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清官也會做壞事,不貪不等於是好人,歷史上那些廉潔但很壞的官吏

“吏鶩肥如瓠,民魚爛欲糜。”詩人將貪官比作狐鼠之輩,這首《狐鼠》形象的描述了貪官汙吏魚肉百姓的現象,讀來讓人痛恨。

貪官著實可惡、可恨,但不貪就是好人嗎?小書生近來翻閱史書,發現歷史上有一些廉潔清正的官員,品行卻很壞,現將他們羅列出來,請列位讀者品讀。

趙廣漢:因私人恩怨,用公權殺人

趙廣漢,西漢時期的名吏,此人年少成名,很年輕的時候就當上了郡中的小官,為人廉潔,通達機靈,謙虛待士,在士族中的口碑很好。

趙廣漢當過平準令(相當於現在的物價局局長),又經過孝廉科目考核當上了陽翟縣令。孝廉就是孝順親長、廉能正直的意思,孝廉科就是察舉孝子廉吏,這說明趙廣漢是一個廉潔的人。

清官也會做壞事,不貪不等於是好人,歷史上那些廉潔但很壞的官吏

影視形象-趙廣漢

趙廣漢任潁川太守時,當地原、褚兩大家族勢力強大,胡作非為,門下的賓客公然做盜賊,家族與豪強之間互相聯姻,又和官吏勾結在一起,前幾任太守無法管制他們。

趙廣漢到任後,為人兩袖清風,拒絕了兩大家族的拉攏,派人逮捕了一些盜賊,證實了罪名,依法懲治了他們,不畏豪強,誅殺了原、褚家族中的罪魁禍首。

趙廣漢此舉,極大的震動了當地豪強和官吏,潁川風氣為之一變,趙廣漢的威望名氣也是流傳盡知,以至於匈奴那裡都聽說了。

趙廣漢後來升任京兆尹(相當於現在的北京市市長兼公安局局長),當地豪強杜建橫行霸道,門下的食客也是亡命之徒,趙廣漢逮捕了他,宮中有權勢的宦官為之說情,當地有聲望的豪紳也出面拉攏,趙廣漢不為所動,下令當眾處死了杜建。

清官也會做壞事,不貪不等於是好人,歷史上那些廉潔但很壞的官吏

影視劇照

你以為這樣一位清正廉潔,名聲上佳的官吏是一位好人,那就錯了,看看趙廣漢還做了哪些事。

趙廣漢因為私人怨恨,曾經判處了一人死刑。

動用公權發洩私憤,此舉太不應該,有人告發了此事,漢宣帝命丞相和御史進行審查。

趙廣漢為人陰暗的一面顯現,竟然企圖蒐羅丞相的不法之事,以此脅迫丞相停止調查,他懷疑丞相的夫人曾殺死婢女,便拿此事來威脅丞相,但丞相不僅沒理睬,反而加緊了審查。

趙廣漢開始狗急跳牆,竟然親自帶領下屬和兵卒闖入丞相府,召丞相夫人前來,讓其跪在相府院中接受審問,並抓走了相府奴婢十餘人。

清官也會做壞事,不貪不等於是好人,歷史上那些廉潔但很壞的官吏

影視形象-漢宣帝

丞相豈能受此凌辱,上書陳冤,漢宣帝命廷尉負責處理。經調查證明,丞相夫人並沒有殺死婢女,漢宣帝厭惡趙廣漢的行為,下令將其腰斬。

張湯:經常害同僚,被同僚合夥弄死

張湯,漢武帝時,任御史大夫,用法主張嚴峻,是西漢時期酷吏的代表性人物。

張湯為官清廉儉樸,雖然做了大官,但自我要求嚴格。結交賓客,款待他們的飲食非常豐盛。對於故人子弟和貧窮的本族子弟,照顧周到。前去拜訪三公,不避嚴寒酷暑,所以張湯有一個好名聲。

張湯去世後,家裡的財產總計不超過五百金,都是俸祿和賞賜,沒有其他收入渠道,家人用牛車裝載他的屍體下葬,而且只有棺木而沒有外槨。

清官也會做壞事,不貪不等於是好人,歷史上那些廉潔但很壞的官吏

影視形象-張湯

張湯雖然清廉,但為人其實非常虛偽,是個兩面派,在皇帝面前表現的忠誠老實,史書稱其詐忠,在同僚面前又是另一副做派,經常打擊陷害他人。

張湯辦案總是先揣摩、奉承皇帝的意思,皇帝想要加罪的,就把案件交給執法嚴苛的官吏辦理,皇帝想要寬容的,就把案件交給執法寬鬆的官吏辦理。

張湯經常利用職權打擊報復異己,御史中丞李文和張湯有嫌隙,張湯下屬魯謁居就舉報李文有不法之事,張湯負責審理案件,判處了李文死刑。

漢文帝陵墓被盜,按照古代規定,三公都要擔責,丞相青翟跟張湯約定一起去謝罪,但到了皇上面前,張湯卻失約沒有謝罪。

清官也會做壞事,不貪不等於是好人,歷史上那些廉潔但很壞的官吏

影視形象-漢文帝

青翟謝罪後,皇上派御史調查此事,張湯作為御史大夫,卻要按知情故縱的條款懲罰青翟,青翟非常生氣,青翟手下的三個丞相長史也都十分忌恨張湯。

丞相長史朱買臣素來和張湯有矛盾,張湯多次兼任丞相職務,時常欺侮壓制朱買臣,朱買臣就上書舉報張湯陰謀陷害丞相青翟,企圖取而代之。

張湯位居高位後,經常打擊趙王。趙王怨恨張湯,就舉報張湯聯合下屬魯謁居陷害李文。

廷尉減宣查清了魯謁居陷害李文一事,而減宣也與張湯有矛盾,就如實向皇帝報告了此事。

皇帝最終認為張湯心懷奸詐,有欺君之罪,派八批使者去責問張湯,張湯最終自殺。

公孫弘:外表寬宏大量,暗中打擊報復

公孫弘,漢武帝時,擔任過御史大夫、丞相,是一個大器晚成的人,四十多歲時才開始學習《春秋》等儒家經典,六十歲時,被徵召入京,當了博士。

清官也會做壞事,不貪不等於是好人,歷史上那些廉潔但很壞的官吏

影視形象-公孫弘

公孫弘少時家貧,為官後仍然很儉樸,每頓飯只吃一個肉菜和脫殼的粗米飯,蓋的是布被子,俸祿都用來供給朋友和門客,家中沒有餘財。

但公孫弘為人陰險,外表看似寬宏大量,內心卻猜疑嫉恨,那些與他有仇恨的人,公孫弘表面上和諧相處,但暗中卻加以打擊報復。

主父偃很有才能,提出“推恩令”,解決了諸侯自大的問題,公孫弘因其常與己意見相左而嫉恨他。

趙王劉彭祖舉報主父偃受賄、謀害齊王,漢武帝本不想殺主父偃,然而公孫弘說:“齊王自殺沒有後代,封國被廢,主父偃是罪魁,陛下如果不殺主父偃,無法向天下人交待啊!”於是主父偃被滅族。

清官也會做壞事,不貪不等於是好人,歷史上那些廉潔但很壞的官吏

影視形象-漢武帝

主爵都尉汲黯為人正直,多次批評公孫弘故意蓋布被子,是欺詐世人,沽名釣譽,公孫弘懷恨在心。

公孫弘當丞相後,向漢武帝建議,右內史管轄範圍內皇親高官眾多不好治理,只有素來有聲望的大臣才能勝任,應讓汲黯擔任右內史。

右內史級別比主爵都尉要低,且很容易得罪人,公孫弘此舉純粹出於私人恩怨,在公孫弘的慫恿下,當了11年主爵都尉的汲黯被貶為右內史。

董仲舒是當時的儒學大家,曾經指責公孫弘阿諛奉承,公孫弘想方設法進行報復。

膠西王劉端兇殘蠻橫,害死過數位國相,膠西王國相空缺後,公孫弘便向武帝建議,只有董仲舒這樣的大儒才能夠勝任,董仲舒便被派去當了膠西王國相。

綜上可見,世間萬事都是複雜的,人物性格也是複雜的,清正廉潔的官吏未必就是好人,對於這件事,你怎麼看?你有何真知灼見?

書生話歷史,以史為本,告訴你一個不一樣的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