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貧瘠說道德經第三章:為無為,則無不治的正確開啟方式

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是以聖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常使民無知無慾。使夫智者不敢為也。為無為,則無不治。

老子在第三章中描述了什麼叫“無為”。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作為一個榜樣,你不去崇尚智者,人民向你看齊,自然也不會去爭名,不去看重珍稀財務,人們也不會去盜竊奪財,只要表現得清心寡慾,民心自會穩穩當當。

貧瘠說道德經第三章:為無為,則無不治的正確開啟方式

在封建王朝這樣的做法無可厚非,民作為“愚民”的象徵,在古代知識是上層人的象徵,有了知識就有話語權,特別是老子這個年代,知識的傳授一般都是透過言傳身教,沒有太多的書籍可以保留,或者說平民百姓根本接觸不到書籍知識。而在封建王朝這個時期,讀書人,或者說知識分子是百姓的榜樣,讀書人的一舉一動都是百姓爭相模仿的物件,如果沒有任何知識素養的人學著有知識的人去做力不可行之事或者有知識素養的人自身行為不檢,有失德性,那麼受到影響的不止是知識分子一個人,而會霍亂到數以百計乃至千計的人,如果像老子、孔子這種身份的人,不僅會影響他們那個時期的人,更可能會影響到身後各個時期。有個很明顯的例子,孔夫子“迂腐”、“儒學統治”這些思想禁錮了中國幾千年的思想,極力地維護著封建王朝的合法性,致使中國近代發展完全跟不上時代潮流,最終開啟了一段屈辱的近代史。這個在老子的眼中,就是聖人應“無為”,不當過分“追名逐利”,因為作為聖人,他的言行不是一個年代的象徵,而是一個民族文化的構造。由此,聖人當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從這裡可以看出,老子比孔子看得更為透徹。

貧瘠說道德經第三章:為無為,則無不治的正確開啟方式

聖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聖人的這種無為做法,並非單純的清心寡慾,這種無為的故事線下,包含著的是對世間的大愛。老子的出發點是十分仁愛,他其實權衡了眾人智與個人智的利弊,老子走了少數人掌握智慧的這一條道路的原因在於當時亂世已久,我們曾經說過一句話叫做“亂世出梟雄”,正因為如此,如果當時普及教育,眾人都有能力去討論國家大事了、在文學藝術上這個叫做百家爭鳴,但是從時間的延續性上你會發現百家爭鳴帶來的後果就是春秋戰國數百年的戰爭。人有了智慧就會有宏圖大志,於是在亂世中角逐奪利,在一次又一次的較量中,百姓窮困潦倒,分崩離析。老子衡量了這兩者的得失,忍心拋棄了“眾人智”這一道路,仔細一想,聖人之無為之事,卻是有情之教。

貧瘠說道德經第三章:為無為,則無不治的正確開啟方式

老子希望百姓們弱化他們的志向,但並非完全否決了他們的志向,老子認為首先要吃飽肚子,能夠強勁體魄,在還沒吃飽肚子,還沒有一個健康的體魄的時候,就應當使自己的心不要過分追求外物,不要有好高騖遠的志向。因此在當時春秋時代,“無知”、“無慾”才是真正的大智慧。

貧瘠說道德經第三章:為無為,則無不治的正確開啟方式

使夫智者不敢為也。為無為,則無不治。前文中也提到了老子行的無為之事,才是真正的大作為,他完全是立足於當時實際情況去考慮問題,去選擇了一條最為有效最為穩妥的道路,對比孔子,雖然孔子就結果而言,他的“因材施教、有教無類”獲得了成功,但是埋下的隱患也是巨大的。而我們如今的年代是知識爆炸的年代,要做到老子的“無為”就應該要用另外的一種辦法。我們可以引入一種對比機制,當我們這個知識年代的所有人都擁有普遍的知識,那麼大家都是一樣的出發點,我們就會少了許多的爭勝之心,也就做到了“無為”。

在螢幕前的你,對比老子和孔子走上了兩段截然相反的路,要是你在那個時代,會怎麼選擇呢?請在評論區留下您最寶貴的看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