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北京地名裡面的故事——大羊坊、垡頭、青年路

北京城的歷史源遠流長,北京城的各種地名也是很有樂趣的,有用數字命名的,有用門命名的,有用墳命名的,也有用營命名的,還有用裡命名的。不同的命名規則,體現了當時該地所處環境作用的不同,這些對於研究北京城的歷史都有著很大的歷史價值,本文主要說一下北京大羊坊、垡頭、青年路這幾個地名的歷史淵源。

大羊坊:

早在元朝的時候,大都的安貞門是通往關外的交通要道,時常有人從關外趕著羊群到安貞門外交易。到了清時期,張家口外販運羊只的人也到安定門外進行交易。其中有的人在安定門以北20多里的地方暫居下來,將一些活羊屠宰後出售鮮羊肉,還有的人將羊的下水加工後拿到安定門外的市場上出售。這種加工羊肉製品的小作坊被稱為“羊房”、“羊店”,後被諧音為“羊坊”、“羊坊店”。時間長了,這一帶的店鋪越來越多,便形成一個規模很大的活羊及羊肉製品的交易市場,被俗稱為“大羊坊店”,簡稱“大羊坊”。後來形成很大的村落,稱“羊坊村”,但民間多稱其為“大羊坊”。

垡頭:

1949年以前,垡頭分前垡頭與後垡頭兩個自然村落。翻耕出來的土塊稱垡頭,此地土質粘重,易出垡,從而作為村名。據云,明萬曆二十一年(1593年)已有前後垡頭之稱,元代稱德莊,遼代金中都時期在蕭太后河邊就有住戶。五十年代建北京焦化廠、玻璃廠等大型工廠,徵用土地,兩村合而為一,稱垡頭村。

青年路:

青年路位於朝陽區中部,北起東壩路,南至朝陽路。歷史上處於朝陽門外十餘里的地方,民國時在朝陽門通往通州的道路上,即十里堡與太平莊之間,有一條南北走向的大道,北至姚家園,大道旁有紅門村、佟家墳,附近多為農田及崗丘。

1959年10月朝陽區組織團員、青年參加修路的義務勞動。當時全靠鐵鍬挖土、小車推土,還有不少人是用筐抬土,勞動強度很大,不少人是利用休息日參加修路,雖然沒有任何報酬,但人們的勞動積極性仍是很高漲,築路速度很快,提前完成了修路任務。為表彰青年、團員的勞動成果,故將此路命名為“青年路”。

北京地名裡面的故事——大羊坊、垡頭、青年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