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追求“操控性”?這就告訴你要怎麼選!

年輕人買車都追求“操控性”強,效能要爆炸,動力要強勁,然而往往怎樣的一臺車子才是操控性好的都沒辦法辨別,那麼這裡就簡單列舉一些因素各位看看,或許也能選出自己理想中的“操控神車”!

追求“操控性”?這就告訴你要怎麼選!

剛陪朋友去試駕完捷豹的F-PACE,經歷過一陣地板油後朋友就興奮得不行,說車子操控性很棒外觀很運動。當然現場就不拆臺了,只是本人發現原來不少年輕朋友在選車時張嘴閉嘴說要“運動型”“操控好”,但事實上對“操控”一詞的理解仍舊是沒有概念的。

儘管SUV一定程度上也能用“操控不錯”來形容,但深究下去,“操控性”還是大有學問,並且尤其綜合整車效能的一個詞語。那究竟什麼是一臺車子的操控性呢?這期咱們就簡單聊聊:

追求“操控性”?這就告訴你要怎麼選!

操控性,字面理解其實就是一臺車子“易於控制”的程度,包含轉向是否吻合駕駛員意圖、加速是否符合踏板深度,在處理加減速、過彎的同時車身動作能夠多大程度配合等等因素。不說那些超跑或職業賽車,就從咱們日常的家用車而言,你就能實際感受到操控性的存在。

那麼決定操控性的因素一般都有哪些呢?

轉向

這個也是大多數人對“操縱性”最入門的認知。確實轉向機、助力系統的調教會直接影響到轉向的精準性。但相比老一些的車型,現在的城市用車無論多運動,因為考慮到路面不平的“方向盤打手”問題和直線行車“不斷修正累死人”的問題,基本上已經調教得相對柔和——這也就是賽車手哪怕在直道上也不敢單手休閒開車的原因,除非誠心找死。

此外後驅的操控性未必是更好的,只是天然存在優勢,畢竟前驅車邊負責驅動還負責轉向,負荷不來就會出現“轉向不足”的情形,而現在在很多轉向輔助系統的幫助下前驅車在操控上已經有了很大提升,比方說最近名爵6的XDS彎道控制系統就透過對一側車輪的制動來修正轉向問題。

追求“操控性”?這就告訴你要怎麼選!

而像十代思域上搭載的可變轉向比也是提升操控性的常見技術,透過根據車速的不同來匹配不同的轉向齒比——要知道,所謂操控性真的不是在很快、很極限的情況下體現的,哪怕是日常駕駛中,只要是“易於操控、人車一體”的都可以說是操控性好的表現。

懸掛

說到懸掛問題也會有人理解為硬的懸掛操控性才好,這個在一定程度上也能成立,畢竟更硬的懸掛,路感更直接,支撐更足,側傾重力偏移越小,這也是為什麼很多土豪開完蘭博基尼後全身散架發誓不再買這破車的原因。

而從懸掛引申出來的側傾問題,也是對症“過彎信心”的良方,所以馬自達昂克賽拉努力研究GVC彎道向量控制系統,不少改裝愛好者加裝橫向穩定杆、大直徑防傾杆的緣故,懸掛作為“鞋子”和“身體”的連線部件,於操控性的體現來說就是人與車子,車與路面的直接溝通。

那往最硬的方向去選擇懸掛呢?那基本等於把所有的負荷都施加在輪胎上,讓輪胎更容易達到其承受的極限值,這個時候其實車子反而是更容易失控的,各位可以簡單理解為一根棍子韌性和剛性的區別,誰更容易折斷?

追求“操控性”?這就告訴你要怎麼選!

重量

說到這,蘭博基尼第六元素瞭解一下?全碳纖維車身為的是什麼,就是減少G值加強操控性。車子每一次轉向都會有離心力向外牽引,這時候車子本身的重量就會成為這個離心力的關鍵因素。其實這或許也是馬自達再六,操控性也比不上捷豹、寶馬的緣故,人家身上輕量化的鋁合金甚至碳纖維材料,成本就放在那裡。

此外車身前後的重量比也是關鍵因素,畢竟這是平衡一臺車子轉向時前後輪負荷比重的關鍵因素,所以像英菲尼迪Q50、寶馬3系、馬自達MX-5、阿爾法羅密歐都儘量追求前後車身比重能達到50:50的緣故,同時也是部分超跑如法拉利458、賓士sls等採取中置後驅的原因。

高度

剛說完重量和離心力,這個高度也就好理解了,同樣還是離心力導致的G值大小的問題,所以很多改裝車“百改降為先”真的不是純粹好看,更貼地、更好的支撐這些都和操控性息息相關。這裡回到最開頭朋友試駕F-PACE的問題,儘管已經是偏平化的運動型SUV,但這個高度,依舊是too high。

軸距

更長的軸距其實對後輪的循跡性還有最小轉彎半徑是有著重要影響的,記得曾經有影片測試過短軸版和長軸版的同一車型進行蛇形繞樁,結果在時速上和最終的時間上都是短軸版車型要略勝一籌。如果是JDM粉,你會發現斯巴魯STI、三菱EVO、本田Type-R這些都個子很小;而至於那些超長的野馬、科邁羅什麼的,反正不會有人提及它們的操控性。

當然略微的加長,對基本不會達到極限的日常行駛而言,影響微乎其微,況且longer本身就是國人的心頭好,拿“極限操控”說事,你就一定說不過你丈母孃。但以後去購車的時候,千萬輕易問一款效能車為啥沒有加長版,這樣會很丟臉的。

追求“操控性”?這就告訴你要怎麼選!

剎車

既然操控包括加速、轉彎,那就肯定還包括剎停。而事實上在日常駕駛裡,差不多質量、差不多天氣的評測中,同級別車型的剎車距離其實都相差不大,這裡就不詳細展開說了。但作為衡量操控性的一個重要指標,要知道當時藤原拓海他們就因為ABS剎車系統都做過大量研究的。

動力總成

最後提及的這個動力總成自然包括髮動機和變速箱。前文強調過“操控性”就是“車子儘可能貼合駕駛意圖”,所以這裡針對的不是那輕踩一腳就推背爆發的車子,相反,線性才是最重要的指標——你需要多少,它就給你多少,這個才是操控性的真實,如果一腳下去對其加速程度都琢磨不定,這就是一種“不好操控”。

這大概也是自然吸氣為什麼在小排量渦輪盛行的時代裡,依舊有著大量忠誠粉絲的緣故,除了更機械更原始的聲浪,自吸引擎始終保持理性的脾氣,與操控者進行著最直接的溝通。

總結:最後一句話帶過在日常行駛中的那些“操控好”的特徵吧:轉向精準,懸掛適度偏硬,輕量化材料,前後重量比接近50:50,車身矮而軸距適中,剎車靈敏,動力線性。當然需要綜合的因素還有更多,以上這些點只是讓各位年輕朋友在日常家用車的選擇上,可以再多加幾分樂趣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