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佛經中的“一時”是什麼意思?

經常讀佛經的朋友都知道,佛經中從來不寫具體日期,而只是用“一時”,比如“如是我聞。一時佛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中,與大比丘眾萬二千人俱。”那為什麼不寫日期,而用“一時”呢?大概有以下幾個原因:

一,時間只是一種感覺。

時間只是人的一種心理感受,人在開心或者忙碌的時候,時間感覺過得很快,好像一天的功夫,一會兒就過去了;在遭受痛苦或者焦急等待什麼的時候,就感覺時間很長,度日如年。這都說明時間長短,只是人的一種感受,並不是真實的,那時間到底在哪裡?其實就在一念當下,所以佛經上不講某年某月某日,只講“一時”,這是真話。

佛經中的“一時”是什麼意思?

二,佛的弟子很多是聲聞、緣覺、菩薩

。他們每個人遇到佛的報身、化身不一樣,接受佛的教導時間不一樣,時間長短也不一樣,有的甚至是古佛再來,這次只是配合釋迦牟尼佛來娑婆世界教化眾生的,細說時間就太複雜了。所以就簡單講“一時”,這個“一時”什麼意思呢?就是代表佛和弟子們機緣巧合的時候,釋迦牟尼佛講經說法,那些弟子能夠聽聞佛法,依教奉行。弟子有問題向老師請教,佛就為他們解答,幫他們破迷開悟,這就是講經弘法,做給世人看的。把這個問題講清楚了,講圓滿了,講完了,這就叫“一時”。這個一時,長短不定,有時候小聚會,可能就幾分鐘,這個問題就解答完了;有時候是大的聚會,可能要好幾年,才能把問題講圓滿。像佛講的大般若,就講了二十二年,講經時間最長的。釋迦牟尼佛一生講經四十九年,大小聚會有三百多次,每一次聚會講經,都叫一時。無論時間長短,只要有始有終,能夠圓滿結束,每次都叫“一時”。

佛經中的“一時”是什麼意思?

三,還有更深一層的用意。

佛經上如果說某年某月某日,我們就好像在看歷史了,都是過去發生的事,跟我們的關係不大,我們也沒希望聽佛講經了,很難對佛經產生信心。但是現在用“一時”,我們就會有種身臨其境的感覺,感覺佛講經和我們很近,好像昨天或者今天正在發生的事一樣,我們還有機會參加,我們離佛不遠,就很容易融入佛經的境界了。

佛經中的“一時”是什麼意思?

四,每個地區的時間和曆法不一樣。

我們現在都知道,在我們地球上有時差,時區不一樣,時間也不一樣,所以佛經要說幾點幾分,這個就不準確了。還有各地曆法也不一樣,千差萬別,比如我們中國用陰曆,國外通用的就是陽曆,如果佛經上說某年某月某日,這個也很難表達準確。另外釋迦牟尼佛的教區是整個娑婆世界,地球上一年是三百六十五天,太陽上一年就相當於我們地球上的兩億年,其他星球的時間也都各不相同。

所以佛經上只講“一時”,不寫具體年代日期,這才是最切合實際的,最高明的,最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