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藝評丨《獨行月球》:在“訊息”中感受歡樂與溫暖

文丨劉庫 宋進進

從影片開場時的“一個好訊息,一個壞訊息。好訊息是,我還活著。壞訊息是,地球毀滅了,我還活著”到結尾時的“一個好訊息,一個壞訊息。好訊息是,再也不會有壞訊息了。壞訊息是,再也不會有好訊息了”,主人公獨孤月關於訊息的辯證性且帶有喜劇色彩的自我闡釋貫穿影片前後,成為把握整部作品敘事策略與精神內涵的重要切入點。作為一部工業量級的科幻片,故事背景又涉及星際探索、世界末日等硬科幻設定,主創面臨著故事講述和情感表達上的邏輯壓力,同時,還必須要強調其喜劇元素。在層層要素的限定之下,主創團隊找到了一個媒介元素——訊息或者說資訊,使其成為影片的核心要素,透過訊息的錯位、賦能與延展,影片實現了在敘事方法、精神核心與喜劇形式上全面且優良的表現。

藝評丨《獨行月球》:在“訊息”中感受歡樂與溫暖

一、訊息的錯位:故事的合理性與推動力

《獨行月球》從某種意義上,也可稱之為一部高概念電影,本片在開場就設定了一個罕見而有趣的人物困境,主人公被“落”在了月球上。而獨孤月之所以能被落下,就是因為錯過了客觀的撤退訊息,而沉浸在對女主角馬藍星傳情達意的主觀訊息中。而後,這種訊息傳達上的不順暢甚至錯位屢屢發生,直接構成了影片最原初的敘事基礎。獨孤月看到隕石撞擊地球,以為自己是僅存的人類;地月指揮部的人只能看到獨孤月在月球基地上的畫面,但無法向他傳遞訊息;獨孤月的日常被全球直播,但他自己對此一無所知。最突出的在於直播時配音演員對直播畫面進行不正確甚至矛盾性的解說,這是訊息錯位的典型註解。透過對訊息的錯位呈現,影片架設了一條若隱若現的敘事橋樑,即觀眾站在全知視角,對事情的前因後果瞭如指掌,而片中人物則是錯誤百出、一團亂麻,這帶給觀眾極強的觀影快感,自然也是影片在喜劇效果營造上的重要手法。與此同時,影片所有的重要情節與劇情的轉折點,基本都與訊息有關。獨孤月已然放棄希望,準備結束生命,但因為袋鼠的尾巴掃到了電線,發出了接觸不良的噪聲,獨孤月誤以為是地球傳來的訊息,由此又振奮精神,要踏上回家之路。而這個誤會就被埋藏下去,當觀眾欣喜於獨孤月曆經艱難終於有機會離開月球時,這顆誤會的“炸彈”才被引爆,獨孤月知道了所謂的訊息都是一場泡影,當然,後續在地球眾人的努力下,透過各種燈光的匯聚傳遞訊息,讓獨孤月重拾了信心。此處燈光傳遞的訊息本身——“你不是一個人”在作為接收者的獨孤月這裡仍然產生了錯位解讀即“怎麼還罵人呢?”雖然這也是創作團隊屢試不爽的喜劇臺詞設定手法而已。值得注意的是,在獨孤月發現地球資訊只是噪聲之前,畫面上是一個急速飛轉的隕石碎塊。但之後這個隕石碎塊的訊息又“失蹤”,直到影片結尾才登場,給予男女主角一個重大的選擇困境。透過這種敘事節奏的變換,觀眾其實也體會到了一種訊息錯位的感覺,在觀眾樂不可支的時候,危機已經悄然到來。

藝評丨《獨行月球》:在“訊息”中感受歡樂與溫暖

整部影片都在圍繞著訊息做文章。影片如此強調訊息,還是基於其型別化的需要。科幻片,尤其是星際探索類的硬科幻,往往需要讓渡敘事空間,但本片兼有喜劇片的型別定位,因此影片透過持續加入新鮮的、有趣的、錯亂的、誤解的訊息,來推動故事進展,達成科幻元素與喜劇元素在型別上的融合。

二、訊息的賦能:集體主義的精神內涵

本片雖然名為《獨行月球》,但要強調的卻是非“獨行”的精神,即影片的情感高潮處,馬藍星懇請眾人為獨孤月點亮一盞燈,讓他知道,“你不是一個人”。此處集中體現了訊息對精神的重要意義。當然,訊息的重要意義是貫穿全片的,馬藍星想依靠全球直播獨孤月的日常來振奮眾人的精神,而當獨孤月陷入精神危機時,又是最原始的訊息傳遞方式拯救了他。影片以藝術化的方式詮釋了富於集體主義精神的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其精神核心之一即全人類在基本情感與精神上是相通的,在全球一體化與面向未來的視角下的命運是休慼與共的。訊息本身是不具備什麼物質效益的,但它對人的意義卻高過所有,超越星際。人作為社會性動物,生產生活是需要集體協作與守望相助的,面對災難是需要眾志成城的,訊息引起和強化了影片的這一主題——對集體主義精神與情感的讚揚。正是因為有了這層精神與情感的鋪墊和表達,獨孤月的犧牲才更有悲壯與崇高之意味。而開場就強調的“中間人”身份在結尾處有了強烈的情感迴應與震撼,“不顯眼,不露鋒芒,平平淡淡”,世上有許多如獨孤月這樣的“中間人”,當他們真的面臨命運抉擇時,鼓舞他們走下去,甚至犧牲一切的精神動力,仍是集體主義的精神理念。這是一場在集體關注下維護集體利益的獨行,這也是一場努力奔赴集體的獨行。

藝評丨《獨行月球》:在“訊息”中感受歡樂與溫暖

另外,作為獨孤月的愛慕物件,馬藍星看到了獨孤月為了地球倖存人類這一集體而勇於獻身的一面,或者說,是他的行為感召了眾人,為集體的未來發展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影片中極少展現男女主人公的相處場面,而馬藍星能夠對獨孤月有好感,是受到他精神的吸引,是他那份不拋棄、不放棄,身兼多能,頭腦靈活,永不言敗的精神。由此,影片化解了男女主角因為缺乏交流而難以推進感情線的問題。片尾的彩蛋很明確地展現了這一點,馬藍星再度登上月球,看到獨孤月的幻影,而獨孤月犧牲自己擊碎的隕石,其碎片在地球外形成了光環,抽象意義上的精神共鳴與情感共生指向了具象層面上的陪伴與守護。

三、訊息的延展:舞臺積澱與銀幕呈現

開心麻花團隊在喜劇片創作上已然積累了多年經驗且不乏成功作品,這也得益於其多年的舞臺劇實踐。除了上述提到的依靠資訊錯位而製造的喜劇橋段之外,影片還運用了喜劇小品式的懸念設定,即提供密集的、碎片化的喜劇橋段或伏筆。這就像一則一則的短訊息般,彼此並無太多關聯,僅依靠瞬時的表演狀態、場景設定與臺詞內容來引人發笑,這種喜劇模式表現出開心麻花在多年舞臺劇的磨礪下對喜劇包袱的精心打磨與熟練運用。一些非常獨立、零散的橋段也可以產生相應的喜劇效果,這是非常不易的,也是開心麻花依靠舞臺劇實踐與觀眾長期互動磨合的結果。

藝評丨《獨行月球》:在“訊息”中感受歡樂與溫暖

同時,本片還大量使用一些笑點與伏筆來調整影片節奏,增強喜劇效果。這些笑點與伏筆即訊息的外延,觀眾需要脫離本片的故事語境,才能更好地理解其深層內涵與意義。比如片中設定了一個富有自反意味的人物,即黃子韜飾演的過氣明星,在世界末日的境遇下,他備受冷落,開始思考明星的意義,這與現實情況形成了某種互動。本片也以調侃解構的方式提到了數部電影,配音演員在看到獨孤月在月球流浪時說:“看到這,我不禁想到了已失蹤影帝吳京主演的電影,《殺破狼2》。”(此處是致敬吳京主演的《流浪地球》)在看到獨孤月追逐太陽前進時,配音演員說:“希望太陽不要下落,因為下落特煩惱。”(此處戲仿了開心麻花的《夏洛特煩惱》)總之,本片基於主創團隊多年的舞臺劇實踐經驗,藉由豐富的形式表達、巧妙的臺詞資訊、成熟的場景設定等達成了笑料頻出、“笑果”密集的良好效果,為觀眾帶來了非常愉悅的觀影體驗。

藝評丨《獨行月球》:在“訊息”中感受歡樂與溫暖

四、小結

當然,本片也存在一些問題,最明顯的就是訊息的失真。這種失真源於科幻片與喜劇片在型別融合時所產生的矛盾與錯位。顯然,影片中的特效是花了心思的,月球基地及相關場景包括宇宙空間,都力圖呈現一種真實感。當然,本片3億元的投資成本也確實營造出了太空探索的沉浸感,但與此同時,獨孤月在月球上讓袋鼠拉車,在宇宙空間裡踹開返回艙的門,以及獨孤月臉上時有時無的傷口,這都是高度小品化的設計,作為喜劇片無可厚非。但是本片又讓這些情節發生在一個富有現實質感的宇宙空間裡,這便帶來了些許不和諧與跳脫感。

《獨行月球》作為一部被業內看好的“救市片”(本片之於暑期檔,彷彿片中獨孤月之於觀看直播的地球人),的確有成為爆款的基礎,不過到底能否真的為電影市場帶來強心效應,還是要看“訊息”本身的魅力,要看觀眾是否真的要為科幻喜劇片買賬。不論如何,《獨行月球》在讓觀眾輕鬆娛樂、開懷大笑的同時,也讓觀眾仰望星空、矚目未來,再次感受到希望的力量與集體的溫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