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試管嬰兒和普通嬰兒,兩者有啥區別?會損害女性健康嗎?一一解答

隨著現代醫療技術的發展,針對不孕不育的家庭,也有了更多的解決辦法與途徑,試管嬰兒就是其中一種,透過試管嬰兒技術,可以有效規避掉例如輸卵管堵塞,男性精子活力不足等不孕不育疾病,從而幫助更多的家庭實現擁有孩子的夢想。

雖然試管嬰兒技術的逐漸普及成熟,是一件令人高興的事情,但仍然有不少家庭對試管嬰兒保持懷疑,認為試管嬰兒沒有經過“正規途徑”生產,可能會和普通的嬰兒有所差異,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試管嬰兒和普通嬰兒,兩者有啥區別?會損害女性健康嗎?一一解答

01

“試管嬰兒”究竟是怎樣誕生的?

其實試管嬰兒技術並沒有大家想象的那麼複雜,在進行試管嬰兒手術前,會先透過

藥物干預等促排卵技術

,促進女性多個卵泡發育,繼而

獲得母方卵子

。然後透過類似的方法,獲取父方的精子樣本。

然後透過實驗室環境,

挑選出質量最好的卵子和精子進行結合形成受精卵,

最後將受精卵發育後的胚胎植入

母方

體內即可完成。

也就是說,這兩種孕育方式唯一的不同,就是

受精卵形成的位置

一個是在母體,一個是在實驗室環境

內,除此之外沒有任何區別。

試管嬰兒和普通嬰兒,兩者有啥區別?會損害女性健康嗎?一一解答

02

那麼,試管嬰兒和普通嬰兒相比,出生以後是否會有差異?

有,但是差異不大。

根據

2005年美國科學家根據臨床新生兒的綜合指標對比得出資料

,在1500名受試者中,

240名採用試管嬰兒技術出生的嬰兒,缺陷率為5.0%,而8400名自然受孕的嬰兒,缺陷率為4.4%

由此可見,無論是採用試管嬰兒技術,還是自然生育,生出來的孩子並

沒有太過明顯的健康差異。

不僅如此,有研究認為,試管嬰兒因為是人為選取母方和父方最優質的的精子和卵子,因此

出現遺傳病的可能性也會降低

,孩子未來的

身體素質可能也會更好

。所以說,很多對試管嬰兒技術仍然保持觀望態度的家庭,也可以打消懷疑的念頭,如果因為某些疾病原因或硬性條件無法自然受孕,試管嬰兒絕對是你們最健康,也最合理的受孕選擇。

雖然針對嬰兒來說,試管嬰兒技術並不會造成什麼健康負面影響,但進行試管嬰兒手術的主體是女性,在手術過程中是否會對孕媽媽本人造成傷害,也是不少家庭所關心的問題。

試管嬰兒和普通嬰兒,兩者有啥區別?會損害女性健康嗎?一一解答

03

試管嬰兒手術實施時,是否會對產婦本人造成傷害?

在試管嬰兒手術流程中,產婦本人需要經歷兩個步驟,分別是

促進排卵以及受精卵植入。

在促進排卵的過程中,往往會透過藥物進行干預,影響激素分泌以及內分泌的狀態,增加女性特定週期的排卵數量。如果女性排卵超過20個,可能會出現卵巢過度刺激綜合症的症狀表現。

但是大家不用擔心,

卵巢過度刺激綜合徵,大多會根據時間的推移自愈,

少數無法自愈的患者也可以通過後期的激素調整手段治療,並不會對健康造成明顯影響。

而當受精卵培育完成後,需要將受精卵植入母體進行孕育妊娠,而現在的胚胎移植技術也十分成熟,只要被植入者的性激素等身體體徵正常,移植成功率是很高的,且不會對母體的健康造成傷害。

綜上所述

,試管嬰兒技術所產出的嬰兒,和普通的孩子沒有本質上的區別,

並且

進行食管嬰兒手術的女性,也不會因此而出現健康損害以及嚴重的術後副作用

,足以證明試管嬰兒技術絕對是現代不孕不孕症家庭的最優選擇,非常推薦有需求的家庭嘗試。

但是話說回來,雖然試管嬰兒技術已經非常成熟了,但在做試管嬰兒之前,夫妻雙方仍然需要做好充足的準備工作。

試管嬰兒和普通嬰兒,兩者有啥區別?會損害女性健康嗎?一一解答

04

在進行試管嬰兒手術前,夫妻雙方要做好怎樣的準備?

首先是術前檢查:

試管嬰兒成功的前提,是建立在母方身體環境健康之上的,例如

性激素六項,身體體徵,子宮環境等

,都是需要考慮的因素,例如雌激素過高,卵泡異常等等,都需要先進行醫學調整,才能符合試管嬰兒手術的標準。

然後是心態要調整好:

試管嬰兒在培育胚胎,以及移植的過程中,難免也會有失敗的可能,不少家庭因為心態不好,耐心不夠,便會就此氣餒,喪失為人父,為人母的機會。

因此,在進行試管嬰兒以前,父母雙方的心態一定要調整好,最好抱有堅持到底的思想,一次不行可以來兩次,來三次,根據醫院臨床的統計,

試管嬰兒的成功率在60%到70%左右

,足以成為我們堅持下去的資本。

還有例如

經濟財力,個體性身體檢查

等,這裡就不一一贅述了,總而言之,試管嬰兒絕對沒有大家想象的那麼苛刻與可怕,有需求的家庭都可以進行嘗試,要相信,在現代醫學的條件下,大家都有為人父母的資格,只要肯嘗試,一定能成功。

參考資料:

[1]羅曉娟。 “試管嬰兒”知多少[J]。 醫藥界, 2019(13):1。

[2]張豔梅, 田常青。 試管嬰兒孕婦心理護理[J]。 飲食保健, 2017, 4(004):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