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因寫詩太囉嗦他被罵幾百年,卻因7字聲名大噪,很多人經常掛嘴邊

大詩人賈島曾說:“兩句三年得,一吟雙淚流”,在他眼裡寫詩是一件“苦差事”。按他這話來理解,要靠寫詩成名應該是件很難的事,但頗有意思的是,千年詩壇從來不缺一詩成名的文人。

因寫詩太囉嗦他被罵幾百年,卻因7字聲名大噪,很多人經常掛嘴邊

一生僅存兩首詩的張若虛,靠《春江花月夜》一詩成名;名不見經傳的林升,靠“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成名;宋代和尚志南,也僅憑著一首“衣欲溼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就被後世記住了。與這些一詩成名的大文人相比,本期筆者要和大家說的這位大詩人,有點兒“慘”。

因寫詩太囉嗦他被罵幾百年,卻因7字聲名大噪,很多人經常掛嘴邊

此人名叫許渾,是晚唐有名的大詩人。晚唐詩壇名家凋零,詩人們的水平也是參差不齊。李商隱和杜牧是公認晚唐“扛把子”,而同時代的許渾卻被罵了幾百年。許渾寫詩最大的毛病就是喜歡反覆唸叨自己的個人經歷,而寫景詩也很是囉嗦,喜歡把各種複雜的意象疊加在一起,明代大文人楊慎就曾說他:“唐詩至許渾,淺陋極矣,而俗喜傳之,至今不廢”。說實話,楊慎給扣的這個帽子確實挺大,說許渾自己寫詩淺陋也就罷了,還影響了很多人。

因寫詩太囉嗦他被罵幾百年,卻因7字聲名大噪,很多人經常掛嘴邊

不過詩寫得好不好,當真是件見仁見智的事。許渾的其它詩咱們先不說,光說這首他的成名作《咸陽城東樓》,則顯然是一首不可多得的七律,因為詩中的7個字他聲名大噪,很多人經常掛在嘴邊。這7個字就是“山雨欲來風滿樓”,這句詩寫得如此有氣勢,但你知道它的上一句有多悽美嗎?讓我們來品一品全詩:

《咸陽城東樓》

一上高城萬里愁,蒹葭楊柳似汀洲。

溪雲初起日沉閣,山雨欲來風滿樓。

鳥下綠蕪秦苑夕,蟬鳴黃葉漢宮秋。

行人莫問當年事,故國東來渭水流。

因寫詩太囉嗦他被罵幾百年,卻因7字聲名大噪,很多人經常掛嘴邊

這首七律寫於公元849年,當時的唐朝已是風雨飄搖。詩人登上咸陽城東樓,由眼前大雨之前之景,想到朝中的局勢,寫下了這首妙詩。

詩的首句一個“愁”字已經奠定了全詩的基調。登上高城,看著萬里河山,滿眼都是愁。水岸邊蘆葦楊柳叢生,讓詩人想起了老家的沙洲。“一上”體現的是時間極短,“萬里”體現了空間的遼闊,時間和空間的對比讓前兩句就充滿了張力。

因寫詩太囉嗦他被罵幾百年,卻因7字聲名大噪,很多人經常掛嘴邊

次聯是全詩最妙的部分。用山雨欲來風滿樓來形容天下暗潮湧動,一向為世人所稱道。但這7個字在此詩中能有這麼強的感染力,原因就在於它與前一句鮮明的對比。“溪雲初起日沉閣”中的“溪雲”指的是漂浮在水面上的烏雲,烏雲起太陽沉入樓閣後,一起一落的對比很是驚豔,令人眼前一亮。

第三聯用秦苑、漢宮的典故,來抒寫對世事變遷的無奈。這兩聯的對仗是極工整的,但卻犯了許渾經常犯的毛病:景物堆砌得太多了!最後一聯詩人筆鋒一轉,透過行人的問和自己的答,呼應開篇的“愁”字,落筆十分完美。

因寫詩太囉嗦他被罵幾百年,卻因7字聲名大噪,很多人經常掛嘴邊

對於這首詩,後世的評價一直很高,特別是詩中“山雨欲來風滿樓”更是形神兼具,備受推崇。雖然許渾的不少詩作,都或多或少有些瑕疵,但詩壇就是這樣,能寫出一句驚豔的詩來就有可能名垂史冊,這也是古詩的魅力之一。大家覺得這首詩中除次聯外,其它幾聯水平如何?歡迎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