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小而美的音樂劇《星際信使》:聚焦“可愛”的伽利略,比布萊希特經典劇更好看

小而美的音樂劇《星際信使》:聚焦“可愛”的伽利略,比布萊希特經典劇更好看

兩名科學家各自看天,能有什麼“戲”嗎?去劇場前我是有點疑慮的。沒想到音樂劇《星際信使》只用了三位演員,就做出了一部十分動人的關於歷史名人伽利略的戲,我的觀感甚至超過了那部遠更著名的話劇《伽利略傳》。那是德國戲劇大師布萊希特的經典劇作,1979年中國青年藝術劇院在大劇場上演該劇,連演80場,好評如潮。布萊希特是我幾十年來研究和致敬的偶像,然而看了《星際信使》以後,我卻更看好這部音樂劇,也相信這位“伽利略”會飛得更遠,吸引更多觀眾。

小而美的音樂劇《星際信使》:聚焦“可愛”的伽利略,比布萊希特經典劇更好看

塑造了一位可愛的伽利略

伽利略一生的故事極為豐富多彩,哪些部分最好看、最有意義?“好看”和“有意義”常會不一致,有的戲追求好看而影響了意義,有的戲強調意義卻不好看。《星際信使》顯然好看而有意義,但其意義與《伽利略傳》不一樣。音樂劇的前半段較多地展現了科學家發現和分享的快樂——這一點在布萊希特的話劇裡幾乎是被刻意淡化的。音樂劇編導把歷史上只通信來往但從未謀面的義大利人伽利略和德國人開普勒排程成想象中的對話——用了很多他們信中的語言。兩個人從最初的談不攏到同時用望遠鏡探索星空,還用歌聲把觀眾帶進了一個神奇的新世界。

音樂劇後半部觸及伽利略人生中不快樂的部分:他遭到宗教法庭的審判,為避免被火刑燒死而選擇認罪請求饒恕——這個點是強調思辨的《伽利略傳》的重心所在。布萊希特創作這部劇的時間最長,從1938年的丹麥到1947年的美國,他不斷地寫、不斷地改。他為同胞中的一些科學家、思想家投靠了納粹而痛心,他的筆鋒冷峻遠多於浪漫,批判遠多於頌揚。但現今我們看這部《伽利略傳》,會覺得過於高冷,不如我熟悉的另幾部布氏名劇《四川好人》《高加索灰闌記》那樣抓人。

《星際信使》則塑造了一位更加可愛8的伽利略。韓國編劇白承祐並未因為要為尊者諱而回避他曾向教皇求饒求生這一歷史事實,只是提出了一個新的視角:“留得青山在,不愁沒柴燒。”科學家迫不得已認罪保全生命,但並未毀壞他用以進行實驗的望遠鏡,還保留了關鍵的實驗成果,一旦時機到來還是會綻放光芒的。伽利略始終心存希望:“但仍會有光芒,抹不去的星光;答案一直迴盪,真相不能就此埋藏。我要讓世界知道,星際的輝煌。”

小而美的音樂劇《星際信使》:聚焦“可愛”的伽利略,比布萊希特經典劇更好看

在伽利略為了科學與教會抗爭的過程中,他和開普勒的友情、和女兒瑪利亞的親情都起了很大的作用;而這些“情”在布萊希特的話劇中就很少——布氏筆下的科學家自私到獨自貪吃好東西,甚至還不許女兒出嫁。《星際信使》裡的瑪利亞是出於信仰自願去當修女而不嫁人,她雖然反對父親與教皇作對,卻深深愛著父親,真心地希望他能“低一下頭”活下來,並且還能繼續從事科學研究。瑪利亞這種兩全其美的希望和內心的糾結,讓觀眾特別容易代入,很難不為她懸心。幸好,當時的教皇也是一位科學家,他和伽利略達成了一定程度的妥協,雖然給他判了終身監禁,但很快就改成軟禁,還給他繼續從事科學研究的條件,讓他完成了一部重要著作《關於兩門新科學的談話和數學證明》。後來的這一切都可以證明,伽利略口服心不服的“認罪”這一權宜之計,並不能算是不可饒恕的人生汙點。

望遠鏡是個絕妙隱喻

伽利略對人類作出過巨大貢獻,最重要的一項是證明了哥白尼針對“地心說”提出的“日心說”。他能證明“日心說”,是因為他在前人基礎上造出了能看清星球的最好的天文望遠鏡。布萊希特把伽利略的這個功績寫成一個疑案,讓觀眾懷疑伽利略有掠美之嫌,這頗為求全責備。早期的科學發明,大多在版權還不明確的情況下一個接一個不斷改進的,伽利略的望遠鏡應是他自己設計加工的升級版。

而望遠鏡,正是區別和連線伽利略和開普勒這兩位科學家的一個重要點。開普勒憑想象寫了一本《宇宙的奧秘》,寄給伽利略希望得到肯定;伽利略否定了他的假說,堅持用望遠鏡看清星球的形態作為科學推論的基礎,還給開普勒寄去了一架望遠鏡。那以後,他倆就經常寫信討論各自在望遠鏡中看到的天象。

小而美的音樂劇《星際信使》:聚焦“可愛”的伽利略,比布萊希特經典劇更好看

望遠鏡既是貫穿全劇的道具,又是一個絕妙的隱喻。人人都能欣賞燦爛星光,但誰能參透浩瀚天穹的奧秘?只有藉助能聚焦的高倍望遠鏡,才有可能看清星球的真面目。有了望遠鏡,伽利略才能這樣唱:“別被雙眼矇騙,別憑想象斷言……熬過了無數個日落,星星的訊息在眼前閃爍。過去我獨自在困惑,許多事未曾想象過;但如今有了不同,漸漸把思緒勾勒出輪廓。”好的戲劇也可以成為一架“望遠鏡”,幫助觀眾認識在時間或空間上有著一定距離的人和事。

《星際信使》是上海文化廣場近年來引進韓國班底再翻譯製作的第四部小型音樂劇。這種僅兩三個演員演出的音樂劇,在音樂劇的大本營紐約百老匯和倫敦西區幾乎看不到,外百老匯的中小型劇場偶爾有之,但並不多——兩個人的《長腿叔叔》是來自外百老匯的極少數例子之一。

上海文化廣場的製作團隊慧眼獨具,發現了首爾大學路上中小型劇場“發明”的這一甚為罕見的型別,認為這種“小而美”的模式,比如雷貫耳的豪華音樂劇更適合中國觀眾的需要,果斷決定引進一個系列,並與原創團隊合作進行一定的本土化改編。之前的《我的遺願清單》《拉赫瑪尼諾夫》《也許美好結局》都已巡演多輪,頗受歡迎。這些戲“卡司”雖小——最少兩個、最多四個演員,但格局不小,一般都在中型甚至大型劇場演出。演《星際信使》的上劇場六百多座,舞臺上一個浩瀚的藍色天穹,弧形的角度讓觀眾都能感覺身處一個大型天文館內,燈光投影在天穹上的變化與演員看天的表演融為一體,成為該劇的另一重要“看點”。

小而美的音樂劇《星際信使》:聚焦“可愛”的伽利略,比布萊希特經典劇更好看

藉助音樂劇去觀察世界

“小而美”音樂劇的成系列開發說明,在我們走出國門看世界的程序中,一部分有遠見的戲劇人已經有了自己的“望遠鏡”,能根據我們的需要去聚焦遴選最適合的戲劇樣式。自100多年前引進西方戲劇以來,中國戲劇的話語系統用的大多是西方的概念術語。最早主導引進的老前輩眼光很厲害,他們根據國內啟蒙救亡的緊迫需要選擇了引進的主要樣式——現實主義話劇,合理地忽略了以歌舞演故事、娛樂性較強的音樂劇。近40多年來,學習引進的條件優越不少,我們付出許多,卻沒學來多少讓中國觀眾喜聞樂見的戲劇。很多人只知道接過西方老師給我們的“望遠鏡”來看他們的戲劇,而在那些手捧鐵飯碗身居象牙塔的教授眼裡,最高階的戲劇是連西方老百姓也看不懂卻便於學者寫論文的各種新奇花樣。大眾喜聞樂見的音樂劇竟被視為不值得研究,就因為觀眾最多,而他們不屑於從眾“隨俗”。有些中國學者也以為音樂劇太俗,但他們很可能並未看過多少戲,而是跟著西方教授人云亦云罷了。

後來,音樂劇的市場大到了無法忽視的地步,國內也開啟了引進製作音樂劇的熱潮,但主要是實踐者在忙,仍很少看到對於音樂劇的深入研究。30多年來我國引進和模仿的絕大多數音樂劇是百老匯和西區的模式——主要是以早期“四大音樂劇”為代表的豪華音樂劇,大投資、大舞美、大卡司。這樣的劇並非不好,但南橘北枳很難學過來演好。百老匯一部新音樂劇要在同一大劇場駐演一年400多場才能收回成本,而在主要靠巡演生存的中國演出市場上,大音樂劇的成活率實在太低,政府補貼再多也難以維持。韓國的情況多少有些相似——也沒有百老匯和西區那麼大的音樂劇市場,因此他們在向歐美學習以後,自創了這種更符合國情的“小而美”的音樂劇,剛好也更適合中國觀眾的需要。

小而美的音樂劇《星際信使》:聚焦“可愛”的伽利略,比布萊希特經典劇更好看

如果10年前有人說,音樂劇要更多地學韓國而不是學美國,大家一定會覺得不可思議。美國是音樂劇的老家和大批優秀劇目的誕生地,這是常識,並不一定要親眼看了才能信。當我們要決定學什麼樣的戲劇時,因為牽涉到大量資源的投入,就不能僅僅聽別人怎麼說了,一定要用自己的眼睛去仔細觀察——包括使用自己設計的精準“望遠鏡”。上海文化廣場不但製作了一出很好的關於望遠鏡的戲,這部戲本身也是一架很好的“望遠鏡”,它能幫我們看清, 在風行世界的歐美話劇和豪華音樂劇之外,還有一種我們特別需要的“小而美”的音樂劇模式。

欄目主編:黃瑋

文字編輯:欒吟之

本文作者:孫惠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