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悲慘的民國黃包車伕:如牲口一般跑到衰竭,他們幾乎熬不過40歲

黃包車伕是一個聽起來就充滿了悲愴色彩的職業,你可能會想到那個逐漸變成行屍走肉的黃包車伕“駱駝祥子”,亦或者想起《十月圍城》裡面由鍾漢良飾演的車伕“阿四”。在《十月圍城》中,阿四就是一個典型的黃包車伕,他梳著清朝樣式的長辮子,頂著一張被曬的黑黝黝的臉,腳踏一雙破洞百出的板鞋,每天都弓著腰使盡全身力氣拉黃包車。

悲慘的民國黃包車伕:如牲口一般跑到衰竭,他們幾乎熬不過40歲

那個年代以拉黃包車為生的人多如牛毛,因為當時由於清政府的種種腐敗和無能,國家動盪不安,很多人連吃上一口飽飯都很費勁,因此一批又一批的人開始拉黃包車,做苦力以換取工資。

根據資料記載,很多黃包車伕的平均壽命連40都達不到。你可能會覺得不可思議,拉黃包車的一般不都是身體強壯的男子嗎?為何還會如此短壽?

01

受欺壓,受剝削

因為拉黃包車是一個讓人多方面疲勞的職業,不僅身體要承受巨大的勞動力,心靈上也經常受摧殘,那些資本家們恨不得把那些黃包車伕的精力榨得乾乾淨淨。首先,來了解一下黃包車的最初來源。

悲慘的民國黃包車伕:如牲口一般跑到衰竭,他們幾乎熬不過40歲

黃包車又叫東洋車,東洋指的是日本,最先發明以人力拉車的就是日本,當時他們正值工業化改革,人力車伕也在那個時候誕生。但是把黃包車引進中國的並不是日本人,而是一個法國商人,他看中了黃包車能夠為他牟取暴利這一點,在19世紀70年代把黃百車引進了法租界。

黃包車之所以能在中國盛行,因為黃包車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取代馬車,馬車有很多自身的弊端,比如馬在奔跑的時候會在路上留下馬糞,久而久之路上的衛生情況就會變得十分糟糕,而黃包車在行進的過程中除了會掉下幾顆拉車人的汗珠子,沒有其他殘餘物。

悲慘的民國黃包車伕:如牲口一般跑到衰竭,他們幾乎熬不過40歲

另外,黃包車相比較於馬車有更好的靈活性,無論是在窄小的街巷裡面穿行還是快速地駛過急轉彎,黃包車都更勝一籌。

當黃包車被引進到中國以後,那些手持資本的富商們立刻盯上了這一肥肉,紛紛投資購買黃包車。

他們為了獲取更多的利益,先是讓那些想拉車的人拿出足夠的錢買下黃包車的所有權,然後才能讓他們拉車賺錢。

就像老舍筆下的祥子,他用了三年的時間,攢足積蓄才換來一輛屬於自己的黃包車。

悲慘的民國黃包車伕:如牲口一般跑到衰竭,他們幾乎熬不過40歲

02

收入微薄,筋疲力盡

擁有黃包車以後,能用這輛車賺多少錢呢?根據上海歷史博物館中的資料推算,黃包車的起步價是一角,每走半英里再增加一角。據悉,當時每三分錢可以購買一斤大米,如果按照現在五元錢一斤的米價作參考的話,

就相當於當時黃包車的起步價是二十元左右的人民幣。

悲慘的民國黃包車伕:如牲口一般跑到衰竭,他們幾乎熬不過40歲

按照這個價錢來算的話,每天勤勤懇懇的拉黃包車確實能讓自己填飽肚子,可是實際情況可沒有想得那麼簡單,有些黃包車公司會想出很多種辦法來壓榨黃包車伕的收入,

例如以各種藉口收取“服務費”、“保護費”等等,這就會導致很多車伕每天辛辛苦苦,不知流了多少汗水繞了多少路,最後到手的工資卻很微薄。

在那些有錢富商和外來的洋人們看來,那些肩膀上搭著白毛巾的“東亞病夫”就是他們獲取暴利的工具,甚至是牲口,沒有人管他們的死活,榨乾一個算一個,等著做黃包車伕的人有的是。很多黃包車伕拉車多年以後,滿身傷口病痛,但是沒有老闆會管他們,任憑他們自生自滅。

悲慘的民國黃包車伕:如牲口一般跑到衰竭,他們幾乎熬不過40歲

03

烈日灼燒,暴雨侵襲

19世紀的上海,街上衣衫襤褸的黃包車伕和衣裝洋氣的富商們形成了鮮明的對比,街道旁那一幢幢西式洋樓,彷彿在見證著這風雨飄搖而荒唐悲慘的時代。

有人坐在後面笑著,看著,享受著;有人跑在前面

著,累著,哀痛著。

在熾烈而毒辣的陽光之下,黃包車伕們不禁皺著眉頭,那灼熱的太陽曬得他們睜不開眼。

悲慘的民國黃包車伕:如牲口一般跑到衰竭,他們幾乎熬不過40歲

他們拱起身子,把車子的拉桿抵在自己的腰腹上,早已殘破的草鞋在雙腳用力奔跑之下顯得更加褶皺而破舊。但車伕們仍然不敢有一絲懈怠,萬一跑得慢了,坐在座位上的客人很可能投訴甚至不給錢。

在烏雲與狂風聯起手來翻卷的暴雨天,黃包車伕們仍然要平常一樣,穿梭在大街小巷,因為生活的艱難讓他們不敢停歇。在這種溼滑的雨季,客人們可以坐在黃包車上,撐上一把傘,靜待目的地的到達。然而黃包車伕只能任由雨滴落在臉上,一天下來,那雙皸裂的腳不知又踩過多少個又滑又髒的泥坑。

悲慘的民國黃包車伕:如牲口一般跑到衰竭,他們幾乎熬不過40歲

風裡來,雨裡去,就是黃包車伕的使命。下雨,下雪,就算下刀子也不敢停歇片刻,只有用盡所有力氣花光所有時間,才能換來那幾個勉強飽腹的大洋。在歷史的舊相片裡,那些真實的黃包車伕遠比影視劇中的更加悲慘,各個瘦骨嶙峋,身上盡是拉車留下的傷痕。

黃包車伕是舊中國老百姓的悲慘生活的一小部分縮影,他們的悲慘人生映射出了國家的殘敗和社會的糟亂。

受欺壓,受剝削,耗光身體的所有力氣,這都是黃包車伕大多活不到40歲的原因。

黃包車伕雖然離現在的時代很遙遠,但是他們是真實存在過的,他們的故事令現代人們聽聞之後仍然心生憐憫。

悲慘的民國黃包車伕:如牲口一般跑到衰竭,他們幾乎熬不過40歲

04

結語:

有人說每個時代都有每個時代的悲哀之處,現代的人們雖然不用頂著太陽出苦力了,但是“996”的加班生活仍然足以讓打工人的身體和心理都備受壓迫。每日待在水泥鋼筋築成的城市角落裡,吹著空調冷風,面對著電腦的輻射,從這個角度來說,當下為資本打工賣命的上班族加班黨,或許和黃包車伕有著同樣的悲苦之處。

悲慘的民國黃包車伕:如牲口一般跑到衰竭,他們幾乎熬不過40歲

也有人覺得,雖然成年人的世界裡沒有容易二字,現在的生活也充滿著各種形式的苦與難,但性質完全不同,我們是生長在和平、公正、昌盛的新時代的人民,在一代又一代先輩們的努力之下,我們不再是任人宰割的賺錢工具,我們可以透過自己的努力離幸福更近一點,而舊時代的黃包車伕似乎在改變命運這一事上顯得手無縛雞之力。對此,你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