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馮延巳,開北宋一代風氣,才藝文章,連政敵都很佩服

馮延巳,五代十國著名詞人、宰相。他的詞多寫閒情逸致,文人的氣息很濃,對北宋初期的詞人有比較大的影響。宋初《釣磯立談》評其“學問淵博,文章穎發,辯說縱橫”,有詞集《陽春集》傳世。

王國維在其《人間詞話》中如是評道:“馮正中詞雖不失五代風格而堂廡特大,開北宋一代風氣。他的才藝文章,連政敵都很佩服。

馮延巳,開北宋一代風氣,才藝文章,連政敵都很佩服

《釣磯立談》記載孫晟曾經當面指責馮延巳:“君常輕我,我知之矣。文章不如君也,技藝不如君也,詼諧不如君也。”

陸游《南唐書·馮延巳傳》記載孫晟的話是:“鴻筆藻麗,十生不及君;詼諧歌酒,百生不及君。” 兩處記載,文字雖不一樣,但意思相同。看來馮延巳為人確實多才藝,善文章,詼諧幽默。

馮詞寫愁的最大特點,是憂愁的不確定性和朦朧性。他詞中的憂愁,具有一種超越時空和具體情事的特質,寫來迷茫朦朧,含而不露。他的歸

謠很好的說明了這一點。

馮延巳,開北宋一代風氣,才藝文章,連政敵都很佩服

何處笛?深夜夢迴情脈脈,竹風簷雨寒窗隔。

離人幾歲無訊息,今頭白,不眠特地重相憶。

——唐 馮延巳《歸國謠》

不知何處傳來的笛聲?將我午夜的美夢驚醒柔情脈脈;蕭蕭竹風和綿綿簷雨被隔在寒窗外面。那人離開後已多年沒有音訊,現在頭髮都白了,夜不能眠特地將往日美好回憶又重溫了一遍。

這首詞以午夜的笛聲為詩眼,將詩中女主人公從美夢中驚醒,風聲、雨聲勾起了她的離愁別緒,襯托了她的寂寞、孤獨和無奈。菱花鏡裡形容消瘦,青絲變成白髮,魂牽夢繞的那個人如今又在何方?往日的美好只能在回憶中回味。詞風柔美,人物刻畫飽滿,意境含蓄朦朧,令人回味無窮。

馮延巳,開北宋一代風氣,才藝文章,連政敵都很佩服

春豔豔,江上晚山三四點,柳絲如剪花如染。

香閨寂寂門半掩,愁眉斂,淚珠滴破胭脂臉。

——唐 馮延巳《歸國謠》

春光明媚,悠悠春江,點點春山,纖細嫋娜的柳絲象是被二月春風剪過一樣蔥翠碧綠,嬌豔的花朵萬紫千紅象被染過一樣相映成趣。香閨中寂寂無聲,門半虛掩著,愁眉不展,淚珠止不住打溼了她那為“悅己者”而著意修飾過的嬌豔的臉龐。

這首詞以明媚的春色反襯女子的淒涼孤獨,是以麗景寫哀情。其效果正如王夫之所說:“以樂喜寫哀,一倍增其哀樂。”語麗思深,韻逸調新,這正是馮延巳的一貫風格。

馮延巳,開北宋一代風氣,才藝文章,連政敵都很佩服

江水碧,江上何人吹玉笛,扁舟遠送瀟湘客。

蘆花千里霜月白,傷行色,來朝便是關山隔。

——唐 馮延巳《歸國謠》

江水依舊是一派“傷心綠”,更兼金氣蕭瑟,薄寒初透,寒江的碧波上又傳來陣陣清怨的笛聲,一葉扁舟載送著友人,遠向瀟湘駛去。蘆花濛濛,月色如霜,千里江天,一片雪白;這慘淡的景色,黯然傷神;今夜之後,友人之間便將阻隔著重重關山,不知何日才能相見。

這首詞寥寥數語,熔鑄前作,如鹽著水,創造出內涵特深的意境。它一字一句都緊扣江頭送別,而神思卻度越時空,迴旋於即目與古往、現實與神話之間,從而構成了近而能遠、迷離恦恍的優美意境。王國維以“深美閎約”四字稱許馮詞,是很有見地的。

馮延巳,開北宋一代風氣,才藝文章,連政敵都很佩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