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走近古詩詞:劉禹錫《望洞庭》——秋夜月光下的洞庭湖美景

走近古詩詞,這次我們一起學習的是唐朝詩人劉禹錫的一首詩,詩的名字是《望洞庭》。下面聽老師慢慢地讀一遍這首詩,你仔細看著詩句,詩中有沒有你沒有學過的字、詞,聽一聽老師是怎麼讀的,你可以用腦子記住它們,也可以快速地標註拼音,同時注意一下老師讀時的停頓。

請聽老師讀——望洞庭,唐,劉禹錫,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遙望洞庭山水翠,白銀盤裡一青螺。

看到這首詩的題目《望洞庭》,你是否想到了我們前面剛學的一首詩的題目中也有一個望字,而且是以望開頭?對就是李白的《望天門山》。《望天門山》的全詩在“望”字的統領下展開,“望”字,既有遙望,也有遠望的意思。在今天我們學習的這首詩裡,題目中的“望”,也含有兩個意思,一是近望,一是遠望。題目中的洞庭,則是指我國的第二大淡水湖——洞庭湖,洞庭湖有“八百里洞庭”之稱,可見其廣闊。

走近古詩詞:劉禹錫《望洞庭》——秋夜月光下的洞庭湖美景

湖光秋月兩相和,意思是:洞庭湖上水光和月色交相融合。詩的第一句描寫了兩種景物——湖光、秋月,湖光即湖水反射的秋月的光,好似湖水發出的光,這裡寫出了湖水的澄澈空明,秋月就是秋夜的月亮。湖水和秋月怎麼樣呢?它們兩個是“相和”的、和諧的,水月交融,水天一色,這樣就不著痕跡地表現出湖面的開闊廖遠,詩人首先描寫了一個廣闊的場景。

有人把“湖光”,翻譯成為“湖面的波光”,這樣一解釋,與下一句“潭面無風鏡未磨”十分吻合。未磨的銅鏡,不就像有微波的湖面一樣有些許的不平嗎?乍一看湖水“水平如鏡”,但細細觀察還是有微波盪漾的,就像未磨的銅鏡,看似平整,但仍是粗糙的、不光滑的。

潭面無風鏡未磨,這句詩的意思是:湖面風平浪靜,就像未經打磨的銅鏡一樣。潭面,是指湖面——洞庭湖湖面。這句詩使用了比喻的修辭方法,把湖面比喻成未經打磨的鏡子。古人用的鏡子,是用銅製作成的,經過打磨光滑以後,才能照出清晰的人和物來。而未經打磨的銅鏡,照出人和物,必定是模糊不清的。這裡寫洞庭湖面水平如鏡,雖然月光皎潔,湖水澄澈,但是水中映照的景物仍然是模糊的、朦朧的,就看像沒有經過打磨的銅鏡裡的景物一樣。

這句詩也是對上一句的補充,因為潭面無風,所以湖光和秋月才能兩相和,它們才彷彿有了感情和靈性一般。

名師帶你走進古詩詞(小學版)

超敏教育

購買專欄

遙望洞庭山水翠,遙遙望去,洞庭湖山水翠色無邊。山是指洞庭湖中的君山,水是指洞庭湖水。白銀盤裡一青螺,好像一個白銀盤裡,放了一顆小巧玲瓏的青螺。這句詩同時使用了兩個修辭方法,比喻和誇張。把洞庭湖比作白銀盤,把君山比作青螺,同時又把它們分別誇小(誇張包括誇大和誇小),洞庭湖只是一個白銀盤那麼大,而君山只相當於一隻青螺。這兩句都是寫遙望之景。如果說前兩句是“面”的描寫,那麼後兩句則是“點”的描寫,詩人把目光從廣闊的湖光月色,集中到君山,就像電影的鏡頭一直拉遠,直到洞庭湖如玉盤一樣大小,君山則如一隻青螺,放在玉盤中。

這正是“遙望”之景,詩人寫得十分恰切、生動、傳神。而青螺,又給整體靜止的畫面增加了生機和活力。

全詩雖是寫景,但不發浪漫色彩,特別是最後一句,詩人的描寫,洞庭湖化身銀盤,盛著君山這隻青螺,呈現在我們眼前的,不就是“玉盤珍饈”,嗎?詩人是不是用另一種方式在告訴我們——“秀色可餐”。

這詩描寫了秋夜月光下洞庭湖的優美景色,表達了詩人對洞庭風光的喜愛和讚美之情,表現了詩人壯闊不凡的氣度和高卓清奇的情致。細細品味,它真的不愧是一首好詩!

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注超敏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