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第一首反對戰爭的詩,作者還是白居易的半個師父,你知道他嗎?

今天我們要分析的是《兵車行》,這首詩寫於唐玄宗天寶十年。天寶年間,唐玄宗實行“開邊”(擴邊)政策,窮兵黷武,與吐蕃長年征戰。頻繁的戰爭給人民帶來深重的災難,抽丁拉夫,生離死別,田園荒蕪,索租徵稅,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戰爭更使士兵血流成河,埋骨荒野。這首詩就是反映了這一社會現實,表達了百姓們苦於徵役的呼聲,充滿了反戰色彩。

第一首反對戰爭的詩,作者還是白居易的半個師父,你知道他嗎?

兵 車 行

杜甫

車轔轔,馬蕭蕭,行人弓箭各在腰。

耶孃妻子走向送,塵埃不見咸陽橋。

牽衣頓足攔道哭,哭聲直上幹雲霄。

道旁過者問行人,行人但云點行頻。

或從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營田。

去時里正與裹頭,歸來頭白還戌邊。

邊庭流血成海水,武皇開邊意未已。

君不聞漢家山東二百州,千村萬落生荊杞。

縱有健婦把鋤犁,禾生隴畝無東西。

況復秦兵耐苦戰,被驅不異犬與雞。

長者雖有問, 役夫敢申恨。

且如今年冬, 未休關西卒。

縣官急索租, 租稅從何出?

信知生男惡, 反是生女好。

生女猶得嫁比鄰,生男埋沒隨百草。

君不見青海頭,古來白骨無人收。

新鬼煩冤舊鬼哭,天陰雨溼聲啾啾。

第一首反對戰爭的詩,作者還是白居易的半個師父,你知道他嗎?

這首詩可按記事記言分為兩個部分。第一部分句是全詩的記事部分,描寫行人出征、親人哭送、塵埃遮天蓋地、哭聲直衝雲霄的悲慘場面。這出征的悲壯氣氛,送別的悲痛情態,都形象地表現出人們強烈的反戰情緒,為後面的控訴製造了氣氛。

後面二十八句是全詩的記言部分。從

兵役

租稅

兩個方面寫“行人”對不義戰爭的控訴。其中“點行頻”三個字是問題的核心,語約義豐:“北防河”、“西營田”、“還戍邊”從服役地域之廣、任務之繁來說明“點行頻”,反映出“行人” 對徵兵的強烈不滿。接著“行人”又以呼吿、反問等多種方式控訴了租稅的繁苛。正是這雙重苛政,造成土地荒蕪,民生凋敝,生靈塗炭,鬼魂煩冤。

第一首反對戰爭的詩,作者還是白居易的半個師父,你知道他嗎?

這首詩就是在這送行場面的描寫和役夫控訴的敘述中,深刻地揭露了徵兵頻繁、繁重租稅帶給人民的無窮災難,批判了玄宗的窮兵黷武政策。這是杜甫困居長安十年的真實生活感受,是他批判現實黑暗的最早詩篇,也是他現實主義詩歌創作的光輝起點

這首詩融敘事、描寫、抒情、議論於一詩,敘事具體,描寫生動,抒情強烈,議論深刻,使反戰題旨更為突出。這是杜甫自創的新題樂府,“即事名篇,無復依傍”,對舊題樂府是一個改革,對以後的白居易新樂府是一個啟示,說他是白居易的半個師父也不為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