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不夠,不夠”,布穀鳥鳴叫著,麥收差不多就要結束了~

悠悠往事|麥收時節

《麥收時節》

“不夠,不夠”,布穀鳥鳴叫著,麥收差不多就要結束了~

文/圖七品草民

父親看我割麥,“左手不能攬太多,多了鐮刀割不動,自然就慢了。如果攬一小把,鐮刀割起來容易,速度也就快了。能夠往前挪移了,這樣活動著還不至於太累。”“孤易折,眾難摧”、“貪多嚼不爛”,原來幹農活也有這麼多道道。

“放下鐮刀,我教你捆麥子。”我把鐮刀放到籃子裡去,跟著父親捆麥子。

第一步,把麥子堆起一抱,從中抓起一小把,在靠近麥穗處,揉軟,擰轉兩圈;

第二步,手中麥秸平均分成兩份,麥穗盤一個扣,把麥穗壓在裡面,按放在麥堆上;

第三步,左右兩手扯著麥秸,抱起麥堆,雙手交叉互換麥秸,再用力拉緊,手中麥秸打幾個旋,掖進捆紮處,壓緊。

麥子打好捆了。捆麥子,既不能太靠上,也不能太靠下,回家鍘刀切掉麥秸,太靠上低矮的麥穗就切掉了,太靠下麥秸太多,難曬而且脫麥粒費勁。捆太大了,鍘不動;捆太少了,不夠麻煩的。一道工序影響後面的活,所以做什麼都要恰到好處。

“不夠,不夠”,布穀鳥鳴叫著,麥收差不多就要結束了~

相對於割麥,我更喜歡曬麥。

曬麥也需要搶,搶時間早曬乾了早打出來,早些拉回家囤起來。曬麥場多數是老人,一來照顧他們,二來是他們會技術活,垛麥子,曬麥子,揚場。

我曬麥純屬貪玩,用麥秸草堆一個小窩,趴在裡面涼快,有時候也拿本書裝模作樣。偶爾,鑽出小窩木杈挑動著麥穗,翻曬。那小窩很受喜歡,小夥伴們都願意來“做客”,到裡面涼快一下。我也樂得有人陪伴,而且無論是晾曬,還是著急堆起來,小夥伴都會是不錯的幫手。當然更喜歡晚上趴在裡面,涼風習習,伴著麥香,仰望星空。

曬麥最害怕變天,突然陰雲密佈,天將降雨。搶著垛麥既要快,又要堆起來,還不能攤太大,那可真是技術活。用木杈挑起麥穗,先圍一個圓圈,再一層層壓上麥穗,而麥穗是那麼的滑,是不容易堆高的。麥穗堆高之後,再轉著圈扯外圍鼓出來的,修整成圓柱,避免攤太大。扯出來的麥穗,再挑到頂上,修成圓錐。

垛好了,再用苫子圍裹住。如此,颳風下雨也不再擔心淋了麥子,麥子遭雨後,晾曬不及時便會發芽。

小時候感覺老天爺總是搗蛋,麥收時常常急雨,或者接連幾天陰雨。

我看麥場經常受到八奶奶的誇獎,“這孩子活伎倆,乾的不孬,小大人似的。”娘一看麥垛的確不錯,便放心的讓我看麥場。

麥穗曬乾了,打麥也是要爭搶的。全村沒有幾臺機器,使用需要提前預約排隊。

打麥機按時間收費,打麥時大人狠命的往裡“喂”,有時候機器被“噎”住轉不動,柴油機憋出“黑煙”來,無奈,只能再從裡面往外扯出來。

後來,有了電機帶動,農村白天限電,打麥多數是晚上。晚上,我也被拖著去幹活,站在旁邊撐著袋子,幾個娘端著簸箕輪流接麥子裝麥子。

打麥機轟鳴著,一口不停地吞噬麥穗,一抱抱的“喂”進去;一口不斷吹出麥稈,柔柔的,軟軟的;一口流淌出麥粒,嘩嘩的,沉甸甸的。

機器周邊塵土飛揚,打完場下來,鼻孔、眼睫毛、耳朵、頭髮滿是灰塵,白濛濛的。拍拍身上的灰塵,看著一袋袋麥粒,落袋為安,滿心喜悅。

麥收結束了。

“不夠,不夠”,布穀鳥鳴叫著,麥收差不多就要結束了~

剩餘的活看上去似乎簡單了,因為不需要再搶。曬麥子,揚場,垛草垛,交糧……

麥地需要再耕種,換一茬的農作物,玉米,黃豆,花生或者地瓜等等。農活,就是如此,收完一茬,再種一茬。人,又何嘗不是如此呢?一代代永續既往。

“不夠”,“不夠”,田間布穀鳥盤旋鳴叫。它大概盼望著麥子豐收,然而即使豐收了,它依然如此鳴叫。“不夠”,“不夠”,聲音漸漸遠去……

(2020年3月16日 星期一 晴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