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皇帝也有“皇帝圈”,上位後多數要祭拜這個人,算是皇帝的祖師爺

軒轅廟,也稱黃帝廟,坐北朝南,最早建於漢代,佔地約9。33公頃。廟院長140米,寬84米。主要建築有廟門、誠心亭、碑亭和人文初祖殿。院內有古柏16棵,最珍貴者當屬“黃帝手植柏”與“漢武掛甲柏”。廟址設在橋山之 麓。唐代正式將祭祀活動列為國祭,並開始重修擴建黃帝陵廟。

皇帝也有“皇帝圈”,上位後多數要祭拜這個人,算是皇帝的祖師爺

時至今日,我們仍能從軒轅廟中看到這樣一篇“祝文”。令人難以置信的是,這篇“祝文”的作者竟是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

“朕生後世,為民於草野之間;當有元失馭,天下紛紜,乃乘群雄大亂之秋,集眾用武。荷皇天后土眷佑,遂平暴亂,以有天下,主宰庶民,今已四年矣。君生上古,繼天立極,作涿裰鰨,神功聖德,垂法至今。朕興百神之祀,考君陵墓於此,然相去年歲極遠;觀經典所載,雖切慕於心,奈稟生之愚,時有古今,民俗亦異。仰惟聖神,萬世所法,特遣官奠祀修陵,聖靈不昧,其鑑納焉!尚饗!”

從這篇“祝文”中,我們能感受到朱元璋誠懇的態度,相比於那些歌功頌德的祭文,朱元璋的“祝文”可謂十分“接地氣”。

皇帝也有“皇帝圈”,上位後多數要祭拜這個人,算是皇帝的祖師爺

不過,朱元璋為何要寫這樣一篇文章呢?他為什麼要祭祀黃帝呢?

我們知道,朱元璋發跡前,他的家庭條件非常困難,家人全部餓死在饑荒中,只剩他一人孤苦伶仃浪跡天涯。為了混口飯吃,老朱不得不剃光頭髮當和尚,靠做雜役換來齋飯填飽肚子。後來,各地天災頻發,廟裡的存糧不足,寺主只能遣散了所有和尚,讓他們自求多福。走投無路的朱元璋,只能來到大街上,行乞度日。

在朱元璋二十五歲那年,全國颳起了一陣抗元的浪潮,老朱投靠了實力強勁的紅巾軍頭目郭子興,吃上了軍糧。沒過多久,朱元璋便在義軍中嶄露頭角,成為這支隊伍裡的中堅人物。郭子興過世後,朱元璋接過抗元的重擔,以領袖的身份接管了郭子興麾下的將士。公元1356年,老朱奪取了集慶,在此地建立政權。

之後,為了逐鹿中原,朱元璋效仿高祖“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的方針,發展農業生產,招募士兵,暗中積蓄實力。用了幾年時間,朱元璋終於打下了半壁江山,控制了長江中下游地區。時機成熟後,朱元璋在群臣的簇擁下登基上位,建立了屬於自己的大明王朝。由於,老朱出身草根,他的肚子裡自然沒有多少墨水,所以,他的皇帝職涯是在摸索中一點點探索前進的。

皇帝也有“皇帝圈”,上位後多數要祭拜這個人,算是皇帝的祖師爺

透過學習古代皇帝的經驗,朱元璋發現:以前的所有“同行”都會祭拜黃帝。說起來,各行各業都有祭拜祖師爺的傳統,皇帝這行也不例外。黃帝(公元前2717年-公元前2599年)是古華夏部落聯盟首領,更中國遠古時代華夏民族的共主。其統一華夏部落與征服東夷、九黎族而統一中華的偉績載入史冊。所以,在老朱的眼裡,祭祀黃帝就像是皇帝這一行的“行規”,是統治生涯中必不可少的環節。

就此,朱元璋於洪武四年向文武百官提出祭祀黃帝的想法。

當時,一塊與老朱一塊打天下的老哥們在背地裡悄悄談起此事,紛紛表示:“重八居然還知道黃帝。”議論歸議論,如今的老朱已貴為一國之君,這些話當然不會被他知曉。雖說,朱元璋有心祭拜“祖師爺”,不過,他的文筆有點糙,寫不出賞心悅目的祭文。無奈之下,朱元璋只能讓大臣先草擬一份祭文。

皇帝也有“皇帝圈”,上位後多數要祭拜這個人,算是皇帝的祖師爺

大臣的祭文寫好後,朱元璋讀後覺得不大滿意。老朱覺得,自己在登基四年後才想起祭拜黃帝,已經是一件非常丟面子的事了,若祭文寫得馬馬虎虎,後人必會嘲笑自己是個不懂規矩的草根皇帝。在這篇祭文中,除了要寫明自己的功績外,還得留下自己四年未祭拜軒轅陵的理由。

因此,朱元璋修改了祭文,在文中誠懇地表示:

“朕出身草莽能夠取得江山已是萬幸,這都是祖先降下的福澤。不過,因軒轅陵年深日久朕始終無法找到黃帝陵的地址,用了四年時間才從經典著作中找到蛛絲馬跡,這才耽誤了祭奠。雖說朕的祭奠遲來了四年,但朕的心中始終記掛著先祖,希望先祖能夠繼續庇佑老朱家的基業,保大好河山長治久安。”

做出上述修改後,朱元璋終於心滿意足地用這份祭文祭祀軒轅陵。

皇帝也有“皇帝圈”,上位後多數要祭拜這個人,算是皇帝的祖師爺

說起來,為什麼歷朝歷代的皇帝都要祭祀軒轅陵呢?難道真的是因為迷信黃帝的庇佑嗎?

其實,古代皇帝也有“身份證”,如果沒有,那麼,即使稱帝,也被認為不是“正品”,是“山寨皇帝”。當然,在個在這個“身份證”中,傳國玉璽之是其中之一,自己的“正統身份”被世人認可才是重中之重。所以說,隨著祭祀黃帝成了“皇帝圈”的慣例,這種祭祀活動逐漸成為皇帝們獲取“正統”身份的途徑。

這種情況,就像是各行各業在入行前都要祭拜“祖師爺”一樣,只有祭祀了軒轅陵,才算融入了“皇帝圈”。也正因如此,歷代皇帝才會大費周章地寫祭文、祭黃帝,皇帝的“祖師爺”黃帝在“皇帝圈”中的地位也越來越崇高。

參考資料:

【《明史》、《朱元璋軒轅廟“祝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