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這種樂器是戰國時候的文物,出土純屬偶然,卻改寫了世界音樂史

這種樂器是戰國時候的文物,出土純屬偶然,卻改寫了世界音樂史

11月12日,湖北隨州文化公園的廣場上,兩套編鐘格外吸引人注意。在此遊玩的市民,紛紛在編鐘前合影留念、遊玩,兩套編鐘可觸控、敲打,親身感受其神韻。

這種樂器是戰國時候的文物,出土純屬偶然,卻改寫了世界音樂史

編鐘是戰國早期的文物,最著名的曾侯乙編鐘就在湖北隨縣(今隨州市)出土。編鐘是由六十五件青銅編鐘組成的龐大樂器,其音域跨五個半八度,十二個半音齊備。它高超的鑄造技術和良好的音樂效能,改寫了世界音樂史,被中外專家、學者稱之為“稀世珍寶”。

這種樂器是戰國時候的文物,出土純屬偶然,卻改寫了世界音樂史

1977年9月,隨州城郊擂鼓墩駐軍擴建營房過程中, 偶然發現了曾侯乙墓。這是個面積達220平方米、比長沙馬王堆漢墓大6倍的“超級古墓”。 1978年5月22日凌晨5時,墓室積水抽乾後,雄偉壯觀的曾侯乙編鐘露出了它的真面目,歷經二千四百多年,重達2567公斤的65個大小編鐘整整齊齊地掛在木質鍾架上,沉睡於地下2430年後曾侯乙編鐘得以重見天日。

這種樂器是戰國時候的文物,出土純屬偶然,卻改寫了世界音樂史

編鐘是中國古代大型打擊樂器,興起於西周,盛於春秋戰國直至秦漢。它用青銅鑄成,由大小不同的扁圓鍾按照音調高低的次序排列起來,懸掛在一個巨大的鐘架上,用丁字形的木錘和長形的棒分別敲打銅鐘,能發出不同的樂音,因為每個鐘的音調不同,按照音譜敲打,可以演奏出美妙的樂曲。

這種樂器是戰國時候的文物,出土純屬偶然,卻改寫了世界音樂史

曾侯乙編鐘按大小和音高為序編成8組懸掛在3層鍾架上,最上層3組19件為鈕鍾,形體較小,有方形鈕,有篆體銘文,但文呈圓柱形,枚為柱狀字較少,只標註音名。中下兩層5組共45件為甬鍾,有長柄,鐘體遍飾浮雕式蟠虺紋,細密精緻,共65枚。

這種樂器是戰國時候的文物,出土純屬偶然,卻改寫了世界音樂史

在鼓中部和左面標出不同音高如宮、羽、宮曾等22個名稱,另一面鑄有律名、調式和高音名稱以及曾國與楚、周、齊、晉的律名和音階名稱的對應關係。另有一件鎛鍾,位於下層甬鍾中間,形體碩大,鈕呈雙龍蛇形,龍體捲曲,回首後顧,蛇位於龍首之上,盤繞相對,動勢躍然浮現。器表亦作蟠虺裝飾,枚扁平。鎛鐘上有銘文,記述此鎛鍾乃楚惠王贈送的殉葬品。

這種樂器是戰國時候的文物,出土純屬偶然,卻改寫了世界音樂史

鍾架為銅木結構,呈曲尺形。橫樑木質,繪飾以漆,橫樑兩端有雕飾龍紋的青銅套。中下層橫樑各有三個佩劍銅人,以頭、手託頂樑架,中部還有銅柱加固。銅人著長袍,腰束帶,神情肅穆,是青銅人像中難得的佳作。以之作為鐘座,使編鐘更顯華貴。

這種樂器是戰國時候的文物,出土純屬偶然,卻改寫了世界音樂史

曾侯乙編鐘出土後,文化部的音樂家黃翔鵬、王湘等人趕到現場,對全套編鐘逐個測音。檢測結果顯示,曾侯乙編鐘音域跨越5個半八度, 只比現代鋼琴少一個八度,中心音域12個半音齊全。

這種樂器是戰國時候的文物,出土純屬偶然,卻改寫了世界音樂史

隨州文化公園的編鐘雖然是仿製品,但並不影響編鐘的發聲,來這裡遊玩的市民,可以親自敲擊,感受那種古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