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一個老成都人告訴你東南西北怎麼分?

成都人喜歡說你住哪兒,東門還是西門。

這種習慣延續了好多年。

但是隨著大量新移民進入成都,有多少人知道成都的東南西北門是怎麼分的呢?

其實呢,以前的成都很小。

東南西北門的劃分,其實主要是針對於老城區裡的說法。

比如20多年前,溫江的只會說我是溫江的,不會說我是西門。

龍泉的會說我是龍泉的,不會說我是東門的。

所以基本上成都的東南西北門的劃分,只針對到三環附近。

一個老成都人告訴你東南西北怎麼分?

一環路以內基本上就是皇城的範圍,或者是皇城腳下。

很難用什麼門去精確劃分,基本上就是皇城=市中心範疇。

而我們平時說的東門,南門等,基本上是指一環到三環左右的區域裡的劃分。

比如西門和南門的公認分界線,就是武侯大道。

一個老成都人告訴你東南西北怎麼分?

所以在成都樓市歷史上,鷺島國際一直都是歸於西門的高階板塊。

而武侯大道南邊的紅牌樓片區,歸屬於南門的範疇。

西門和北門的分界線,則是交大路。

交大路東側為北門,西側為西門。

一個老成都人告訴你東南西北怎麼分?

昨天星球群裡聊天,居然有東門土著把茶花板塊歸為北門。

可見對於這個東南西北門的劃分,不光是新移民其實沒有概念,很多土著也沒有概念。

東門和北門的主要分界線是府青路+鐵路的隔斷。

一個老成都人告訴你東南西北怎麼分?

所以二八板塊,建設路,這些板塊都是東北方向,但劃分上,我們還是把他們都歸為東門。

而東門和南門的分界線就比較明確了——錦江。

錦江以西,南門,錦江以東,東門

一個老成都人告訴你東南西北怎麼分?

所以都在東湖公園旁邊,保利天悅,萬科金色海蓉這些我們會把他劃歸南門,而河對面的,東湖長島,華潤翡翠城等,則算入東門。

其實從位置來說,東湖,在東南,還更偏南。

這些比較傳統的劃分,其實只針對於三環內比較有效,出了三環,這樣的分佈又不太合理了。

譬如南三環外的金融城區域,如果按三環內的劃分,金融島和金融城三期都要劃入東門區域。

實際上這些區域基本都在正南方向。

一個老成都人告訴你東南西北怎麼分?

所以傳統的東南西北的劃分方式,出了三環就不那麼適用了。

而且成都的模式也不太適合出了三環,還繼續沿用那一套劃分模式。

不管是發展結構,還是發展模式,都不適用了,尤其是針對南門。

高新區“十四五”發展規劃,首次提出:順應成都城市重心南移趨勢,形成“高新內環以內就是城市新中心”的市民共識。

一個老成都人告訴你東南西北怎麼分?

其實就是

在創造自己的IP,

形成長久的精神共識。

高新不是南門,金融城就是城市中心。

所以未來我們會看到越來越多的金融城東,金融城西的各種宣傳。

除了南門外,繞城內大部分東南西北的劃分,還是比較實用的。

像萬家灣稱西門,三聖鄉稱東門還是很合理。

但是到了溫江和龍泉,就還是更喜歡自稱溫江,龍泉。

所以以前的X門的叫法,更適用於5城區,隨著城市的擴充套件,範圍從三環擴張到了四環而已。

高新和天新 未來會越來越脫離南門的概念。

高新內環,天新一環,地鐵環線這些都是在按著新城市中心的規格在打造。

金融城東,天府南這種概念,會隨著發展和時間越來越普及。

三核共興,蓉兒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