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無人知曉》是枝裕和:導演不是上帝也不是法官

《無人知曉》是枝裕和:導演不是上帝也不是法官

《無人知曉》劇照

《無人知曉》的第一版劇本叫做《美好的星期天》,是是枝導演在聽聞東京豐島區發生的「西巢鴨棄嬰事件」有感而發的作品。

1988年的這場事件轟動了當時的日本社會,四位孩子,先後被父母拋棄,只能相互取暖。他們最大的依靠是其中最大的孩子,14歲的少年,也就是影片中柳樂優彌扮演的故事原型。不料事故在孩童打鬧間醞釀,最終最小的女孩被長子的朋友毆打致死。

一時之間,媒體幾乎一邊倒地批判這位棄子女於不顧的母親身上。但是枝導演卻產生了一個疑問:

為什麼這位14歲的少年沒有捨棄弟妹們離開家呢?

在另一則報道中,妹妹的一句「哥哥很溫柔」,讓導演展開了想象的翅膀。

儘管孩子們與母親相處的時間很短暫,他們之間也擁有無法從報道中窺知的親密關係。

《無人知曉》是枝裕和:導演不是上帝也不是法官

《無人知曉》劇照

因此,你將在《無人知曉》中,捕捉到孩童間細膩的情感,那些在大面積回撥的狹窄公寓中的一絲信念。兄妹間相互分享喜悅與悲傷,共守著希望。

《無人知曉》是枝裕和:導演不是上帝也不是法官

《無人知曉》劇照

他們小心翼翼地攢著母親寄來的零用錢。大兒子明想擁有一副棒球手套,男孩阿茂想買一把螺旋刀,有著修長手指的女孩京子,想象著有一天可以親手彈奏鋼琴。最小的阿雪,仰著腦袋,笑著說想吃草莓巧克力,還想買只新娃娃。

《無人知曉》是枝裕和:導演不是上帝也不是法官

《無人知曉》劇照

導演不願站在公寓外講述事件的殘酷,也不去探討誰對誰錯的問題,而是去想象在被切斷電源的房子內,孩子們是如何生活的。攝影機架起,觀察、傾聽、記錄。

正如導演在當年戛納電影節面向媒體的有力迴應:

「電影不是用來審判人的,導演不是上帝也不是法官。設計一個壞蛋可能會令故事世界更易於理解,但是不這樣做,反而能讓觀眾將電影中的問題帶入日常生活中去思考。」

《無人知曉》是枝裕和:導演不是上帝也不是法官

《無人知曉》劇照

從公寓內部描繪孩子們望見的東京的天空,帶著這樣的想法,《無人知曉》的劇本在次年1989年便誕生了。

但直到15年後,《無人知曉》才真正與觀眾見面,此時導演的視角也發生了轉變。當年寫劇本時,20多歲的他非常同情大兒子的遭遇,賦予長子大量獨白,情節也更加戲劇化。而等實際開拍,導演已與故事中的母親年齡相仿,不得不站在成年的角度看問題,無意透過臺詞間的空白來表現孩童間微妙的情感。

觀眾們無不為這四位精彩的小演員的表演叫好,明的銳利,京子的憂鬱,阿雪的天真,阿茂的好動。他們身上都有一股真真的勁兒。

《無人知曉》是枝裕和:導演不是上帝也不是法官

《無人知曉》劇照

導演說,他想找的不是聰明伶俐的孩子,而是讓他從心底覺得「想拍他」的孩子。《無人知曉》中的四個孩子正是基於這樣的想法挑選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