稱為自己的命運。

心理學:你這一生會愛上什麼人,和什麼人做朋友,早就註定了

所以人的一生中,自己將會成為怎樣的人,在未來能夠交到什麼樣的朋友,他們不知道的是這一些也許早已註定。

人們總是用好不好來評價自己的命運,如果一個人出生在富裕的家庭,那麼他在一生中各個階段都會有貴人幫助,人們會覺得這樣的人才是命好。

有的人出身於貧困的家庭,他們做任何事都只能靠自己的努力,有時候拼命努力過後依然難以成功,人們會說他的命不好。

心理學:你這一生會愛上什麼人,和什麼人做朋友,早就註定了

命運總是難以捉摸的,我們一生之中能夠遇到什麼人,曾經人們普遍認為這是外力所致,但是人類的心理學已經證明了其中的緣由。

一個人在一生中能夠遇到什麼人,大多是因為自己內心潛意識的作用。

在心理學中被稱為投射,這是心理學家佛洛伊德提出的一個概念,

指的是人類因為個人需要將自己的情緒和特徵轉移到其他人上面。人們也可以用投射的方法將自己的心理行為用在其他人的身上。

內在關係模式

心理學:你這一生會愛上什麼人,和什麼人做朋友,早就註定了

心理學中精神系分析理論推導了人們的關係和原生家庭的影響,一個人與自己朋友的關係是可以反映出童年時期自己與父母的關係。

反過來說就是一個人在童年時期與父母建立的關係能夠影響到自己成年後與伴侶或者朋友的關係。

這是內在關係模式的一種通俗的理解。

人們會由於這個關係模式化,在自己的人生中,在經歷的各種關係中,不斷進行統一模式的迴圈。

人們在成長以後,將會套用自己幼年時期形成的關係模式,在任何一種關係中使用,如果一直不斷重複這個模式,人們會感覺自己的命運就是如此。

心理學:你這一生會愛上什麼人,和什麼人做朋友,早就註定了

一個幸運的人往往是相信自己有好運氣的人,他們會性格比較外向、開朗,能夠接受新鮮事物比較開放。

他們不會陷入焦慮,神經質程度比較低。這三個品質也是一個人的性格,擁有這樣性格的人也往往能夠成為一個幸運的人。

命運是可以被改變的

在我國傳統的觀念裡有一句“逆天改命”,在心理學中認為如果讓自己的潛意識呈現出來,就有可能改變自己的命運。

心理學:你這一生會愛上什麼人,和什麼人做朋友,早就註定了

就是將自己的潛意識轉變為意識,讓一種觸控不到的東西變成自己能夠看到,這個過程就是能夠改變自己命運的過程。

簡單的來說,

就是人們遇到的人,都是源自於自己內心,是受到潛意識的影響。而人們的潛意識則是在自己原生家庭和童年時期的經歷中形成的。

就像兩個情侶為什麼能夠非常和諧美滿,正是因為他們在潛意識中能夠互相配合,互補。人們可以透過自己潛意識的影響,在接觸的各種關係中不斷磨鍊自己。

心理學:你這一生會愛上什麼人,和什麼人做朋友,早就註定了

多交朋友,在關係中不斷提升自己,就可以進一步改變自己的人生。因為人類的命運,就是在不斷地建立關係和交往中得以改變的。

- The End -

作者| 湯米

編輯| 不下雨

第一心理主筆團| 一群喜歡仰望星空的年輕人

參考資料:Bruk, A。, Scholl, S。 G。, & Bless, H。 (2018)。 Beautiful mess effect: Self–other differences in evaluation of showing vulnerability。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15(2), 192-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