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語文為王 得語文者得天下 這兩句話“忽悠”了誰?

語文為王,得語文者得天下,從前的人再怎麼動腦筋,大概也想不出這樣的說法。今天聽到這樣的話,我們想到的是誇張,而且是極度的誇張。而這種誇張的背後,則是“語文”教育的種種問題,是語文教育者意識到的危機感。

語文為王 得語文者得天下 這兩句話“忽悠”了誰?

請尊重我們的母語

大概正是深感語文教育的危機,才會有人呼喊“語文為王的時代來了”。語文既然為王,那麼自然就會有“得語文者得天下”的戲言。王是什麼意思?王這個漢字的本義是斧鉞,古人用斧鉞象徵王權。王權至高無上。那些獲得過王權的人可謂得過天下之人。

然而,語文又是什麼呢?語文是指語言文字嗎?是哪國的語言文字呢?語文是指口頭語言和書面語言的簡稱嗎?是哪國的口頭語言和書面語言?語文是語言文字或語言和文學的簡稱嗎?是哪國的語言文字或語言和文學?

那麼,語文究竟是什麼呢?《辭海》裡沒有這個詞,《辭源》裡沒有這個詞。翻翻《現代漢語詞典》,看到該詞典對語文的解釋為語言和文字,語言和文學的簡稱。《新華詞典》對語文的解釋是語言和文學,也指語言和文章或語言和文學。

有人感嘆,沒想到,語文究竟是什麼的問題居然成了一種困擾,這是很難讓人相信的事情。困惑的原因就是,作為一門學科的名稱,不應該帶來理解上的歧義,否則我們該怎麼教這門學科?學科建設還怎麼搞?學科名稱的內涵必須清清楚楚。

所謂“語文”不過是一門課程。但是,鑑於語文這一課程名稱很容引起理解上的歧義,我們還是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的規定,老老實實把這門課程叫“漢語文課程”,簡稱“漢語”。

如果我們遵守法律的話,那就首先請認真閱讀《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裡的規定:學校及其他教育機構透過

漢語文課程

教授普通話和規範漢字。使用的漢語文教材,應當符合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的規範和標準。看到了吧?我們的母語課程叫漢語文課程。

漢語又稱華語、中文等。漢語有獨特的字形、字音和字義。學習漢語,就是要從認識漢字、書寫漢字開始。學習漢語的根本目的就是會說漢語,聽得懂漢語,讀得懂漢語,會用漢語寫作,涵養漢語文化。這應該是最樸實無華的漢語教育觀。

漢語,不僅是約定俗成的概念,也是與其他語種(比如英語)並列的概念,更是一個學術概念。我們不可能把“漢語拼音”說成“語文拼音”,我們不能把“漢字”說成“語文字”,我們不能把“漢語言文學”說成“語文文學”,否則只能自己忽悠自己。

語文抹去了我們的母語性質。用“語文”一詞命名我們的母語課程,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也不符合國際慣例。而“語文為王”和“得語文者得天下”的說法也就顯得荒唐,其誇張的說法不是對待學科課程應有的科學態度,其實質也就變成了忽悠。

每門課程都有其性質,都有其培養人的價值。均衡地實施好學校開設的所有的課程,才能讓課程起到讓人全面發展的作用。你相信眾多的學科中,單單某個學科就是“王”,學好某門課程就能得天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