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紅樓夢》|林黛玉出身名門,為何總是自稱草木之人?

四世列侯、探花之女,這是黛玉的出身標籤。這樣的出身,雖比不上公、侯、伯、子、男的地位,但也是集富與貴於一身,“

雖系鐘鼎之家,卻亦是書香之族

”。有著這樣的身份加持,黛玉卻經常自稱“

草木之人

”,這是為何?

草木之人

”,可做兩種解釋,一是合乎自然之道,不沾染世俗之氣,因為草木都是自生自滅的自然生物;二是比喻卑賤,天生天養無人關愛,通常用來自謙。結合黛玉的性格以及她自稱“

草木之人

”時的前後文,黛玉所指的是後者。

《紅樓夢》|林黛玉出身名門,為何總是自稱草木之人?

然而,自謙之語,通常用在社交場合,是場面話,黛玉自稱“

草木之人

”都是對寶玉所說的。寶黛的親密關係,自然不需要說場面話,因此,

黛玉的“草木之人”別有深意

體現了黛玉身無長物的困窘現狀

黛玉第一次自稱“

草木之人

”在第二十八回,因元春賜端午節禮,寶玉和寶釵的一樣,黛玉的卻和三春一樣。本著凡有好東西必和黛玉分享的心理,寶玉第一時間把自己的禮物送給黛玉,“

愛什麼留下什麼

”,然而黛玉拒絕了。

當寶玉問黛玉為何不接受時,黛玉說:“

我沒這麼大福禁受,比不得寶姑娘,什麼金什麼玉的, 我們不過是草木之人!

自從寶釵來到賈府,黛玉就對她產生了敵意,“

心中便有些悒鬱不忿之意

”,在聽到了金玉之論後,更是把寶釵當成了敵人。因此,黛玉經常在寶玉面前對寶釵含沙射影。

如果黛玉僅僅只是在意寶釵的金鎖,那就說明她只是針對寶釵。然而,在第三十二,黛玉居然對湘雲的金麒麟也在意起來:“

近日寶玉弄來的外傳野史,多半才子佳人都因小巧玩物上撮合,或有鴛鴦,或有鳳凰,或玉環金珮,或鮫帕鸞絛,皆由小物而遂終身.今忽見寶玉亦有麒麟,便恐藉此生隙,同史湘雲也做出那些風流佳事來

”。隨後與寶玉的爭吵中,不但重提寶釵的金鎖,而且把湘雲的麒麟也帶上了:“

你死了倒不值什麼,只是丟下了什麼金,又是什麼麒麟,可怎麼樣呢?

《紅樓夢》|林黛玉出身名門,為何總是自稱草木之人?

黛玉為何對這些貼身飾物如此敏感?除了在意寶玉之後,還有一種微妙的心理:這些代表著長輩關愛以及身份的飾物,黛玉沒有。

根據風俗,孩子出生不久,父母就會為孩子選擇一樣飾物,起祛災去邪的作用,以求孩子平安健康地成長,最常見的是長命鎖。具體的材質則由經濟狀況決定,富貴之家非金即玉。這也是寶玉銜玉而生得到賈母厚愛的原因:自帶護身符而來,是吉祥之兆。

因此,這種

貼身飾物有著雙重含義:一是代表著父母的愛,二是身份的象徵

當窮困的邢岫煙來到大觀園,探春便送了她一個碧玉珮,寶釵說是“

他見人人皆有,獨你一個沒有,怕人笑話,故此送你一個

”。為何怕人笑話?因為這是窮困的象徵。

邢岫煙沒有這種飾物可以理解,因為書中明寫了,她既不受父母的疼愛,家裡也確實窮困,父母當然不願意花錢為她置辦。

然而,出身名門的黛玉為何也沒有?其實原因和邢岫煙一樣:

林家的經濟並不寬裕,同時林如海對黛玉並無多少發自內心的疼愛

林家的經濟困窘雖然沒有達到邢家的程度,但比之賈府可算是天上地下。黛玉初進賈府,就體會到了其中的差距,“

近日所見的這幾個三等僕婦,吃穿用度,已是不凡了,何況今至其家

”。

這種差距絕不是因為林家尚儉,林家的主母賈敏曾是賈府“

金尊玉貴

”的大小姐,“

嬌生慣養

”,嫁到林家不可能突然變得儉樸,唯一的解釋就是林家的條件沒辦法滿足她的排場,不得不屈就。

《紅樓夢》|林黛玉出身名門,為何總是自稱草木之人?

這就能解釋為何年幼的黛玉進賈府時,身邊只有一老一小兩個僕人,這也是林家能拿得出手的極限了。

金尊玉貴

”的賈敏遠嫁,陪嫁的丫頭肯定不少,至少比迎春四個陪嫁要多。從賈母對賈敏的疼愛程度和賈母調教丫頭的能力,賈敏的陪嫁丫頭必然個個都是優質的。賈敏死後,這些人都去了哪兒?唯一的解釋是其中一兩個可能被林如海收房當了姬妾,其餘的隨著林家經濟窘迫被裁減打發了,否則,黛玉遠赴賈府,至少應該帶一兩個賈府的舊僕回去,既能妥帖照顧路途中的黛玉,又能幫助黛玉迅速適應賈府的環境。這才是最合情合理的安排。

因此,相對於賈府的排場,林家簡直就是草木之家,黛玉自然就是“

草木之人

”。

體現了黛玉自我輕視的自卑心理

黛玉有著非常強烈的自卑情結,奧地利心理學家A。阿德勒對自卑情結是這樣解釋的:

自卑情結指以一個人認為自己或自己的環境不如別人的自卑觀念為核心的潛意識慾望、情感所組成的一種複雜心理,其主要表現是敏感和情緒化。

進入賈府的黛玉,看到了自己和賈府姑娘以及湘雲和寶釵的巨大差距,雖然受到了賈母的寵愛,但她並不確定這份寵愛能維持多久,因此而患得患失,寄人籬下的情緒經常不自主地顯露出來。

這也是她拼命想抓住寶玉的原因,她需要透過別人的態度來證明自己的地位。

為了掩蓋這種自卑,她用孤高和自嘲給自己做裝飾,看似對這些物質毫不在意,實則非常向往。所有的刻意,其實都是偽裝,正如妙玉的“

欲潔何曾潔,雲空未必空

”。

《紅樓夢》|林黛玉出身名門,為何總是自稱草木之人?

寶釵的存在,對黛玉是全方位的刺激。物質上,薛家是鉅富之家;家庭關係上,寶釵有母親和哥哥的疼愛;黛玉原本引以為傲的美貌和才華,也被寶釵給比了下去。再加上寶釵“

穩重平和

”, 不但贏得了賈母的喜愛,而且吸引了寶玉的目光。

寶釵的金玉之論其實就是這種刺激的集中體現。讀者容易被癩頭和尚的“

金玉良姻

”所矇蔽,其實金玉之配古以有之,指的就是般配且美好的姻緣,因般配而美好,因為金和玉都是富貴的象徵,金必配玉,玉必配金。

黛玉自卑的不是她沒有金鎖,而是她沒有足以與寶玉匹配的財富,其本質則是“

認為自己或自己的環境不如別人的自卑觀念

”。

包括她對劉姥姥的嘲諷,也是對自卑的掩蓋:“

打抽豐

”的劉姥姥刺激了她,讓她聯想到自己也像是來賈府“

打抽豐

”。她極力想和劉姥姥劃清界限,表現出來的就是貶低劉姥姥,以體現自己與劉姥姥不是一類人。所以她會說劉姥姥“

是那一門子的姥姥

”,她不願意用“

姥姥

”來稱呼劉姥姥,目的就是不希望和劉姥姥扯上任何關係。

《紅樓夢》|林黛玉出身名門,為何總是自稱草木之人?

其實,沒有誰會把黛玉和劉姥姥聯絡起來,但自卑所造成的敏感讓她有此擔心。當然,這都是潛意識所造成的,她自己並不知道她有此心理。

體現了黛玉對與寶玉的關係缺乏信心

經常有人說黛玉追求的是精神戀愛,然而,她卻對金玉之論非常在意。金玉代表的是物質,是物質社會的產物。一個對精神戀愛充滿自信的人,會無視這種物質論調。

黛玉的“草木之人”恰恰是針對金玉來說的,用草木對應金玉,是一種檸檬心理,潛臺詞就是“我酸了”。

正因為如此,黛玉有過這樣的心理活動:

素日認他是個知己,果然是個知己.所驚者,他在人前一片私心稱揚於我,其親熱厚密, 竟不避嫌疑.所嘆者,你既為我之知己,自然我亦可為你之知己矣,既你我為知己,則又何必有金玉之論哉;既有金玉之論,亦該你我有之,則又何必來一寶釵哉!

在確認寶玉把她當知己之餘,她依然對“

金玉之論

”心懷芥蒂,並希望“

金玉之論

”發生在自己身上。

如果她真當自己是“

草木之人

”,完全可以無視寶玉的玉,只把寶玉當成一顆頑石,創造“

木石之論

”,因為草木和頑石都屬於原生態的自然產物。比如寶玉就可以自信地喊出“

什麼是金玉姻緣,我偏說是木石姻緣

”。

寶玉拼命在摔玉,黛玉卻努力在求金!

因此,

在潛意識裡,她希望自己是金,希望自己有金,這樣才能配得上寶玉的玉。

《紅樓夢》|林黛玉出身名門,為何總是自稱草木之人?

這充分說明,她對自己與寶玉的戀人關係缺乏自信,並不認為她能依靠個人魅力吸引寶玉,即使寶玉已表明她是唯一不說混帳話的人。

這也是為什麼她總是感嘆“

無父母作主

”,

潛意識裡,她還是希望走世俗路線,透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用門當戶對來給這份戀情加上保險鎖。

這就是黛玉的言不由衷,嘴上說著是“

草木之人

”,其實內心非常害怕自己真正成為草木。因為,草木低賤,更容易被遺棄。

這才是

黛玉的孤女心態:嚴重缺乏安全感所造成的患得患失。

相關閱讀:

《紅樓夢》之心理學:不同的父愛,帶給了寶釵黛玉不同的心理影響

《紅樓夢》| 林如海真的疼愛黛玉嗎?事實正好相反!

《紅樓夢》| 一首海棠詩,寫出了他們不同的思想境界,釵黛正相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