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古代志怪故事:王丞相,龍女廟,王旻

王丞相

王旦(北宋名臣)還是老百姓的時候,在山川間遊覽。早晨天還沒大亮,他看到一個牧童趕著幾百頭羊。王公問道:“這麼多羊做什麼用?”回答說:“這是給王旦相公吃的。”

另外一天,他又遇到一個牧牛人,趕著幾頭牛,還有豬和雞。王公又問:“你怎麼放牛還趕著豬和雞?”那個人也說:“這都是王旦相公吃的東西。”

古代志怪故事:王丞相,龍女廟,王旻

後來王旦做了丞相。

(另一則)王旦是老百姓的時候,從青州去西京,晚上住在旅店。當時是夏天,他坐在門口納涼。快到三更的時候,旅店後面的人家有個婦人要生產。他聽到旅店門前人聲喧譁,站起來看看卻沒有人,聲音也沒了。這樣反覆了好幾次,又聽到一個聲音說:“丞相在這擋著路,不敢過去。”另外一個聲音說:“時辰要過去了,怎麼辦?怎麼辦?”

王公有些驚疑,就起身到旁邊坐下,然後,那家的孩子就順利出生了。接著又聽到有人說:“雖然生了,兩歲後還是會死,雞飛木鑿下。”王公暗想,當時門口沒有別人,丞相應該是指的自己,不由暗暗高興。第二天,他在廢棄的磨扇下記下這件事,寫上日期。

幾年後,王公中舉,再次路過這裡,就詢問店後人家的孩子。回答說:“那個孩子兩歲時,雞蹬掉一把鑿子,他被打中胸口而死。”

王公後來果然做了丞相。

【原文】王旦丞相布衣時,將應詔,歷山川之間。曉色未甚分,頃見一童牧羊數百口。公問曰:“此羊安用耶?”曰:“王旦相公食料。”

他日,又逢一人牧牛數頭,雜以豬雉。公復問曰:“汝牧牛而又他牧耶?”曰:“非我所有也,乃王旦相公食料耳。”

後公遂登第,果至丞相。

(另一則)王丞相隨布衣時,自青州將之西京,夜宿邸店。方當大夏,臥於門中,乘風以滌炎暑。夜漏將半,店後鄰人有將產蓐者,頃刻間忽聞門外聲甚喧,及視之,則寂然無人。如是者數四.頃又聞雲:“相公在當路,安敢去耶?”其一曰:“時將過矣,奈何奈何。”

王公頗疑之,遂起坐於東隅,則鄰人已育一子矣。復又聞門外聲曰:“生則生矣,後二歲當死,雞飛木鑿下。”公因思,當門所臥者無他人,亦自暗喜躍。翌日,於店之僻處磨扇下,書歲月日,以紀其事。

後公登科,再經由是店,因記往昔事,乃詢之。雲:“其子二歲,忽因雞飛,擊下木鑿,中胸臆而卒。”及視磨扇下,字尚存。公後果至丞相。

龍女廟

澶州黃河大堤上,有龍女三娘子廟,非常靈驗。每當黃河漲水,官府一定要到龍女廟祭祀。元豐年間,有個提舉巡河趕上下大雨,就住在了廟裡。三更時分,大雨稍停,他聽到大殿上有人說話。

一個人說:“黃河應該改道了。”另一人說:“從京城西面繞過去。”過了一會兒,一個女子說:“從東邊過行不行?”前面那人說:“不行,已經定下來了。”又過了一會兒,有個聲音說:“文彥博侍郎(北宋名臣)還在京城,等他下派到地方後再改道也不晚。”

當晚住在廟裡的提舉和隨從都聽到了這些對話,然後就傳播開來。四年後,文彥博奉旨去了西京,黃河果然決口改道。由此知道,萬事都不是人力所能改變,而清正廉明的重臣,鬼神也會敬重。

古代志怪故事:王丞相,龍女廟,王旻

【原文】澶州黃河堤,有龍女三娘子廟,極靈應,大河每有危,官府必祭禱。元豐中,有提舉都大巡歷,抵暮風雨,遂宿於廟。漏及三鼓,雨稍霽,聞廟殿中似有人語聲,遙聆之。

良久,一人曰:“黃河當遷。”又有一人曰:“自北京之西。”過稍便徐,又有一婦人聲曰:“黃河自東如何?”曰:“不可,定矣,更不要疑誤。”少頃復曰:“北京文侍中彥博在,須著迴避他,候他移鎮未遲。”

從者悉皆聞此語,預已傳播。及四年,文相移鎮西京,黃河果坼流自北京之西。固知萬事皆非人力可為,而朝廷廟社之臣,為鬼神所欽重如此。

麻衣道者

麻衣道者,沒人知道他的名字,也不知道他的出身和籍貫。他經常披著亂蓬蓬的麻線當衣服,頭髮也亂蓬蓬的,臉上都是汙垢,但容顏像個幼童,兩眼清澈有神。經常在真定保塞一帶遊蕩。

有人認識他好久了,也沒看他說過話,總是默默地一言不發。看到酒就很高興,但並不喝醉。有人來問禍福,他都是在紙上畫畫寫字。所寫的都是勸人諸惡莫作,諸善奉行,明心見性等。

有人在他面前說汙穢的話,他就用水潑人,然後指指自己的眼睛。經常在紙上畫鳥雀,畫完又撕掉,偶爾也畫自己的肖像。有時候還在紙上作偈(修行的人寫的類似詩的一種文體),有人記住其中幾句,大概意思是說:“世間眾生,忘了佛祖的教誨,地獄裡的人不斷增多,我不忍心看,不忍心看!清淨的修行,卻抵不過色聲香味觸的誘惑,我不忍見,不忍見!”後來也不知道他去了哪裡,結果怎麼樣了。

古代志怪故事:王丞相,龍女廟,王旻

【原文】麻衣道者,不知其姓名、誰氏之子、鄉里州縣。常以麻辮為衣,蓬髪,面積垢穢,然顏如童稚,雙瞳凝碧,多在定州真定保塞。

人識之,積久,未嘗啟口,惟緘默而已。見酒即喜,亦不至躭濫。人問其甲子修短,及卜前因未來,皆書畫於紙。其言為接引世俗,明瞭本性,大抵戒人歸於為善杜惡而已。乖睽分錯,不可探索。

人有言及邪穢戲之者,即以水灑沃,指目而去。好為禽鳥形狀,溢滿巾幅,復加毀裂,能自傳其容,鑄如也。常有讚頌,得其一曰:“這見有情,忘我諸佛大恩,增長地獄,時時轉多。不忍見,不忍見。三轉凈行,不及愚夫五欲樂。不忍見,不忍見。”亦不知其果何歸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