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小切口看京津冀|天津武清 高鐵拉來的“京津之心”|行走三極 成渝問道

四川線上記者 蔣君芳 王國平 任鴻 攝影 吳楓

過去,奔騰不息的京杭大運河,將北京通州、天津武清、河北廊坊串聯起來,商貿往來在這裡頻繁發生。現今,飛速發展的高鐵系統將三地聯絡得更為緊密,協同發展在這裡生根發芽。這三個在地圖上相互接壤的區域,被稱為“通武廊”,也被稱作為“小京津冀”。

8月14日一早,記者從北京南站出發,乘坐高鐵前往84公里外的武清。21分鐘後,手中的咖啡尚未喝完,目的地已經抵達。在感嘆交通區位優勢如此便利的同時,也對“北京企業選擇這裡”有了初步理解。

小切口看京津冀|天津武清 高鐵拉來的“京津之心”|行走三極 成渝問道

獨特的區位優勢

在天津市武清區政府,記者見到了武清區發改委副主任王國強,他也是武清區京津冀協同發展領導小組辦公室的副主任。據他介紹,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實施以來,武清區緊緊抓住承接非首都功能疏解“牛鼻子”,聚焦智慧科技、生物醫藥、新能源、新材料和節能環保(4+1)主導產業,狠抓叢集化、精準化、專業化、目錄式招商,“全區累計在京設立招商機構120餘個、招商人員近400人。”

撒出去的龐大招商隊伍,帶回來的是一張漂亮的成績單:去年,武清區共引進北京專案687個,總投資246億元,其中億元以上重點行業龍頭專案22個。

為融入北京、服務北京,武清提出規劃建設京津產業新城。“在審議透過的《京津冀協同發展規劃綱要》中,武清京津產業新城被正式確認為重點建設‘4+N’功能承接平臺之一,也是天津市‘1+16’重點平臺之一。”王國強介紹。

京津產業新城地處京津中心,武清區為此籌劃了多年,未來將是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的重要核心區和橋頭堡。

在王國強看來,武清在京津冀協同發展中的定位和底氣,首先源於獨特的區位優勢。

“高鐵拉來的城市”

2008年8月1日,北京奧運會開幕之前,京津城際高鐵開通,這是中國第一條運營時速350公里的城際鐵路,開啟了中國的高鐵時代。京津城際鐵路,入津第一站就是武清。

在京津城際高鐵開通之初,武清一度像位於北京東部的河北北三縣一樣,還沒有充分享受到產業轉移的“紅利”。

當時曾有媒體報道,很多人租住在武清,工作在北京,每天趕早晚高鐵上下班,他們被稱為“通勤移民”。在某問答網站上“北京上班武清買房是一種怎麼樣的體驗?”常年都有新的回答在加入。

隨著2014年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的提出,大批企業的出京第一站就來到武清。

做基因檢測服務的北京諾禾致源就是於2014在武清區設立了全資子公司天津諾禾致源生物資訊科技有限公司。

該公司副總經理蔡晶表示,剛開始大部分員工都不會願意從北京到武清,但後來因為北京到武清便捷的城際交通,6年內公司員工從20人發展到了1000餘人,辦公用地也從一棟擴充套件到了三棟。

“基因測序實驗室對空間的需求很高,而空間成本在北京越來越高,”蔡晶說,如今有很多北京過來的同事都跟她一樣在天津買房,還有的同事“逆向通勤”,每天乘坐城際鐵路在武清上下班,通勤時間甚至比在北京城區上班時間還要短。

隨著一個個高階專案在這裡落地發展,武清正在成為北京企業的再創業之地。從某種意義上說,位於京津中間的武清是“高鐵拉來的城市”。

小切口看京津冀|天津武清 高鐵拉來的“京津之心”|行走三極 成渝問道

解決企業的人才瓶頸

有了交通優勢,天津也在聚人氣。

近幾年來,“搶人大戰”頻繁發生。成都、西安、武漢、鄭州、南京等城市,透過空前的人才政策改革力度,大力招攬人才。在走訪幾家落戶武清的北京企業時,我們瞭解到,天津亦是這場“搶人大戰”的主角之一。

當時很多剛到天津的公司面臨人才流失問題。不少人從北京總部來到武清子公司後,覺得有失落感,選擇了離職。

北京一家從事資訊保安保密的科技企業,2018年在天津武清成立全資子公司。

“從北京初到武清時,在引進研發人才方面是有一定困難的。”該人力資源經理劉豔說,天津公司落戶的當年天津市推出了“海河英才”計劃,幫助公司走出了困境,“45歲以下的本科生就可以落戶天津,還能獲得相應的人才補貼。”

劉豔說,現在公司在各大高校招聘的優秀應屆畢業生,都享受到了天津以及武清區的人才引進政策。

也是看中了“落戶”這一點,該公司的總工程師也選擇了從北京總部調動到武清子公司,並落戶天津,“雖然我在北京工作了很多年,但是戶口一直沒有落到北京。”

因為技術人員的不斷聚集,如今該公司的研發工作幾乎全部轉移到天津的子公司。

王國強介紹,落實“海河英才”行動計劃,2019年至今,武清區已經發放準遷證2。6萬人,形成了各類人才集聚的良好態勢,為許多企業解決了人才的後顧之憂。

小切口看京津冀|天津武清 高鐵拉來的“京津之心”|行走三極 成渝問道

打造軌道上的“通武廊”

在超過20萬平方公里面積的京津冀範圍內,通州、武清、廊坊形成的“小京津冀”備受關注,肩負著先行先試的責任。

王國強介紹,2017年初,三地簽署了《通武廊戰略合作發展框架協議》,簽訂的對口合作協議累計88項,“我們建立了‘通武廊’高層協商機制和三地常務副區(市)長聯席會議制度,就年度工作安排等事項多次互相徵求意見。”

而當下,三地之間推動的頭等大事,是正在推進中的通武廊市域(郊)鐵路。“響應打造軌道上的‘京津冀’要求,我們主導提出並正在推動軌道上的‘通武廊’建設。”王國強介紹,儘管目前北京到天津已有高鐵相通,但早已經滿負荷運作,急需新的線路分擔客流。

根據已經公佈的方案,通武廊市域(郊)鐵路向北依次經過河北廊坊,北京大興、採育、亦莊,最後到達通州,與北京地鐵相接;向南透過天津北辰科技園與天津地鐵5號線相連。通武廊市域(郊)鐵路計劃實行“軌道建制,公交出行”方式,時速可達160公里。

採訪最後,王國強與記者做了一個約定,“下次再從北京到武清,也許就能坐上通武廊市域(郊)鐵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