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新長征路上的搖滾之問世前後

《一無所有》可看做是中國搖滾樂的“試金石”,是實踐性的將搖滾樂這一音樂形式搬上舞臺,間接地介紹給聽眾。但由於當時社會輿論,崔健個人音樂發展的初期,並不是一帆風順的。

崔健先是在北京參加修復盧溝橋的義演而擴大知名度,又因《南泥灣》遭到了強烈的反對和批評而名聲大起。1987年,他在北京幾個大學的演出中終於獲得了第一批強有力的擁護者。1988年,他在北京成功地舉辦了首場個人作品音樂會後開始大“火”。又過了幾年,直到1990年他才登上事業的巔峰。大陸的搖滾樂也終於在1992年成為被社會公開承認的音樂。。

新長征路上的搖滾之問世前後

崔健

1989年崔健的第一張專輯《新長征路上的搖滾》發行,這張專輯標誌著由以往現場演出的方式進入了印刷品複製的大眾傳播階段。同年得到了中國官方的認可,獲得《人民口報》評選的“新時期十大金曲獎” 這張專輯的歌曲型別大致可分為兩大類。一類是以理想為題材的《新長征路上的搖滾》、《不再掩飾》、《從頭再來》、《不是我不明白》;一類是以愛情為題材的《花房姑娘》、((}}行僧》、《出走》、《一無所有》,僅《讓我睡個好覺》是為修復盧溝橋而創作的。

新長征路上的搖滾之問世前後

崔健

崔健的搖滾樂裡有許多民族元素,如笛子、古箏、嗩吶、簫等與吉他、薩克斯及西方打擊樂融為一體。古箏就是用的較早較成熟的一種,如這張專輯中的《假行僧》,應該算是最早的嘗試。給人感覺耳目一新,領略到了古典與搖滾樂的完美結合。

崔健之所以能享有“詩人歌手”的盛譽,因為他的歌詞創作始終關注現實他始終把自己置身於傳統之中,進行反思和自勉。歌詞在相當程度上代表那個時代的精神。 在改革開放初期,那個精神大動盪的年代,表現人們的迷茫仿徨,以及對美好生活的嚮往,是崔健作品創作的核心內容。文化大革命,在人們心理上的烙印和陰影不可能一下子消除。這時人們長期淤積的情感需要宣洩和吶喊。所以儘管音樂對人們來說有些前衛,但內容上表達了世俗人生最質樸的真性情,容易引起共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