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古代屬龍的皇帝

龍是中華圖騰,在古代代表龍權,故皇帝穿龍袍坐龍椅,用的穿的都少不了龍字,如果再屬龍,那就更牛了。

古代屬龍的皇帝

中國古代從秦始皇贏政開始到清宣統皇帝溥儀止,共經歷了約350帝,其中目前已知生年的有約291帝,按照人數從多到少排列及代表人物如下:

代表人物:漢光武帝劉秀(公曆為前5年,舊曆為前6年)

古代屬龍的皇帝

劉秀(公元前5年1月15日—公元57年3月29日),字文叔,籍貫南陽郡蔡陽縣(今湖北省棗陽市西南)[1][162]。東漢開國皇帝,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163]漢高帝劉邦九世孫,漢景帝之子長沙定王劉發後裔。

西漢建平元年(公元前5年),劉秀出生於陳留郡濟陽(今河南省開封市蘭考縣東北)[2][3][4][9]。早年與兄劉縯等率賓客起兵加入綠林起義軍。劉玄稱帝后,被拜為太常偏將軍。更始元年(23年)與王鳳所率起義軍配合,取得昆陽之戰的勝利,殲滅王莽軍主力。劉縯遇害後,劉秀隱忍偽裝,取得更始帝劉玄的信任。旋被派往河北,鎮壓並收編銅馬等起義軍,勢力大增。被封為蕭王后,即拒絕更始召命。[162]更始三年(25年),劉秀公開與更始帝決裂,即位於河北鄗縣南千秋亭[5][6],建立東漢,定都於洛陽。後鎮壓赤眉起義軍,削平各地據勢力,統一全國。[162]

劉秀即位之初,採取休養生息政策,減免賦稅、徭役,裁省吏員;多次下詔釋放及禁止殘害奴婢,使大批奴婢免為庶民;實行度田,檢核墾田和戶口,旋因遭到強烈反抗而失敗。又加強中央集權,削弱三公職權,全國政務皆透過尚書檯而總攬於皇帝;妥善安置功臣,賜其高爵厚祿而不使干預政事,禁止外戚、宦官干政;裁併四百餘縣,取消內郡地方兵,裁撤郡都尉,削弱地方兵權,擴大中央直接統轄的軍隊。統治期間,社會生產發展,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得到加強,史稱“光武中興”。[162]

劉秀於中元二年(57年)二月去世,享年六十二歲[121],諡號光武,廟號世祖,葬於原陵。[7]

晉武帝司馬炎

古代屬龍的皇帝

晉武帝司馬炎(236年~290年5月16日),字安世[1],河內郡溫縣(今河南省溫縣)人。晉朝開國皇帝(266年~290年在位),晉宣帝司馬懿之孫,晉文帝司馬昭嫡長子,晉元帝司馬睿的嗣父(堂伯),母為文明皇后王元姬。

司馬炎出身河內司馬氏。初以門蔭入仕,封北平亭侯。後迎立魏元帝曹奐,授中撫軍,進封新昌鄉侯,拜撫軍大將軍、晉國世子。鹹熙二年(265),拜相國,襲封晉王。鹹熙二年十二月丙寅(266年2月8日),司馬炎逼迫魏元帝曹奐禪讓,即位為帝[2],定國號為晉,改元泰始。

在位初期,革新政治,振興經濟。厲行節儉,推行法治, 頒行戶調式,促進人口增長,使得經濟社會呈現繁榮景象,史稱“太康之治”。[3]咸寧五年(279),發動“晉滅吳之戰”,實現全國統一。此後,驕奢淫逸,怠惰政事,分封諸王,為“八王之亂”埋下隱患。

太熙元年(290年5月16日),司馬炎病逝,時年五十五歲,諡號武皇帝,廟號世祖,安葬於峻陽陵。[4]

南梁武帝蕭衍

古代屬龍的皇帝

梁武帝蕭衍(464年-549年6月12日[1]),字叔達,小字練兒,南蘭陵郡東城裡(今江蘇省丹陽市埤城鎮東城村)人。南朝梁開國皇帝(502年4月30日-549年6月12日在位),西漢相國蕭何的二十五世孫[2],南齊丹陽尹蕭順之之子。

蕭衍出身蘭陵蕭氏。南齊時以門蔭入仕,齊明帝時擔任雍州刺史,參與抵禦北魏入侵。永元二年(500年),起兵攻討東昏侯蕭寶卷,擁戴南康王蕭寶融稱帝,次年攻陷建康。中興二年(502年),接受蕭寶融“禪位”,建立南梁。蕭衍統治初期,留心政務,糾正宋、齊以來的弊政。為使各州郡置於自己的控制之下,採取了更換異己、任用親信,兼以討伐的方針。他尊崇門閥世族,寬待宗室。軍事上抵禦北魏南侵,一度在鍾離之戰取勝,維持了南北均勢[174];後數次發動北伐,但戰果不大。在位晚期,隨著年事增高,開始怠於政事。太清二年(548年),“侯景之亂”爆發,次年蕭衍被囚死於建康臺城,享年八十六歲,在南朝諸帝中位列第一。諡號武皇帝,廟號高祖,葬於修陵。

蕭衍才思敏捷,博通文史,為“竟陵八友”之一。所作的千賦百詩,其中不乏名作。即位後,曾令編《通史》六百卷,並親自撰寫贊序。後人認為“歷觀古帝王藝能博學,罕或有焉[47]”。他善音律,精書法,在其倡導下,南梁的文學藝術得到長足發展。[87]

北魏高宗拓跋濬(440年~465年),字烏雷,代郡平城(今山西省大同市)人,鮮卑族。北魏王朝第五位皇帝(452年~465年在位),太武帝拓跋燾之孫,景穆皇帝拓跋晃長子,[1]母為恭皇后鬱久閭氏。[1]

聰明敏達[2],風儀異常。[3]正平二年(452年)三月,中常侍宗愛弒殺太武帝拓跋燾,擁立南安王拓跋餘即位。同年十月,拓跋餘遇弒後,即位為帝,年號興安,誅殺權臣宗愛。在位期間,平定內亂,休養生息,改革官制,恢復佛教,始建雲岡石窟。

和平六年(465年)病逝,年僅二十六歲,諡號文成,廟號高宗,葬於雲中金陵。[4]

東魏孝靜帝元善見

古代屬龍的皇帝

元善見(524年~552年1月21日),河南洛陽人,鮮卑族,南北朝時期東魏皇帝(534年~550年),孝文帝元宏曾孫,清河文獻王元懌之孫,清河文宣王元亶之子

元善見儀表堂堂,沉雅明靜,心懷大志,世人讚歎有北魏孝文帝的風範。擁有文武才幹,頗得朝望。永熙三年(534年),孝武帝元修遷都長安後,被大丞相高歡擁立,即位於鄴城,年號天平,時年十一歲,冊立高歡的女兒為皇后,由大司馬元亶和權臣高歡共同輔政。高歡死後,其子高澄承繼父職,權勢更大。武定八年(550年),被迫禪位於齊王高洋。

北齊建立後,受封中山王,後被高洋毒殺,年僅二十八歲,諡號孝靜,安葬於鄴西陵(天子冢)。

遼太祖耶律阿保機(872年-926年9月6日),姓耶律,字阿保機,小字啜裡只,漢名億,遼朝開國君主,契丹迭剌部霞瀨益石烈鄉耶律彌裡(今內蒙古赤峰市一帶)[1]人,父為遼德祖耶律撒剌的,生母為宣簡皇后蕭氏[2]。

九世紀末,契丹遙輦氏部落聯盟長痕德堇可汗時,阿保機任撻馬狘沙裡,統領親軍征服北邊部族。唐昭宗天覆元年(901),選任聯盟夷離堇(軍事首長),進任於越。統兵進攻室韋、於厥及奚,又南下攻掠河東、代北等郡。後梁開平元年(907),取代遙輦氏任聯盟長。貞明二年(916),建立契丹國家,稱皇帝,年號神冊。建都城,造文字,定法律,設宮衛騎軍和州縣部族軍。繼續南侵代北及河北州縣,又向西征服諸遊牧部落,直抵甘州(今甘肅張掖)。天贊四年(925),東征渤海國。次年正月,進圍渤海國都忽汗城(今黑龍江寧安西南東京城),迫降渤海國王大諲撰。在渤海國舊地建東丹國,封太子耶律倍為東丹王。回軍途中病死扶余。諡昇天皇帝,廟號太祖,墓號祖陵。[39]

明太祖朱元璋

古代屬龍的皇帝

明太祖朱元璋(1328年10月21日—1398年6月24日),字國瑞,[1]原名朱重八、朱興宗。濠州(今安徽鳳陽)鍾離人[2]。明朝開國皇帝(1368年—1398年在位),[258]年號“洪武”。

朱元璋幼時貧窮,曾為地主放牛。至正四年(1344年)入皇覺寺,雲遊四方,增長見聞。二十五歲參加郭子興領導的紅巾軍,反抗元朝。[4]至正十六年(1356年)攻佔集慶路,改名應天,至正二十四年(1364年)稱吳王。他陸續消滅陳友諒、張士誠等割據勢力,並在吳元年(1367年)以“驅逐胡虜,恢復中華” 為號召,派遣徐達、常遇春舉兵北伐,以推翻元朝統治。洪武元年(1368年)正月,即皇帝位於應天府,國號大明,年號洪武。[5]同年秋攻佔大都,結束了元朝在全國的統治。其後平定西南、西北、遼東等地,最終統一全國。

朱元璋在位期間,政治上,強化中央集權制度[6],廢除丞相和行中書省,設三司分掌地方權力,嚴懲貪官和不法勳貴[7];軍事上,實施衛所制度;經濟上,大搞移民屯田和軍屯,興修水利,減免賦稅,丈量全國土地,清查戶口等[8][9];文化上,緊抓教育,大興科舉,建立國子監培養人才[10];對外關係上,確立“不徵之國”。[11]在他的統治下,社會生產逐漸恢復和發展,史稱“洪武之治”。[12]

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朱元璋病逝,享年七十一歲,諡號“開天行道肇紀立極大聖至神仁文義武俊德成功高皇帝”,廟號太祖,葬於明孝陵。[13]傳位太孫朱允炆。

清太宗皇太極。

古代屬龍的皇帝

清太宗愛新覺羅·皇太極(1592年11月28日—1643年9月21日),又譯黃臺吉[1]、洪太主,生於費阿拉城(今遼寧撫順新賓縣舊老城)[100]。清太祖努爾哈赤第八子,母孝慈高皇后葉赫納拉氏。[10][99]

天命元年(1616年)被封為和碩貝勒,在四大貝勒中按年齡排行第四。[99]天命十一年(1626年),努爾哈赤去世後,繼承汗位,年號天聰。即位之後,勵精圖治,進行大刀闊斧的封建化改革,加強中央集權。征服朝鮮和漠南蒙古,解除後顧之憂。採納漢族降官建議,確立“講和明朝與自固之策”,重用漢將,削弱明朝實力,志在入關。實行滿漢一體,保護漢人,減輕農民負擔,發展生產,增強兵力。崇德元年(1636年),漢、滿、蒙三族共呈勸進表,皇太極正式稱帝,改國號“大清”,次年迫使朝鮮臣服。崇德七年(1642年),不斷對明朝作戰,贏得松錦大戰,生俘洪承疇,寧錦防線徹底崩潰,為清朝迅速擴充套件、入主中原,打下堅實的基礎,入主中原成為必然之勢。[2]在降服松山、錦州後,清軍佔領了除寧遠外的明朝關外全部城鎮。崇德七年(1642年),再次遣軍入關,連破遠至山東的八十餘城。[99]

崇德八年(1643年),皇太極去世,時年五十二歲,在位17年,[3]廟號太宗,卒諡應天興國弘德彰武寬溫仁聖睿孝文皇帝,後累加諡為應天興國弘德彰武寬溫仁聖睿孝敬敏昭定隆道顯功文皇帝,葬於瀋陽昭陵,[99]第九子福臨即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