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在遠方》告訴我們:有話不溝通,只能產生誤會

最近有部很火的劇《在遠方》,是劉燁和馬伊琍主演的,以兩個人的感情生活為主線講述中國快遞行業發展的故事,居中的主角兜兜轉轉,幾經分合,為了什麼?誤會唄。

有時候還真不能靠等待對方理解來維繫關係,有些話不說出來,有些溝通不順暢就會因為誤會產生各種摩擦的故事。

最開始姚遠是個初中畢業後幹快遞的人,路小歐是心理學研究生,互生情愫的兩人一直是小歐比較主動,姚遠因為自卑而躲避,對小歐留言:世紀末日了我們在一起,然後就消失了。這是第一次誤會,誤會自己配不上小歐卻從來沒問小歐的意見。

第二次大誤會在三年後相遇,多了一個女人和孩子,姚遠不解釋,任由小歐猜測,還是那位叫愛蓮的女人說出他們的故事,才知道誤會姚遠了,如果不是電視劇裡的善良人設,愛蓮不說,又是一大誤會讓小歐破滅對他的看法。

第三次誤會是兩人在公司經營商產生分歧,一個認為應該有規範應該賞罰分明,姚遠卻一再心軟,兩人並沒有很好的溝通彼此這麼做的原因,最終結果就是小歐又離開了。

電視劇進行到一半,兩人再次相遇在救災現場,顯然後面還有更多誤會和考驗。如果他們有什麼需求就說出來,沒有這麼多誤會,會不會電視演三集就結束了(有可能)?

《在遠方》告訴我們:有話不溝通,只能產生誤會

生活中是不是有非常多類似的誤解?

明明可以說出來,非要用沉默、著急、憤怒等來代替,最終可能就是導致相互埋怨,矛盾升級。知乎有個提問說:分居兩地的人,自己生日老公居然什麼表示都沒有,只是在自己朋友圈下面順帶評論了一下,該不該分手。

網友兩極分化,有說女人作的,生日不表示怎麼了?一手搬磚還要一手抱你唄,再說你想要禮物你說呀你不說他怎麼知道呢?

也有人經過細節分析,發現生日不表示只是導火索,前面兩人的誤會和矛盾非常深,一看就是平常缺乏交流的,

還有個故事:

有個中年女性,姑且稱為Mary,總是委婉表達建議,很少直接說出自己要什麼,猜來猜去的結果就是,事情很難朝她滿意的方向發展,她也難得真正開心,究其原因,她說起童年經歷。

小時候家裡經濟狀況不太好,家裡還有個妹妹,每當Mary想要多吃些食物,父母就會批評:你以為家裡就你一個人嗎?逐漸她不敢提需求。

有一次妹妹病了,為了哄她開心,家裡給她買了個小錢包,Mary多想也有一個小錢包呀,她不敢說,她假裝生病了,在醫院打完針後,Mary如願得到一個小錢包,她很開心舉起來給查房的護士小姐看。

結果護士小姐誤會了:Mary,這是要送給我的嗎?很漂亮,太謝謝你了,親愛的。看著護士小姐拿走了心愛的錢包,Mary很著急,卻不知道該怎麼表達需求,最終這些讓她不在直接表達,生活中總是讓人猜。

生活中瑣事很多,真正做到心有靈犀多難呀,每個人多表達一點,所說一句,就很容易拉近距離。

《在遠方》告訴我們:有話不溝通,只能產生誤會

職場上也一樣,需要多溝通多表達有效交流

《非暴力溝通》裡講過一個例子:

說有個學校的校長和教師們鬧得非常僵,校長認為教師們不服管教,開會也不響應,用沉默消極對抗,教師們則認為校長話多,一言堂,具體情況什麼樣子呢?

問:你們為什麼不服從校長管理。

教師A:他大嘴巴。(不不,這是你的判斷,請說出你觀察到的事實)

教師B:每次開會他只顧自己講話,特別專橫(不不,這也是判斷,可以告訴我事實嗎?)教師C:不管講什麼事情,他就喜歡說他的經歷,故事講起來沒完,導致會議越開越長。(很好這就是事實)

問:你們跟他提過意見嗎?(當然提過)

我們看場景什麼樣子:校長一開始講故事,教師們要麼翻白眼,要麼沉默不說話,示意他們表達時候,也只是說:你大嘴巴,太多話了。

不斷引導後教師們說出:不希望他總是講故事,講過往經歷,希望會議快一點。

校長恍然:這就是你們抗議的原因,為什麼從來沒有人告訴我呢。

看,教師們有需求,有意見、建議早點跟校長提出來,是不是就不會有中間那麼多摩擦和痛苦了?

職場上我們同樣需要積極表達想法,有話就溝通。

《在遠方》告訴我們:有話不溝通,只能產生誤會

傳統文化講究含蓄之美,婉約詩讀起來很有意境,猶抱琵琶半遮面。

但是,現在快節奏時代,尤其講究溝通效率,等寫一首詩讓心讓人讀懂來找你,黃花菜都涼了。不是說以前車馬很慢,一封信一個人一輩子嗎?現在可不這樣,除了感情互動,還有事業、家庭、個人成長很多責任等我們花精力打理,所以需要減少溝通上的障礙,儘量順暢。

《在遠方》告訴我們:有話不溝通,只能產生誤會

積極主動表達需求,不但影響我們自己的生活和工作,也會潛移默化影響孩子呢。二胎開放後,我們經常看到新聞說:有些大寶看到家裡有了弟弟妹妹,會裝病,或者故意拉尿身上,還會故意做錯事期望得到關注,如果不及時引導他們說出自己的感受,就很可能也像Mary一樣陷入困境。

《在遠方》裡姚遠小時候有一次催爸媽回家,導致父母出事雙亡,後面他對此避而不談不敢觸碰,憋在心裡,導致成為一個玻璃心又敏感的人。小歐透過心理治療才讓他開啟心扉,說出感受,放下包袱。這也成為他們第一次感情大躍進的原因。

《在遠方》告訴我們:有話不溝通,只能產生誤會

如果不希望我們的孩子不善表達,什麼都憋心裡,影響完整人格建立,我們自己就要先做到以下幾點:

1、有想法就勇敢表達出來,不去試試永遠不知道對方怎麼迴應;

2、有需求就要找時機提出來,不管生活中對伴侶的期許,還是工作上對報酬的期待;

3、尊重孩子,像對待成人一樣對待他們,多關注他們的內心和想法,尊重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