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我們分析了68069字歌詞,告訴你周杰倫變沒變丨圖數館

我們分析了68069字歌詞,告訴你周杰倫變沒變丨圖數館

新專輯《最偉大的作品》封面。

周杰倫的所有歌詞裡,出現頻率最高的詞是什麼?

周杰倫以“分手”為主題的歌在他唱片裡的比例,22年來有什麼變化?

以及,周杰倫自己寫詞,最愛寫什麼?

在周杰倫暌違六年的新專輯《最偉大的作品》發行之際,我們以技術流的方式做個覆盤和分析,

以15張專輯+兩張EP,一共167首歌、68069字的歌詞為基礎

,來回顧周杰倫出道近22年來的主題表達與創作脈絡。

我們分析了68069字歌詞,告訴你周杰倫變沒變丨圖數館

我們分析了68069字歌詞,告訴你周杰倫變沒變丨圖數館

本次歌詞統計包括15張專輯和兩張EP。

先來說說本文的統計標準:電影原聲帶、廣告曲、為他人創作的作品,筆者都

以“是否收錄進周杰倫正式發行的唱片”作為判斷依據。

《半獸人》《浪漫手機》《我的地盤》這些廣告曲,《一路向北》、《哪裡都是你》這類電影原聲帶,都收錄進了專輯,因此都納入統計範圍,但和科比合作的《天地一斗》沒有收錄進唱片,就並未統計。《尋找周杰倫》原聲帶裡的兩首歌:《軌跡》和《斷了的弦》因與周杰倫同年發行的專輯《葉惠美》和次年的《七里香》風格一致,便納入計數。

同樣,為他人創作的歌除了像《世界末日》這樣收錄進《范特西Plus》EP之中的,否則都不納入統計,雖然這麼做會漏掉一些滄海遺珠,譬如筆者直到今時今日都覺得被低估了的作品——周杰倫詞曲全包、五月天操刀編曲、梁靜茹的《失憶》,實屬可惜。但為了釐清周杰倫本人正式發行唱片的表達脈絡,也不得不作此取捨。

好,我們開始回顧周杰倫這22年的創作之路。

周杰倫創作題材趨勢

首先是一個和刻板印象相去甚遠的資料:周杰倫唱片裡的作品題材。經過統計,我們發現,原來15張專輯,題材分佈都出奇一致。

我們分析了68069字歌詞,告訴你周杰倫變沒變丨圖數館

周杰倫創作題材趨勢圖。 新京報製圖 許驍

除了第三張專輯《八度空間》之外,周杰倫在專輯中以愛情為主題的作品,在15張專輯裡都佔到了一半或稍多,這其中,以分手為主題的作品又佔到了情歌的一半,加上每張專輯穩定1-2首的中國風,以及從第一張專輯裡的《印第安老斑鳩》到最新專輯的主打曲《最偉大的作品》這類很難被歸類的、周杰倫玩兒出花來的作品,共同構成了他的唱片曲目分佈。

而與這種不變形成對比的,是對於音樂風格多樣化的嘗試:第一張專輯裡的《印第安老斑鳩》裡的Acid Jazz、《娘子》裡複雜的旋律拍子以及用吉他模仿中國古樂器,《星晴》看上去總是一首相對簡單的愛情小品了吧?但裡面的大量和聲都是周杰倫本人所寫,到了《鬥牛》,他又玩了一把美式HIP-HOP。

我們分析了68069字歌詞,告訴你周杰倫變沒變丨圖數館

周杰倫首張專輯《JAY》高頻詞雲圖。 製圖:罐頭辰

或許說到這裡,可能會有人會覺得他出道即巔峰,後期慢慢在走下坡路——這種看法也很常見了,畢竟大概他樂壇生涯的大部分,都“享有”所謂“江郎才盡”的唱衰。但實際上,中期與近期的周杰倫在音樂風格的嘗試上表現同樣出色:《流浪詩人》帶著兄弟楊瑞代玩了一把Blues,直到上張專輯,光是《土耳其冰淇淋》一首就從電子轉到爵士再轉到Funk,最後又來了段古典和拉丁,周杰倫在這首由他自己寫詞的歌裡唱道:我乾脆自己下車,來指揮樂壇的交通。

這張專輯裡他的發揮依然穩定,先行曲《最偉大的作品》就展現出堪稱強悍的古典音樂素養。所以題材的穩定與曲風的多變,讓樂迷們22年來每次都能在新作品中看到“周氏金曲”,又能看到他玩出新的花樣,這也讓周杰倫的唱片,不論相對於他自身而言的水平高低,始終是同時代華語樂壇質量前列的文化產品。

如果以上都不能說服你,你還是覺得周杰倫不如以往,接下來就是對歌詞詞頻的解讀。

周杰倫的歌,愛用什麼詞?

沒有。

這不是一個否定句,而是“沒有”這個詞,的確在周杰倫的作品之中,是出現次數最多的一個詞,共計138次。

我們分析了68069字歌詞,告訴你周杰倫變沒變丨圖數館

新京報製圖 許驍

當然,這些詞包含了方文山、黃俊郎等一眾詞人的創作,那麼周杰倫本人寫的歌詞,最喜歡用的是什麼?

答案依然是:

沒有。

我們分析了68069字歌詞,告訴你周杰倫變沒變丨圖數館

周杰倫自己作詞作品的高頻詞統計。 新京報製圖 許驍

所以這個否定意義的詞,是如何用在歌裡的呢?

是《爸,我回來了》裡的“媽跟我都沒有錯 虧我叫你一聲爸”,是《安靜》裡的“你沒有捨不得”和“我沒有這種天分”,還有《分裂》的“沒有了證明沒有了空虛”,《彩虹》裡的“沒有地球,太陽還是會繞,沒有理由,我也能自己走”,《Mine Mine》的“沒有了你的生活,我開始寫小說”,還有這次新專輯裡《錯過的煙火》的“這條路沒有盡頭 我也還是繼續走”。

以上幾首周杰倫早期、中期和近期的歌,很明顯的一點是,每個時期“沒有”這個詞,在他的情歌(包括分手主題)裡,所表達的往往是沒有了對方的悲傷,以及對自己的否定,但在不是情歌的作品裡,更多是用“沒有”這個詞,來強調不甘、憤怒或是無所謂的態度。

周杰倫出道的前幾年,大概是華語樂壇最輝煌的時期。為什麼是這個穿著黑背心,戴著鴨舌帽,害羞和狂傲兼具的男孩,最終成了代表千禧世代的人?才華、樂感、創造力這些當然都是正確答案,不過以作品主題和情緒上來說,光是從“沒有”這個最多次出現的詞,及排名靠前的詞幾乎都是對個人情感、思想或是愛情的抒發,想必各位就能看出,他唱出的是一代人甚或幾代人的共同情緒:更注重自我情緒和感受。

我們分析了68069字歌詞,告訴你周杰倫變沒變丨圖數館

以專輯《七里香》詞雲圖為例,其中有“外婆”“思念”等個人化用詞。 製圖:罐頭辰

上一代人,其實很避諱把自己的感受說得很清晰,《水中花》也好,《聽海》也好,或者是《忘情水》和《一千個傷心的理由》也好,其實都是把自己的悲傷情緒做了一個相對模糊化的處理。非情歌的部分,比如李宗盛的《凡人歌》,Beyond的《海闊天空》和周杰倫的《雙截棍》相比,最大的區別,想必各位讀者一眼就能看出來,過去的歌手追求的是意義感和文學性。

可是淡江中學剛剛畢業不久,喜歡機車,喜歡功夫,喜歡把帽簷往下拉的那個男孩彼時才不管這些,他就是想用音樂表達自己所愛所憎、所思所想,可就是這種看起來很私人的表達,卻達成了更加一呼百應的效果。

周杰倫出道前曾給劉德華寫過一首《眼淚知道》,據傳劉德華看後拒絕的理由是“眼淚知道什麼?”而給張惠妹的《忍者》和《雙截棍》也均是以相似理由被退歌。這其中固然有周杰倫那時籍籍無名的因素,但我們的確也很難想象張惠妹唱《忍者》會是怎樣一番情景。在周杰倫代表的千禧世代橫空出世前,並沒有人意識到:大人,時代變了。

本世紀初的年輕人,已經不再喜歡上一代人試圖代表千萬張面孔的表達方式,所以其他歌手在當時,即便銷量上能接近甚或短暫地超過周杰倫,但無人撼動他代表了年輕人精神圖騰的地位。而在後來,周杰倫也逐漸成為Y2K世代的文化代表。

周杰倫不同階段愛用的詞有哪些不同?

我們分析了68069字歌詞,告訴你周杰倫變沒變丨圖數館

周杰倫歌詞愛用詞性分析。 新京報製圖 許驍

對比發現,周杰倫不同時期的歌詞高頻詞彙,其實區別沒有想象中這麼大。依然是直接、自我感受為主的簡單詞彙。

所以為什麼還是有這麼多人覺得周杰倫變了?諸多分析少有寫到點子上,最本質的原因其實有三個:團隊變了、嗓子變了、生活變了。

先來說團隊,儘管方文山和黃俊郎依然是周杰倫歌詞創作的主力軍,他也依舊維持了唱片內所有作曲都由他本人包辦的記錄,但專輯的編曲團隊在傑威爾音樂成立後,就從林邁可、洪敬堯和鍾興民這些老朋友變成了後來的黃雨勳,周杰倫的專輯封面也不再由聶永真團隊設計。

而早先周杰倫MV裡那些奇思妙想的鏡頭和概念,很多也由阿爾發唱片的部門完成,儘管後來周杰倫、方文山和楊峻榮創立傑威爾時,帶走了阿爾發營銷部的巨炮等人(比較熟悉他作品的歌迷,對經常在他歌裡出現的巨炮一定不陌生),但阿爾發的企劃部卻散了。隨著周杰倫對整張專輯的把控力度越來越強,過去的一些風格便難得再窺見。

而嗓子變了,則是個讓人很惋惜,卻也不得不承認的事實。2014年的《哎喲,不錯哦》裡《手寫的從前》,新專輯裡《錯過的煙火》,都是非常好聽的金曲——但,如果發行時間往前推10年甚至20年,放進《七里香》甚或是《八度空間》,可能就會是比肩《園遊會》乃至《晴天》的程度。而在《最偉大的作品》這張你能聽到無數過往風格的作品裡,讓人從2004年或2007年的歌曲氛圍裡忽然齣戲的,就是從前他會升調的地方,現在的作品裡忽然降了下來,說一句周杰倫的歌迷聽起來可能有點刺耳的話——由於歌手的嗓音註定是流行音樂裡無可替代的主樂器,所以其實現在,編曲混音也都需要配合他人到中年的聲音。

歌曲主題亦是如此,從第1張到如今剛剛發行的第15張專輯,哪怕是他本人作詞所佔比例相對比較少的《十一月的蕭邦》和最新的這張,也都是他階段性的生活的反映。想必關注周杰倫的朋友都知道,這兩年他一直在看展、賞畫、玩藝術品,所以就有了《最偉大的作品》這樣的致敬。儘管才華和樂感讓他依舊穩定發揮,但大概很多人所評價的“沒內味兒了”,可能除了嗓音、概念之外,最大理由是走向巔峰的周杰倫已經無法讓我們在他的歌裡投射自己的生活。

然而,嗓子變化,也來自於他賣力的現場演唱,再高的key也都次次用真音頂上去;歌曲主題的變化,是他始終把樂迷當朋友,依舊願意分享自己的生活與審美趣味;團隊的變化,則是阿爾發被打包出售後的選擇,人到中年之後,似乎周杰倫才放下對此事的芥蒂。

作者的話:

希望本文總結的周杰倫創作脈絡,這些高頻詞彙與主題的總結,能讓你回憶起迴圈著聽周杰倫的時光。周杰倫唱“路還在闖,我還在創”的時候,其實我還是忍不住又把《分裂》《上海1943》這些老歌重聽了一遍。

2004年夏天,我初中的暑假,那天同學打電話告訴我,周杰倫新專輯有得賣了,我跨上腳踏車,飛速騎向音像店。當時的我還不知道,後來的二十年裡,我會一遍又一遍地懷念在腳踏車上大汗淋漓的那個下午。

我們割捨不下的究竟是年輕的周杰倫還是自己?

這個問題已經註定難有答案。

撰稿/罐頭辰(樂評人)

編輯 田偲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