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網路和書籍同屬資訊傳輸工具,無法替代老師現場授課

網路和書籍同屬資訊傳輸工具,無法替代老師現場授課

育鄰夢

網友提問:會不會因為上網課效果好,今後大力推廣孩子在家上網課呢?

回覆:

網路和書籍同屬資訊傳輸工具,無法替代老師現場授課

。因為,接受教育的主體人群是未成年人,他們必須在被現場監督的情況下才有可能專心學習;老師是全國範圍內,除農民之外最大的就業崗位,不用現場授課之後如何安排他們再就業?

《道德經》

:“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chú)狗

。”天地看待萬物都是一樣的,不會對誰特別好,也不會對誰特別壞,一切隨其自然發展。

生命

,被賦予了

繁殖能力+生長週期+小部分損傷自愈功能

的自然物質組合形態,所有自然生命都必須以

被動適應+主動索取

的方式適應自然生存環境。

植物

從自然物質中吸納可溶於水的微礦物質結合光合作用生產生命養料、

動物

直接或間接以植物為食、

微生物

寄宿在植物或動物體內……自然生命悄無聲息地形成了

具有相對均衡穩定性

的“

生態食物鏈

”。

人類

,自然生命體系中

綜合智商最高、成長髮育最慢、成長可塑性最強

的社群性胎生哺乳動物,也是自然生命體系中唯一具備按照自主生存需求

透過主動勞動創造

生活消費物資的動物族群,

馴化播種植物的農業

馴服圈養動物的畜牧業和漁業

採礦加工製成生產勞動與生活輔助用具的工業

輔助人類戰勝疾病的醫藥業

……

主動勞動創造

已經成為人類與其它自然生命區別開來的根本標誌。但是,人類後天形成的文明生存技能並不具備生理遺傳特質,每個孩子出生後都必須從零模仿練習文明生存技能。

直立行走要學、講人類社交語言要學、人際社交禮儀要學、耕種土地+飼養動物+開採自然礦物要學、使用人類加工製成的生產勞動與生活輔助用具要學……孩子成長進步總與個人綜合生存技能增長相依相伴。同時,為了更好地將業已形成的文明生存方式世代傳承下去,人類社會形成了自然生命體系中最完備的群體生存技能傳承體制——

文化教育

文明是人類在漫長的生活實踐過程中,將

特定現實物質的形態+性狀+功用

提煉彙集成

抽象的符號+讀音+寓意

,從而形成了人類特有的抽象社會生存經驗集合,

物質實體—>物質用途—>抽象字元【包括寓意+讀音】—>文明成果

人類社會文明成果的核心功能便是促進人際資訊交流

。因此,當人類社會文明成果積澱到一定的量就會有人對它們進行整理彙編,並最終形成現代人類常見的

書籍

網路和書籍同屬資訊傳輸工具,無法替代老師現場授課

現場互動是人類教育工作的基礎

讀萬卷書可以快速連結前人整理成文的文明智慧、行萬里路透過遊歷瞭解世俗風土人情、名師指路快速知曉當今名流洞見中的世事……獸甲骨—>布帛—>竹簡—>石刻—>紙張—>虛擬電子等先後被人類用於記錄社會文明成果,

書籍便是多種型別人類文明成果載體的統稱

。紙張出現之前,由於書籍的儲存、搬運非常不便,書籍通常只有相對統治階層能夠使用,比如

君王、士大夫、官吏

。紙張出現之後,加之

雕版印刷、活字印刷、機械印刷

等大規模被普及,書籍逐漸成為尋常百姓可翻閱之物。

口耳相傳的內容只能傳播數米遠、所有拿到書籍的人都可以與其中的文明智慧發生連結、有網路的地方就可以讀盡天下之書+可以連結上全人類的老師……文明智慧的載體越先進,每個人就越容易與文明智慧產生連結。那麼,為什麼說

網路和書籍同屬資訊傳輸工具,無法替代老師現場授課

呢?因為,

接受教育不屬於人類基本生理需求,任何文明生存智慧都不能給學習者帶來直接勞動收益

並且人類社會接受教育的主體人群是尚不具備獨立民事行為能力的孩子

小學生課文《小貓釣魚》

貓媽媽帶著小貓在河邊釣魚。

一隻蜻蜓飛來了,小貓看見了,就去捉蜻蜓。蜻蜓飛走了,小貓空著手回到河邊,看見媽媽釣著了一條大魚。

一隻蝴蝶飛來了,小貓看見了,又去捉蝴蝶。蝴蝶飛走了,小貓還是空著手回到河邊,看見媽媽又釣著了一條大魚。

小貓說:“真氣人!我怎麼一條小魚也釣不著?”

貓媽媽看了看小貓說:“釣魚就釣魚,不要一會兒捉蜻蜓,一會兒捉蝴蝶。三心二意,怎麼能釣到魚呢?”

《小貓釣魚》告訴我們:

任何人做任何事情都要一心一意、專心致志,而不能一心二用、三心二意

。但是,作為自然生命體系中綜合智商最高的社群性哺乳動物,人類天生對自然生存環境充滿好奇、天生對自然生存環境充滿警惕,人類孩子的綜合好奇心比小貓有過之而無不及。現實生活中,人類的孩子必須在家長或者老師的嚴格監督下才能“

持之以恆

”地研習某項特定的文明生存智慧。

學校

是國家和民族安排專任老師、集中輔導孩子們學習成長的地方,是現代人類緩解職業勞動者家庭沒有時間專心輔助孩子學習成長的重要舉措。假設使用網課替代學校現場教學,那勢必每個家庭都要安排一個家長陪孩子學習,這將是對家庭勞動資源的巨大浪費。同時,據教育部教師工作司司長任友群介紹,2021年中國專任教師總數達1844。4萬人,使用網路教學這麼多老師如何重新就業?所以,

網路和書籍同屬資訊傳輸工具,無法替代老師現場授課

網路和書籍同屬資訊傳輸工具,無法替代老師現場授課

育鄰人使命:成為孩子成長路上的陪練和顧問。

育鄰人願景:讓天下沒有難育的小、沒有難養的老。

孩子的成長如同百年大樹,需要經歷風雨、需要來自家庭的無私陪伴、需要來自學校和社會的諄諄教導。育鄰人:探索以鄰里友善帶動社會和諧、推進社會德育教化、促進每個人健康快樂成長,以期與家長一起“量身定製”孩子的成長計劃、建成社群鄰里相幫的教育服務生態圈。

網路和書籍同屬資訊傳輸工具,無法替代老師現場授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