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與草共舞”:作物與雜草形成半自然群落,有利於病蟲草害防治

與草共舞:作物與雜草形成半自然群落有利於病蟲草害防治

蔣高明 王延靜

(文明驛站·鄰里生物多樣性保護)

在農業生產中,雜草防治是最令人頭疼的事。過去幾千年來,除草一直採用物理方法,即傳統的鋤頭除草。這個做法的好處是:除了鋤草,兼有土壤保墒功能,另外沒有化學汙染。古代無法做到農田大面積灌溉,人工鋤草幫助禾苗度過短期乾旱。人勤地產,勤勞可以彌補水分與養分的不足。但人工除草非常辛苦,費時費力,“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直到近代,化學除草劑出現了。好處是省人工,缺點是造成環境汙染和製造病人。除草劑的危害包括:噴灑滅草劑的時候會透過面板、呼吸吸收大劑量滅草劑,從而損害農民健康;造成環境汙染,尤其汙染地下水資源;直接破壞生物多樣性,殺死青蛙、蚯蚓等面板粘性的小動物;除草劑廣泛使用容易造成種植單一性;除草劑會進入食物鏈,並透過食物鏈進入人體,從而導致癌症、不育不孕等重大疾病。

針對以上問題,有人研究了機械除草,甚至火焰除草,但可操作性不強,還是以化學除草最為流行。

能否既不用傳統的人工除草,又不用除草劑,解決農田或果園裡的雜草問題呢?經過十幾年的實踐,我們探索了一種“與草共舞”的新型雜草管理辦法。

“與草共舞”:作物與雜草形成半自然群落,有利於病蟲草害防治

二、科學原理

與草共舞(Co-growing with weeds),又稱為與草共生,是指藉助生態位、食物鏈與食物網、生態平衡、養分迴圈等原理,利用木本植物或高稈作物對雜草的競爭優勢,僅對雜草進行少量物理干預,從而實現雜草與果樹或高稈作物共生,並藉助雜草群落此吸引天敵昆蟲,達到以蟲治蟲目的。“與草共舞”的生態種植模式有助於從源頭杜絕除草劑和農藥汙染,兼具抗旱保墒作用、大幅度減少勞動力投入的一種新型生態農業模式。

與草共舞既不用傳統的人工除草,又不用化學除草劑,解決農田或果園裡的雜草問題。經過十幾年的實踐,與草共舞新型雜草管理模式在桃園、蘋果園、梨園、葡萄園、獼猴桃園,以及玉米種植等取得成功。該模式遵循“以自然之力恢復自然,以生態之力恢復生態”的原則,實現了雜草控制、害蟲防治、增加土壤養分的多種生態功能,是生態農業發展史上的重大突破。與草共舞的科學原理如下:

“與草共舞”:作物與雜草形成半自然群落,有利於病蟲草害防治

“與草共舞”的桃,極為鮮美

生態位原理

農田生態系統中,不同物種都有自己的生態位,在空間、時間上所佔據位置不同,大部分時間物種相安無事,只有到生態位重疊時,才會發生激勵的競爭或對抗。在農田或果園裡,因種間競爭,一種生物不可能利用其全部原始生態位,所佔據的只是現實生態位。利用生態位的空間差異,可以減少雜草控制成本,如果果園和葡萄園生草,就是利用喬木(藤本)與草本植物生態位不同的原理;種植玉米、高粱、甘蔗等也可以控制雜草,因為這幾類植物為高稈作物,對雜草具有競爭優勢。

食物鏈與食物網原理

當種植區保留部分雜草群落,或在田間地頭、田埂保留一部分雜草尤其有花植物的雜草時,一些天敵昆蟲得以生存。這些昆蟲或採集蜜源植物的花蜜,或直接捕食害蟲,並將後代產在草叢或下面的土壤裡。和自然生態系統一樣,農業生態系統也存在著食物鏈或食物網。害蟲吃草本植物,這些為植食害蟲,益蟲以害蟲為食物並利用其繁殖後代,為後代儲備養料,如七星瓢蟲以蚜蟲為生,螳螂可以捕獲菜青蟲等。有些動物以多種動物為食,出現食物鏈的交叉,這就是食物網。在一個健康的相對完整的農田雜草群落裡,青蛙、斑麻蜥、斑鳩等兩棲爬行動物或鳥類,以多種害蟲為生,當然它們也會吃益蟲。

生態平衡原理

當多種物種出現後,就出現了相生相剋,哪一個物種都難以單獨爆發,因為有天敵物種的存在,最終出現生態平衡。而長時間打農藥、除草劑,首先讓敏感物種消失,這些物種多為天敵動物,它們對農藥除草劑敏感。即使僥倖生存下來,由於害蟲被化學滅殺,天敵動物因食物短缺不能繁殖後代,會從農田生態系統中消失。除草劑將農田內外的雜草全部清除,直接造成天敵動物的最後家園喪失。它們要麼滅絕,要麼遠走高飛。剩餘的害蟲與雜草對人類發明的藥物進行頑強抵抗,抗藥性不斷提高。最終的結局是,人類要麼被自己發明的藥物送進醫院或者墳墓。

養分迴圈原理

很多人擔心雜草會搶走莊稼的養分,但是雜草生長髮育需要的養分,來自土壤,最後還會還到土壤,甚至加量還回。雜草將空氣中的碳和氮(豆科雜草或非豆科雜草上的單細胞固氮微生物具有固氮功能)固定下來,透過根系和落葉物還到土壤,增加土壤的碳庫與氮庫。雜草歸還的養分,比其生長髮育吸收的養分要多,加上每年有機肥還田,最終土壤變得肥沃。

⑤ 雜草的生理生態功能

雜草是生命力非常頑強的植物,對逆境抵抗力強。雜草透過氣孔與大氣進行水分交換,這個生理過程就是蒸騰作用,雜草的這一生理生態功能能夠幫助作物度過乾旱季節。密密麻麻的雜草,遮住了地皮,防止了寶貴的水分透過物理方法直接蒸發出去,這在乾旱、半乾旱區尤其重要。另外,雜草還具有防治水土流失、降溫保溼的作用,在特殊時期會起到減緩災害的作用。當乾旱來臨,雜草透過蒸騰作用節約了土壤水分,並透過提水作用,將深層的水分提上來,供作物吸收;當雨季來臨時,沒有雜草覆蓋的土地,流出的水是渾濁的,很多土壤和養分流失。而有雜草覆蓋的,流出的水是清的,就說明雜草的水土保持效果良好。

“與草共舞”:作物與雜草形成半自然群落,有利於病蟲草害防治

二、“與草共舞”具體做法

(一) 果園管理

① 不冬耕保護天敵昆蟲越冬 瓢蟲有的在土壤中越冬,食蚜蠅的蛹在樹下草堆中越冬,蜘蛛也在樹下土縫或者草堆中越冬,冬耕會殺死大部分天敵昆蟲從而破壞生態平衡。蚜蟲紅蜘蛛等害蟲可以在樹皮內越冬。

② 樹下生草 野草具有遮陽保溼降溫等作用,同時給各種昆蟲提供了一個良好棲息場所。例如蜘蛛就喜歡藏身於草叢,它首先需要保護自己。

③ 嵌入蜜源植物 一些天敵昆蟲一年需要繁殖數代的,需要保證從早春到深秋一直有蜜源植物。一些果園可以透過野草本地化多樣性達到一直有蜜源,而一些需要嵌入蜜源植物。深秋播種油菜,還可種植巖錘草、矢車菊等蜜源植物,從而形成花園式果園,既減少了害蟲危害,還美化了果園。

蚜繭蜂、草蛉、食蚜蠅、赤眼蜂等天敵昆蟲成蟲必須取食花粉、花蜜才可以繁育以及延長壽命,我們曾在深秋發現瓢蟲也取食花粉、花蜜。確保果園一直不間斷有蜜源種植之後,就可以促進天敵昆蟲繁育,就可以控制蟲害。在沒有做任何干涉的情況下,我們管理的果園蚜繭蜂寄生率達到幾乎100%。而在實驗室內,不到做到70%。在野外,有各種各樣的花粉和花蜜供給益蟲,在實驗室裡只能餵食10%的蜂蜜水。

④ 合理釋放天敵昆蟲 在平原地區,當生態破壞嚴重的果園在開始生物防治時,需要釋放一些天敵昆蟲。而在一些山區,周圍有樹林,就有足夠昆蟲資源,無需再釋放。不冬耕保護昆蟲越冬,樹下生草營造一個仿野生環境,嵌入蜜源種植促進天敵昆蟲繁育等條件具備之後,可在果樹開花時釋放瓢蟲源頭控制蟲害,例如在蚜蟲爆發之前釋放蚜繭蜂(蚜繭蜂控制蚜蟲能力極強)。

在合理時間釋放赤眼蜂控制水果食心蟲;在六月份釋放花絨寄甲、八月份釋放管氏腫腿蜂控制天牛危害;利用性誘劑來控制入侵類蟲害,例如北方出現的果蠅。

⑤ 利用菌劑例和矽藻土 如白僵菌、木黴菌、綠僵菌等菌劑,作為生物防治最後屏障來控制不可控蟲害爆發。白僵菌是自然界存在的一種蟲生菌類,是國家林業局推廣的高效生物殺蟲劑之一,可廣泛應用於森林害蟲,蔬菜害蟲,旱地農作物害蟲等。

矽藻土是矽質岩石粉碎後獲得,在顯微鏡下觀察邊緣非常鋒利,還具有非常好的吸附性,蟲子爬過會劃破蟲體,讓蟲子脫水而死。我們用白僵菌混合矽藻土使用,矽藻土可以劃破蟲體,如同時接種白僵菌,在陰雨天或者傍晚噴施,比化學農藥效果還好。

(二)主糧管理

種植小麥、玉米多年完全可以不用農藥。瓢蟲冬季喜歡在小麥、油菜根部越冬,春季最先可以在麥田或者油菜苗發現瓢蟲,小麥是最不需要打藥的作物,打藥後會殺死瓢蟲讓蚜蟲爆發。種植玉米旋耕除草緊接著播種玉米,然後不再除草,玉米先於草萌發,玉米苗始終比草高,當草長到7——80釐米時,一場風就讓草匍匐在地,起到保溫、保溼、抗旱的作用。玉米葉子和草把所有的地面覆蓋,營造好的環境,給各種各樣昆蟲生活棲息空間,就可以達到生態平衡不用農藥。

高粱、甘蔗等高稈作物也可行採取與草共舞模式,可大幅度減少用工量,病杜絕除草劑汙染。要取得成功,前期定植非常關鍵,在北方高粱要趕在雨季來臨之前出苗或初步封壟,此前可採取適當的機械或人工措施,保證高粱對雜草的競爭優勢。

(三)蔬菜種植

施用大量土雜肥替代化肥,畝施土雜肥8立方米方。土雜肥可以是畜禽糞便,也可以是食品廠下腳料,甚至是符合國家有機肥標準的汙水處理廠汙泥(酒精廠、食品廠、澱粉廠),富含有機物的物質進入江河就是汙染,施用到土壤就是寶貝。

土雜肥旋耕到土壤中去,均勻分佈在土壤,開溝直接種植土豆,不需要澆水;而普通種植600斤複合肥撒在狹窄的溝內,即使剛剛下雨也需要大量澆水。生態種植土豆可以透過不用澆水來降低土壤溼度,生態種植土豆不覆蓋地膜,進一步增加透氣性,給土豆生長創造良好環境,而所有的土豆病害都和低溫高溼度有關,生態種植土豆恰恰迴避了這些問題。用昆蟲病原線蟲加白僵菌透過滴灌防治土豆地下害蟲。

種植土豆苗期控草,五月下旬以後任由野草瘋長,讓土豆秧子和野草覆蓋地面預防高溫。後期嚴格控水壓低產量來提高礦物質和營養物質含量,達到極佳口感。這樣種植的土豆可以生吃,品質極佳。

在大棚邊角放置雜草堆,吸引蜘蛛天敵昆蟲等去越冬,預防大棚冬季耕作傷害天敵昆蟲。種植儘量多樣性,嵌入種植蜜源植物巖垂草,根據不同種植蔬菜來釋放培養不同天敵昆蟲應對。例如白粉蝨透過種植蜜源植物、釋放麗蚜小蜂和龜紋瓢蟲來控制。釋放赤眼蜂防治菜青蟲等。

合理留草,做與草共舞的蔬菜。保證天敵昆蟲越冬,提供繁育條件,合理留草給昆蟲棲息環境就可以達到生態平衡。我曾經拍了影片,在大棚邊緣有草堆,雜草多的地方蟲害很輕,沒有草的地方菜青蟲危害嚴重,不得不用白僵菌防治。

“與草共舞”:作物與雜草形成半自然群落,有利於病蟲草害防治

三、解決的問題

① 不用除草劑 果園或種植玉米等高杆作物,雜草不用除草劑,從源頭杜絕了除草劑汙染。發展有機農業,難就難在雜草防治,而病蟲害防治相對簡單。

② 不用殺蟲劑 在果園或農田周邊,嵌入蜜源植物巖垂草,從而吸引天敵覓食或越冬,在配合一定的物理措施,完全可以做到不用任何殺蟲劑,解決蟲害問題。不種植單一的草,而做到野草本地化、多樣性,有利於益蟲繁殖,達到以蟲治蟲的目的。野草本地化多樣性後,從早春到深秋幾乎都有花次序開放,這就給好多天敵昆蟲成蟲提供食物,保證了天敵昆蟲繁育,從而達到生態平衡,而從源頭杜絕農藥。在南方,或北方暖溫帶地區,可種植油菜,油菜花開花比較早,花期長;巖垂草從四月份到初冬,保證果園有隨時有蜜源種植。

③ 水分和養分供應 在土雜肥發酵時,很難控制溫度和溼度,不能做到徹底發酵,而發酵不徹底的土雜肥在樹根部施用反而有害。非常繁瑣的堆肥發酵會極大增加成本,採取了表面施用土雜肥,在好氧環境慢慢分解。同時引入食腐的紅色小蚯蚓,結合土壤有的個體比較大的環毛蚓。紅蚯蚓生活在表面,取食有機物豐富的土雜肥,環毛蚓生活在土壤中部,而蚯蚓糞富含各種微生物,可以活化土壤,它們結合可以達到免耕不冬耕目的。蚯蚓適應能力強,繁殖能力強,一經投放就可以自己繁育。

④ 人工投入減少 在果園保留雜草,或僅用機械不定期乂割,在高杆作物種植,僅在播種前機械除草,都可大幅度降低人工成本,可為有機農業發展,降低人工投入解決了一大難題。當然,對於大豆、花生、水稻等,與草共舞實施還有一定的難度,需要研究專門的辦法解決雜草問題。

⑤ 非轉基因 儘管很多挺轉專家聲稱轉基因無害,但對其安全性依然存在激勵的爭論,爭論的焦點時轉基因是否適合人類食用,事實上有識之士一般不會選擇轉基因食物。有機農業、特供食物、富裕人群、包括挺轉專家拒吃轉基因食物就是明證。與草共舞,使用的高杆作物如玉米、高粱和甘蔗,一般是雜交品種或老品種,不使用轉基因品種,這就從源頭杜絕了轉基因對生態環境和食物的汙染,生產出放心的有機食物或綠色食物。

“與草共舞”:作物與雜草形成半自然群落,有利於病蟲草害防治

與草共舞 促進多個可持續發展目標實現

“與草共舞”:作物與雜草形成半自然群落,有利於病蟲草害防治

作者:蔣高明(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員、中國科學院大學教授)

王延靜(山東棗莊思源文明驛站主任)

編輯:Linda

日期:2022-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