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瀘州民俗文化聊齋——民俗文化裡土葬的來歷

瀘州民俗文化聊齋——民俗文化裡土葬的來歷

據說古時人死了,只有天葬和水葬,天葬就是把死人抬到山頂上去,那兒離天帝最近,亡魂能早登天界。水葬就是把死人丟到河裡去,水天相接,亡魂也能早入仙界。

瀘州有個縣城,人丁興旺,不曉得是啥道理,夜間經常丟失小娃兒,整得人心惶惶。特別是一兩歲的娃兒,頭天晚上還睡在爹媽的懷兜頭,第二天早上醒來就沒頭沒腦地不見啦!整得一家人哭哭啼啼,呼天天不應,喊地地不靈。

這個縣城內有間私塾,辦在一個破廟頭。廟子的天井頭停放著幾口裝著死人的棺材,要等百日後才能抬上山去天葬。廟子頭只住著一個私塾老師和一個學生。每天一更過後就聽見山門“咕爾一嘎”開啟的聲音,一哈兒又聽見“咕嘎”關門的聲音。兩師徒覺得奇怪:廟子頭只住了我們二人,為啥半夜三更有人出去又回來呢?兩師徒商量:“那天晚上我們起來看個究竟。”

瀘州民俗文化聊齋——民俗文化裡土葬的來歷

有天晚上一更剛過,又聽到“咕爾一嘎”山門開啟的聲音兩師徒掌起燈,輕手輕聲走出廂房,轉過大殿,下了石梯來到天井,沒看到有啥可疑的地方,再著山門,關得好好的。他們正要轉身去睡,忽然看見一個棺材蓋是開啟的,上前去仔細看:哎呀,棺材裡面盡是小孩兒的頭骨,裡面的屍體不見了。老師心頭這下明白了,叫徒弟把棺材蓋好。徒弟剛把棺材蓋好,山門“咕爾一一嘎”打開了,一股陰風飄進來,隨到一個鬍子緋紅,眼睛象燈籠,腦殼像黃桶,舌頭象半邊斗篷的鬼怪,兩邊夾肢孔(胳肢窩)各挾了一個娃兒,對直朝那個棺材走去。

兩師徒駭得跟斗撲爬逃到大殿,在菩薩背後躲起。那個鬼怪腦殼兩擺擺,聞到一股生人氣息,甩掉手中的兩個小娃兒,立即轉身直朝大殿撲來。徒弟駭得縮成一團,老師駭得直打抖。眼看惡鬼撲上來了,老師順手抓本經書甩過去,正好打在惡鬼頭上。那惡鬼倒退了三尺。停了一會兒,惡鬼又撲上來。老師再把經書打過去,就這樣反覆撲打,菩薩背後的經書越來越少,最後只剩下一兩本了。老師就一頁一頁地撕下來搓成疙瘩砣砣,一坨一 砣地打去,經書最後只剩一頁了,這時“噹噹噹”五更鑼兒一響,“喔一一喔”公雞叫了,惡鬼“咚”的一聲倒在地上。

瀘州民俗文化聊齋——民俗文化裡土葬的來歷

天亮了,讀書娃兒們上學堂來了。在廟外頭喊了半天喊不開門,都以為老師在睡懶瞌睡。幾個娃娃翻牆跳進去把門開啟。娃兒些進來後才看見師徒兩個倒在大殿菩薩背後,人事不醒。娃兒們把大人喊來。給師徒一瓢冷水波去,他們才慢慢醒轉來。人們問是咋回事?老師就把昨晚的事一五一十地告訴了大家,並說:“看來天井不能停屍”了。

人們問為啥呢,老師說:“你們想嘛,水停百日不流動要生魚鰍,人死後停放在露天壩頭,如不早日入土,經過九九八十一天的日月精華,就會變成鬼害人。,”

大家商量後,就把死屍抬到山上挖坑埋了。從此以後,人死了便入土葬。這就是瀘州傳說中的土葬的來歷,朋友你聽說過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