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深圳釋出食品抽樣檢驗情況,2批次薯類膨化食品檢出大腸菌群

本文轉自【澎湃新聞】;

深圳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官網7月19日釋出2022年第十三期食品安全抽樣檢驗情況。

本次公佈的抽檢資訊共3445批次,涉及經營主體1548家。

其中,保健食品檢出不合格樣品2批次,不合格專案為維生素D3;餅乾未檢出不合格樣品;餐飲食品檢出不合格樣品11批次,不合格專案為菌落總數;茶葉及相關製品檢出不合格樣品1批次,不合格專案為水胺硫磷;炒貨食品及堅果製品未檢出不合格樣品;蛋製品檢出不合格樣品1批次,不合格專案為大腸菌群、菌落總數;糧食加工品檢出不合格樣品2批次,不合格專案為玉米赤黴烯酮;食用農產品檢出不合格樣品1批次,不合格專案為氯氟氰菊酯和高效氯氟氰菊酯;食用油、油脂及其製品檢出不合格樣品1批次,不合格專案為極性組分;蔬菜製品檢出不合格樣品7批次,不合格專案為二氧化硫殘留量、鉛;

薯類和膨化食品檢出不合格樣品2批次,不合格專案為大腸菌群

;水產製品未檢出不合格樣品;水果製品未檢出不合格樣品;速凍食品檢出不合格樣品2批次,不合格專案為大腸菌群、菌落總數。

以上不合格食品共計30批次。

【附】不合格專案小知識

(一)二氧化硫殘留量

食品中的二氧化硫殘留通常是指二氧化硫、硫磺以及焦亞硫酸鈉、焦亞硫酸鉀、亞硫酸鈉、亞硫酸氫鈉、低亞硫酸鈉等無機亞硫酸鹽殘留的統稱。《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新增劑使用標準》(GB 2760-2014)中規定,乾製蔬菜中二氧化硫殘留量應≤0。2g/kg。對二氧化硫有過敏反應的人(如哮喘病患者等)若食用二氧化硫超標的食物,可能會出現氣喘、頭痛或噁心等過敏症狀。若長期大量攝入二氧化硫殘留超標的食品,則可能對人體健康造成危害,其毒性表現為胃腸道反應,如噁心、嘔吐等。此外,還會影響鈣吸收,使機體鈣丟失。

(二)大腸菌群

大腸菌群是國內外通用的食品汙染常用指示菌之一。《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消毒餐(飲)具》(GB 14934-2016)中規定,消毒餐(飲)具(每50cm2)中不得檢出大腸菌群。《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膨化食品》(GB 17401-2014)、《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蛋與蛋製品》(GB 2749-2015)中規定,從一批產品中採集5個樣品,若5個樣品的檢驗結果均小於或等於m值(≤10CFU/g),則這種情況是允許的;若≤2個樣品的結果(X)位於m值和M值之間(10CFU/g<X≤102CFU/g),則這種情況也是允許的;若有3個及以上的樣品檢驗結果位於m值和M值之間,則這種情況是不允許的;若有任一樣品的檢驗結果大於M值(>102CFU/g),則這種情況也是不允許的。《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速凍面米制品》(GB 19295-2011)中規定,熟製品從一批產品中採集5個樣品,若5個樣品的檢驗結果均小於或等於m值(≤10CFU/g),則這種情況是允許的;若有1個樣品的結果(X)位於m值和M值之間(10CFU/g<X≤100CFU/g),則這種情況也是允許的;若有2個及以上的樣品檢驗結果位於m值和M值之間,則這種情況是不允許的;若有任一樣品的檢驗結果大於M值(>100CFU/g),則這種情況也是不允許的。就餐者使用了大腸菌群不合格的餐飲具或食用了大腸菌群不合格的食品,可能會出現嘔吐、腹瀉等消化道疾病。

(三)陰離子合成洗滌劑

陰離子合成洗滌劑,即我們日常生活中經常用到的洗衣粉、洗潔精、洗衣液、肥皂等洗滌劑的主要成分,其起效成分十二烷基磺酸鈉,是一種低毒物質,因其使用方便、易溶解、穩定性好、成本低等優點,在消毒企業中廣泛使用。《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消毒餐(飲)具》(GB 14934-2016)中規定,消毒餐(飲)具中不得檢出陰離子合成洗滌劑(以十二烷基苯磺酸鈉計)。部分餐飲從業人員衛生意識不強,用洗滌劑浸泡餐(飲)具後,未用清水沖刷或者沖刷時間較短易導致洗滌劑殘留。長期使用十二烷基苯磺酸鈉超標的餐(飲)具,可能容易引起呼吸系統過敏性反應。

(四)菌落總數

菌落總數是指示性微生物指標,並非致病菌指標,主要用來評價食品清潔度,反映食品在生產過程中是否符合衛生要求,一定程度上標誌著食品衛生質量的優劣。《廣東省食品安全地方標準 非預包裝即食食品微生物限量》(DBS 44/006-2016)中規定,菌落總數<104 CFU/g為滿意,104 -<105CFU/g為可接受,≥105CFU/g為不合格。《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速凍面米制品》(GB 19295-2011)中規定,熟製品從一批產品中採集5個樣品,若5個樣品的檢驗結果均小於或等於m值(≤10000CFU/g),則這種情況是允許的;若有1個樣品的結果(X)位於m值和M值之間(10000CFU/g<X≤100000CFU/g),則這種情況也是允許的;若有2個及以上的樣品檢驗結果位於m值和M值之間,則這種情況是不允許的;若有任一樣品的檢驗結果大於M值(>100000CFU/g),則這種情況也是不允許的。《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蛋與蛋製品》(GB 2749-2015)中規定,從一批產品中採集5個樣品,若5個樣品的檢驗結果均小於或等於m值(≤104CFU/g),則這種情況是允許的;若≤2個樣品的結果(X)位於m值和M值之間(104CFU/g<X≤105CFU/g),則這種情況也是允許的;若有3個及以上的樣品檢驗結果位於m值和M值之間,則這種情況是不允許的;若有任一樣品的檢驗結果大於M值(>105CFU/g),則這種情況也是不允許的。食品的菌落總數超標,說明其產品的衛生狀況達不到基本的衛生要求,將會破壞食品的營養成分,加速食品的腐敗變質,使食品失去食用價值。消費者食用菌落總數超標嚴重的食品,容易患痢疾等腸道疾病,會引起嘔吐、腹瀉等症狀。

(五)玉米赤黴烯酮

玉米赤黴烯酮又稱F-2毒素,主要汙染玉米,但對大麥、小麥、高粱、小米和大米也有汙染,且在麵粉、麥芽、啤酒及大豆及其製品中也可檢出。《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中真菌毒素限量》(GB 2761-2017)中規定,玉米粉中玉米赤黴烯酮應≤60μg/kg。玉米赤黴烯酮具有類雌激素樣作用,可表現出生殖毒性作用,也有免疫毒性,對腫瘤發生有一定的影響。造成食品中玉米赤黴烯酮不合格的主要原因有:原料在種植、採收、運輸及儲存過程中受到黴菌汙染,生產經營企業沒有嚴格挑揀原料和進行相關檢測,或工藝控制不當。

(六)鉛

鉛是一種能夠在生物體內蓄積且排除緩慢的重金屬汙染物。《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中汙染物限量》(GB 2762-2017)中規定,乾製蔬菜中的鉛(以Pb計)應≤0。1/(1-脫水率)(mg/kg)。鉛是一種慢性和積累性毒物,若長期過多攝入鉛含量超標的食品,鉛會蓄積在體內,可能會影響大腦和神經系統,尤其會對兒童造成智力發育障礙和表現行為異常。鉛超標的原因可能是,企業在生產時未對原料進行嚴格驗收或為降低產品成本而採用劣質原料;由生產原料或輔料帶入到產品中;也可能是食品生產加工過程中的加工裝置、容器、包裝材料中的鉛遷移帶入。

(七)極性組分

食用植物油經高溫加熱和反覆使用後可發生—系列化學反應。在營養價值下降的同時還會產生某些毒性物質,如丙烯醯胺、多環芳烴、醛基和羰基物質等,這些物質的增加,可使油的物理極性增加,因此又將這些物質稱為極性物質。油的不飽和程度越高、油溫越高、反覆煎炸的次數越多,極性物質產生和增加的也就越多。《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植物油》(GB 2716-2018)中規定,植物油的極性組分應≤27 %。植物油中極性組分超標會影響油脂本身的品質和風味,長期食用對人體健康有一定危害。

(八)氯氟氰菊酯和高效氯氟氰菊酯

氯氟氰菊酯和高效氯氟氰菊酯是一種具有觸殺和胃毒作用的擬除蟲菊酯類農藥。《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中農藥最大殘留限量》(GB 2763-2021)中規定,根莖類和薯芋類蔬菜(馬鈴薯除外)中氯氟氰菊酯和高效氯氟氰菊酯殘留限量值應≤0。01mg/kg。氯氟氰菊酯和高效氯氟氰菊酯對面板有刺激作用,接觸量大時會引起頭痛、頭昏、噁心、嘔吐、雙手顫抖等症狀。

(九)水胺硫磷

水胺硫磷為有機磷殺蟲劑,兼具胃毒和殺卵作用,主要用於防治果樹、水稻和棉花蟲害。《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中農藥最大殘留限量》(GB 2763-2019)中規定,茶葉中水胺硫磷應≤0。05mg/kg。水胺硫磷屬於高毒農藥,主要透過食道、面板和呼吸道引起中毒。少量的農藥殘留不會引起人體急性中毒,但長期食用農藥殘留超標的食品,對人體健康有一定影響。

(十)維生素D3

維生素D3是人類生長髮育過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缺乏維生素D3會降低鈣的吸收利用,可能導致佝僂病、骨軟化症、骨量減少及骨質疏鬆等疾病。不合格樣品明示執行標準企標《美澳健牌鈣維生素D維生素K軟膠囊》中規定:本產品維生素D3(以膽鈣化醇計)的含量範圍為3。2~7。2[μg/粒(1。0g)];企業標準《丹吉兒鈣鎂維生素D軟膠囊》中規定,該產品維生素D3(以膽鈣化醇計)的含量範圍為0。83~1。11[μg/粒(1g)]。營養素補充劑類保健食品或強化營養素類食品中營養素含量達不到標準要求,說明該產品在質量上存在缺陷,達不到產品宣稱或消費者預期的營養補充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