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梁祥欽身世之謎

梁祥欽身世之謎

漣源市常林鄉桃林壩祥欽公出生地

乾隆二十九年甲申(1764年),白石樑氏以梁宗乾為首的部分族人,打著“脫梁返謝”的旗號,進行了首次改姓修譜。他們重新立祥欽為始祖;並提升祥欽的輩分,改稱為世機公之婿;將文聰公第八子,白石樑氏開基祖昌傑公記為祥欽之子,稱其為謝梁氏二世祖。 由於梁宗乾等人的刻意篡改,使謝祥欽的身世變得撲所迷離,成為家譜中的一個懸案。那麼,祥欽究竟生於何時?來與何鄉?筆者對此進行了深入的研究考證,現將考證結果彙總如下。

謝氏族譜有關祥欽公的記載

湖南各地謝氏族譜、遷川白石後裔族譜以及白石謝氏一修和二修族譜,對於祥欽公身世的記載是不一致的,主要歸納為下列幾種記載。

(一)白石謝氏一修族譜的記載

乾隆二十九年白石謝氏一修族譜合族公刊:“歷年既久,莫詳世紀之編,舊書早忘,難考生卒之實,惟我祥欽公徙白石而啟入贅梁門,以發祥翁婿一門,事蹟可考”。

梁宗乾一修族譜自序雲:“我夢公自南宋間由江右太和徙湘上胡洲,事有確據,而歷傳道隆公、法通、法廣、法興等諸公又莫詳其世次昭穆,必至祥欽公之由胡洲而白石,以謝為梁,始有實錄,此皆吾族之不能無遺憾者也“。

梁宗乾一修族譜作序:”……先世元珍公、明卿公、友權伯倡修家乘,每以遠考無證而不果,然亦各訂墨譜於世,次莫考者則止,匯載其名於夢來公以下之遞傳是也,於事有實錄者則必悉詳其跡,如欽公以下之派衍是也,此三公者夫豈不能強合哉,亦不欲使子孫蒙謬冒之譏耳,……思孝不寐,恐子孫繁衍,家無成書,後愈失所考據,其圖修輯,推予以為主修,予乃謬膺茲任,夙夜祗懼,悉檢篋內元珍公、名卿公、友權伯遺書,及一切追薦墨譜,恭閱而安議焉。欽公以前世次如或可詳,三公其詳之矣,欽公以後之派衍,如或可略,三公其略之矣,三公不及詳,而我必以強合他人者為詳,則亂宗,三公未嘗略,而我必以苟就他人者為略,則忘祖。亂宗不義,忘祖不仁,不義不仁,吾何以堪。因祖歐公敘近之法,述二公缺疑之意,推欽公為鼻祖,由是而支分派別,序昭穆垂世,承承繼繼,靡不昭然,知所自焉。後之人或有謂予為忘遠者,餘固不能辭,然亦不必辭也。欽公之以謝為梁,欽公非忍忘梁,餘之以欽為鼻祖,予又寧忍忘夢公以上乎?盍亦無徵不信,不得仍其舊耳。覽斯譜者,其諒予心夫“?

梁祥欽身世之謎

祥欽公九世孫梁宗乾造假編修的謝梁譜

梁祥欽身世之謎

祥欽公九世孫梁宗乾造假編修的謝梁譜

(二)白石村謝氏二修族譜的記載

雲池公二修族譜自序:”遞傅累葉,派系難稽,洎至祥欽公由胡洲移居白石,贅梁承頂梁冊而遂更姓梁,始有實錄“

雲池公在白石謝氏二修族譜作序雲:”……文聰生子八,昌侶居十甲,昌信居邵邑,昌儀、昌禎居安邑,昌佐、昌佑、昌代居址未詳,昌祥居白石,正當元末明初,賦役煩重之時,而又父子兄弟離散,其有招贅事無疑,據此,則祥欽公當居隆字派,然旣以祥欽為始祖,而又以本宗舊譜生庚不足信,則將於何日致祭耶?今欲於昌隆二代姑闕其疑,而遂以立清為二世祖非不可以意斷,然苦無確據,安敢遊移兩可而自蹈遺漏之罪乎?至若正元公所撿遺片,以興成為祥欽父,則既無其母氏,以祥欽為隆遠婿,則梁姓老譜內又無其人,以大雷、大禮為祥欽子,則又無立清一派,乃或欲認桃林一支,謂祥欽卽文通。

又據新化三溪老譜謂文通生永樂十九年,又據所撿遺片謂祥欽或卽立清,更移下一班庶於時代相合,此皆遷就其説,尤為蔓引瓜牽者也。抑又考之會宗錄,宋靖康年間有一文通曾居永寗之雅岡,後開永新龍泉及白石各支,然此乃江西白石,非我湘邑白石也。總之,修譜之道,以前人舊譜為據,而尤以綱鑑為經嘗。考明紀賦役編冊始於洪武十四年,欽公時年二十有七,正統四年有沐國公甫劈雲南事,舊載隆昱應伍騰衝衛軍,昱公時年三十有四,均於綱鑑時代亦相符。是故,欽公以前之世系,三公未嘗詳,宗乾公遵之,餘亦遵之,所謂疑以傅疑也;欽公以後之世系,三公未嘗畧,宗乾公仍之,餘亦仍之,所謂信以傅信也。餘生也晚,由元明而來,四百有餘歲矣,所見異詞,所聞異詞,所傅聞又異詞,縱舊譜有舛謬,亦宗乾諸公任其咎,餘又安可以騎牆之見,而為杜撰之詞哉?爰為之考其異同,劾其眞偽,因不憚縷述,以昭茲來許,而孰得孰失,後之人必有能辯之者“。

梁祥欽身世之謎

白石謝氏續修族譜纂修雲池公撰寫的序文

梁祥欽身世之謎

白石謝氏續修族譜纂修雲池公撰寫的序文

(三)四川射洪《白石謝梁氏譜》記載

四川射洪《白石謝梁氏譜》序文:”……至五十四世祖,諱通添,生五子,長文通,字祥欽,入贅於梁,更名隆遠,頂其班行復姓謝梁。迄今六十四世祖宗榮公自湖廣,白石堡人氏,先生太高祖系榮公之季弟宗馨也。彼時,遷蜀居射洪縣四埡口,後遷三臺縣羅家堰之獨柏樹青龍嘴居住。其在湖廣者,自祥欽公至崇字派,凡十四代,悉於國朝嘉慶十一年(1806)改祠歸宗,仍專姓謝。故老譜謝氏宗祠條規,言之切切。凡置羅產業契約,送情掛帳,諸般字據務要更梁書謝。尚不遵族命,即為滅祖欺宗。又謂凡會科考試,務要更梁書謝。又謂祥欽公一脈後裔,各戶家神香火,務要頂謝更梁。如是言之至再、至三。而今居蜀者,究未改也。餘細詢先生,以不改梁姓之故。先生曰:嘗聞先輩雲,向自聞湖廣還宗後裔,我族香火曾更梁書謝也。不數日,而疾作病興,災害迭至,族人大恐。乃復謝梁並書,旋即無恙。此我族凡祥欽公之後,皆謝梁並書也“。

(四)湖南謝氏族譜的記載

1、扶洲謝氏譜。康熙四十三年,扶洲謝氏添蔭茂對公作《謝氏白石紀略》文曰:”……文通祖,字祥欽,通添祖長子,張祖妣出,生於正德九年,至嘉靖四年就婚於梁,梁昌傑是其岳父也,嗣後以謝之文字班更梁隆字行,生子六,立清、立緣、立全、餘三人早殤,與梁祖妣合葬本處馬嘴腦大墳山夘山酉向,蔭實悉之,蔭不能強之,茲不敏敢以祖宗一脈長作秦越聯達,是深有望於後之修譜者“。

另有扶洲謝氏古老族譜(年代不詳)雲:”通添生文通,字祥欽,永樂八年入贅梁門,長子立清、次子立緣、三子立全”。

2、扶洲謝氏桃林支譜。嘉慶七年,桃林譜雲:“文通即祥欽,生永樂八年,十二歲徙白石,入贅梁昌傑家,頂其門戶賦稅,更名隆遠”。

3、扶洲謝氏青山支譜。乾隆甲寅青山譜:“……文通,字祥欽,宏治十四年辛酉九月十三日辰時生,萬曆五年丁丑十二月初十日戌時故,徙居白石”。

4、新化三溪謝氏族譜。新化三溪族譜記載:”……通添長子文通、字祥欽,明永樂十九年生,十二歲入贅白石樑昌傑家,更名隆遠”。

另外,清代著名的燒車御史,扶洲謝氏族人謝振定(1753-1809),曾應邀給四川省射洪縣白石族入川始祖定梅公墓撰寫碑文,稱定梅公為族祖;謝振定之子謝興嶢(1779-1849)也曾應邀為四川省巴中市南江縣白石族入川始祖永曆公之子興傑公撰寫碑文,稱興傑公為族兄,理所當然的將白石謝氏視為同宗本家。

梁祥欽身世之謎

扶洲謝氏康熙譜對祥欽公身世的記載

梁祥欽身世之謎

扶洲謝氏乾隆譜對祥欽公身世的記載

(五)白石《謝氏家譜》記載

道光五年,白石謝氏珠濱公七世孫,謝興雅照老譜抄於湖南湘鄉白石的《謝氏家譜》中記載:

1、關於祥欽輩分。譜雲:“從惟興公曆數代至通添公生於明洪武五年,二十七歲生文通,字祥欽,永樂八年徙居白石入贅於梁,娶梁昌傑之女一貞為妻,共梁,昌傑是謝文通之嶽”。

2、對於後代改姓態度。譜雲:“禮曰,別子為祖,繼別為宗,我族發源南土至祥欽公遷居上湘白石,後之報本斷自,祥欽以前舊譜盡缺略x矣,祥欽公後不宜廢梁,斯不遺xx,梁因自有後也,祥欽公入贅於梁,贅也並繼也,以為繼則義,當專為梁後;以為贅則仁,仍專為謝後,此兩言決矣而舊……。

3、對於顛倒輩分的態度。譜雲:“太和縣千秋鄉攜手來湘,梁則布居白石,公則佈局胡洲,非本末明德者也,而以惟興公之子孫,庚二十二郎由畡町鋪亦遷胡洲,與公同姓,實是一家,公之於梁姓,則有舊好,不數傳亦徙白石烏竹山,與梁比鄰而居,……又且將祥欽公為一世,以昌傑為二世,隆遠為三世,豈知祥欽隆遠一人也,以一人而戕賊為二世,非正心修意之道也,以昌傑為二世,不知光x也,冒認他宗為我姓,非致知格物之辯也,嗟呼,中多x混,忌不痛哉…

4、關於祥欽世系。譜雲:白石實桃林九輩祖通添公元配張氏所生長子,諱文通,字祥欽,十二歲入贅於梁……。

(六)、梁氏洞上族立綱公房墨譜記載

據梁氏洞上族立綱公房墨譜記載:“立綱公與謝張氏私通生子,取名謝祥欽,因私情暴露,祥欽母子遭謝家拋棄,其時立綱公堂弟立清公無嗣,祥欽被立清公收為撫子,更名大雷”。

梁祥欽身世之謎

白石謝氏和扶洲謝氏合修的嘉慶譜

梁祥欽身世之謎

白石謝氏和扶洲謝氏合修的嘉慶譜

梁祥欽身世之謎

白石謝氏和扶洲謝氏合修的嘉慶譜

對謝氏族譜記載的分析研究

根據湖南各地謝氏族譜、白石其他支系族譜,以及梁氏族譜對白石族譜的記載進行分析研究,可得出以下初步結果:

(一)、源流論述 前後矛盾

白石謝氏族譜對於祥欽公身世的記載是矛盾和糾結的。一面故作疑問狀,說祥欽公之前世系”遠考無證,派系難稽”;另一面又自圓其說,杜撰“夢公從江右太和而來,歷道隆、法通、法廣、法興等諸公,至祥欽公始有實錄”。這是梁宗乾等人為“脫梁返謝”設計的障眼法。運用先自我否定,再自我肯定的伎倆,以混淆視聽,達到先模糊,再改變祥欽公身世和輩分的目的。

(二)身世記載 漏洞百出

按白石謝氏族譜記載,祥欽公是一個連自已父母是誰都不知道,其它家庭情況更是毫無所知的人,卻清晰地記得自已的出生年月日時,還準確地記得其祖上的來歷和姓名,這也只有杜撰其事的白石謝氏族人才會相信。只要有一點邏輯思維能力的人,就能洞悉其用意和目的。祥欽十二歲撫並贅於梁(按白石謝氏譜記載已21歲),一個已經年滿十二歲的少年,不可能不知道自己的父母是誰,也不可能不記得其家庭情況的資訊。這是白石謝氏族人選擇性失憶,為自己虛構家族世系,安排祥欽當始祖打伏筆、做鋪墊,自欺欺人罷了。

(三)掩耳盜鈴 故弄玄虛

“通添長子文通,字祥欽,十二歲徙白石,入贅梁昌傑家,更名隆遠,自祥欽公至崇字派,歷十四代“。這是白石謝氏族譜和扶洲謝氏族譜的記載。

另外,清代著名的燒車御史,扶洲謝氏謝振定(1753-1809),曾應邀給四川省射洪縣白石族入川始祖定梅公墓撰寫碑文,稱定梅公為族祖;謝振定之子、進士、宜賓知府謝興嶢(1779-1849)也曾應邀為四川省巴中市南江縣白石族入川始祖永曆公之子興傑公撰寫碑文,稱興傑公為族兄。自古以來,白石謝氏和扶洲謝氏都互相視為同宗本家。

可是,白石謝氏族人連自已的族譜與先祖都不承認,視而不見,置若罔聞,而始終沉浸在自己編造的謊言之中,其人其族,可悲可嘆。其掩耳盜鈴的真實目的就是想逃避事實,若承認了謝文通,字祥欽,撫並贅於梁,更名隆遠的事實,就無法再篡改歷史,顛倒祖孫,侮辱梁氏先祖,報曾受梁氏歧視和侮辱之仇,還會使白石族首倡“脫梁返謝”,虛構祥欽身世者的醜惡嘴臉暴露於光天化日之下,這是白石謝氏難以承受的。

三、對祥欽公真實身世的考證分析

根據湖南、湖北、四川、重慶等地多部謝氏族譜的記載,可以得知以下歷史事實:

扶洲謝氏通添公與原配張氏生一子文通、字祥欽,側室楊氏生四子,文迪、文遠、文遂、文逵。張氏長通添公十歲,長楊氏十八歲。張氏因年齡等原因遭通添公拋棄,殘生青燈古佛、黃卷為伴。其子祥欽受繼母楊氏凌辱,遂離家出走,流落到白石樑昌傑公家,撫並贅於梁,更名隆遠,子孫遵行梁氏字輩(宇順應世文,昌隆立大春,元珠安定友,宗廟永興崇)。

越數代至元字輩前後,隨著昌傑公家族人口增多,入贅隆遠公(祥欽)後裔與昌傑公嫡傳後裔產生矛盾。受盡欺凌和歧視。入贅的隆遠公(祥欽)後裔便懷恨在心,力圖報復。

隆遠房梁元珍親身經歷和見證了其家人受欺凌、侮辱和歧視的過程,仇恨根植其心,其手書家譜時不認梁氏先祖,只從隆遠公(祥欽)開始記載(古代每個家庭或家族都有逐代記錄家庭或家族成員生卒時間和葬所的傳統)。梁元珍的做法和對梁家的仇恨,經梁明卿傳至梁友權。

梁友權的野心和目的比梁元珍和梁明卿有過之而無不及。他不僅繼承了其先輩對梁家的仇恨,還想要族史留名,為白石謝氏開宗立派,他違背大多數族人的意願,試圖改姓修譜,顛倒爺孫,侮辱梁家先祖。因受到大多數族人的反對,而未能遂願。

這一對梁家的仇恨,在乾隆年間又傳至梁宗乾。為避公眾輿論的指責和族人的反對,使自己的背信棄義行為,顯得有理有據,冠冕堂皇。他繞了個大彎子,假借乾隆三年至九年曾在湖南做過道臺的謝濟世之名。謊稱謝濟世支援返謝,批示《各歸本宗》,以此矇騙公眾和其族人,達到羞辱梁氏和返宗之目的。他便杜撰了白石謝氏一修族譜,顛倒祖孫,推祥欽為始祖,改白石始祖梁昌傑公為祥欽之子,改隆遠公為祥欽之孫,梁氏隆昱、隆達二公為隆遠公胞弟,狠狠的羞辱了梁氏一番,報了其先人在梁家受欺凌和歧視之仇。

假的就是假的,只能矇騙人一時,不可能矇騙人永遠。在科技發達、資訊暢通,歷史資料查詢便捷的今天,真相已大白於天下。筆者在此呼籲至今仍對梁宗乾所編假話深信不疑的少數白石謝氏族人,千萬不要再錯下去了。

白石樑氏德高望重的族老、著名詩人樑上泉宗賢說的好:“人生不忘來時路,姓氏兼融宗族篇”。觀山、洞上樑氏與白石樑氏和謝氏,歷史上因入贅姻緣而成為同宗兄弟。雖然由於歷史原因,部分白石樑氏已經返謝。但今天無論是姓梁、姓謝、還是姓謝梁,大家都是世機公的子孫,原本是一家,追根為一脈,本來有愛無怨,更無仇恨,應按照面向未來,海納百川的胸懷和對子孫後代認真負責的態度,化干戈為玉帛,齊心協力,共同續寫宗族新篇。

梁祥欽身世之謎

世機公二十世孫樑上泉題字

梁祥欽身世之謎

世機公二十世孫樑上泉題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