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在劫難逃》,簡潔且豐富的美感

這是一部劇情模式大膽、劇情開展簡潔、細節和角色情緒豐富的劇集,在觀劇的過程中,這種簡潔且豐富的體驗,非常不錯。

《在劫難逃》,簡潔且豐富的美感

劇情模式大膽。

在劇情上,某種程度上,可以認為是簡化般的《信條》。

核心就是雙角色互為逆向的穿越,張海峰往過去穿越,趙彬彬往未來穿越,他們互相成為對方穿越的原因,構成了一個環形的迴圈。

這個迴圈,大家可以參考這張圖,後續如果有新劇情的話,會做相應的更新。

《在劫難逃》,簡潔且豐富的美感

他們兩個人,一個是因為對於過去的無法彌補的遺憾,一個是因為一定要復仇的強烈執念。

這種遺憾和執念,都在每一次的穿越中得到了強化,並透過在穿越過程中,就像是剝洋蔥一樣的,一層一層地更加接近最初的那個起點,同時也展示了他們的遺憾和執念是如何而來的。

那麼在劇情的展開中,如何處理好每一次穿越的時間線,如何處理好每一次穿越后角色的行為和這個行為所引起的蝴蝶效應,如何讓一切都合理準確,這都是在時間穿越的劇情中,一定要小心細緻處理的內容。

這樣的內容,本來就有一定難度,而如果是雙主角逆向穿越,那這其中要注意的內容,就更加的多。

能選擇這樣的劇情模式,本來就是挺大膽的一個舉動了。

然而讓我驚喜的是主創更加大膽的一個舉動,那就是在第一集,就全員團滅。

對,是全員,一個不留的全部死亡。

這對於看多了含情脈脈、磨磨唧唧的我來說,能在國產劇的第一集看到全員死亡這樣的場景,還是挺震撼的,然後就中了主創的圈套,對後面的劇情產生了好奇心。

趙彬彬為什麼只找張海峰?為什麼張海峰和他能穿越?他們穿越的原理是什麼?為什麼他一定要殺死張海峰?

你看,這些問題,到了第8集還完全沒有回答,目前為止的所有劇情,都是兩個人穿越後所發生的事情,這些問題,都還線上索收集階段呢。

這幾個問題的答案,就是那些鉤子,把你的注意力鉤在這部劇上。讓你圍繞著這幾個問題在做猜測,這個猜測本身,就足夠讓你去關注這部劇了。

敢以一個慘烈的、超出正常模式的開局,一次性丟擲一系列問題,並且之後不斷在劇情中強調這些問題,並且只給線索,不給答案。

這種設定懸念的模式,就把觀眾都帶入到一個解謎的情境中,在現在大多數電視劇巴不得把資訊嚼碎了餵給觀眾的模式,是要大膽很多。

而這,也就是劇集的另外一個優點了,細節。

五指山手錶店,手錶上的時間,老房子的花盆,花盆上的字眼,花店老闆的頭花,趙彬彬的眼鏡,張海峰趙敏的髮型,紙鶴標記和摺紙,報道化工廠的報紙,報道的署名,花店老闆的眼神,這些細節就是那些零零碎碎的線索,散佈在劇情中。

而我們就像是做拼圖一樣,一點一點地收集,然後開始自己的拼湊,然後期待後面的劇情,還會有怎樣的線索出來,我們的拼圖會拼成什麼樣子。

劇情選擇的大膽和細節的足夠用心,都讓這部劇,在前8集中,是一個簡潔且豐富的狀態。

簡潔在於沒有那麼多雜七雜八的情感,沒有那麼多雜七雜八的無關劇情,就只是圍繞著趙彬彬、趙海峰這兩個人來做文章,絕不多做無關劇情的延伸,所以觀眾的注意力能夠一直保持在劇情的發展上。

豐富則在於多樣的細節,和逆向穿越所帶來的反差。細節前面已經說過,這裡按照劇情展現的順序,來說說情緒。

張海峰第一次穿越到案發前,就加入了阻止案件發生的急迫;第二次穿越到女兒健在時,就又加入了想要彌補妻女,挽救自己生活的堅定。

趙彬彬第一次穿越回上一次作案,也就是第2和第3集的時候,就沒有第1集那麼的從容,他在天台上,會情緒激動,沒有處在天台邊緣,檢視付吉亮的生死,整個復仇的策劃,是不夠周密的,完全不如第1集的絲絲入扣無法反抗的感覺;第二次穿越回初次作案,則更加粗糙,在殺付吉亮和杜朝陽的過程中,都出現了太多的漏洞。

在這樣的逆向穿越中,張海峰掌握的資訊越來越多,越來越遊刃有餘,但是在挽救自己的家庭上,卻越來越無力。

趙彬彬則越來越毛糙,復仇進行的越來越粗糙,但是展示的過去卻越來越多。

這種反差感,讓觀眾跟著兩個角色,一個向前一個向後,就會帶來很豐富的感知體驗,在加上無處不在的細節,觀影的感覺自然也就豐富了起來。

這個豐富,還在於角色情緒的豐富。

這一點,先誇誇鹿晗,他又一次證明了自己,他也是可以完成正常的表演的,可能沒有那麼出彩,但是至少不會拖後腿。

其實在整個劇情中, 鹿晗的表演任務,本來就沒有那麼重。

王千源飾演的張海峰,第一次需要展現出錯愕、憤怒、愧疚,第二次需要展現出急迫、無奈,第三次需要展示出錯愕、驚喜、小心翼翼、還有看穿又沒法說的那種糾結。

每一次穿越,張海峰都需要在之前的情緒上,進行相應的微調和改變,比如第二次穿越後的錯愕,和第一次穿越的錯愕應該有所不同,比如前面要表現出對妻女造成傷害的愧疚,後面又要表現出彌補妻女的堅定,這些王千源用檢視刀具時候的兩次不同表情、用得知女兒死亡後,憤怒地想要打人的衝動、用第一次的不敢睡覺和後面的坦然入睡、用洗完臉後鏡子中的眼神、用看趙彬彬的時候前後不同的眼神,做了這些情緒上和情感上的區分,老戲骨果然還是老戲骨。

相較於張海峰,鹿晗飾演的趙彬彬,需要表現的,就是每一次因為掌握資訊的不斷減少而越來越青澀的過程。

也就是說,趙彬彬這個角色,是沒有太多的情緒上的加減,而只是因為資訊掌握量的原因,來展示好不同階段的情緒就好了。鹿晗處理的方式是,第一次一直保持著一臉篤定的微笑,情緒上始終沒有太大的波動,展示了一切盡在盡在計劃中的那種淡定,第二次則是用天台上的激動出槍和看到付吉亮沒有死時候的憤怒,表現處時間脫出計劃的那種不甘心,第三次則是在面對張海峰問話時候的強作淡定來表現,你能明顯看出在被問話的時候,趙彬彬是緊張的。

雙主角都比較好地完成了表演任務,準確傳遞給了觀眾當兩個人處在不同的情境中的時候,所需要展示出的身體和精神狀態,能夠讓觀眾帶入且不產生違和感。

在這個裡面,不得不提的是吳越飾演的喬欣,第二集中和張海峰哭訴的那個鏡頭,從拼命壓抑到爆發,再到爆發後的逐漸舒緩,用表情、眼淚、語氣一步一步遞進,完美展現,而在17年的日常中,那種經過理性思考後想要離婚的確定和無奈,以及在醫院中,因為女兒的誤服藥物導致的崩潰大哭,也都將這個警嫂的難處,表現地足夠感人且真實。

他們都用自己的表演,展現了在不同階段,不同情境下,同一個人情緒變化的過程,這種情緒的豐富,也就為劇集的簡潔劇情,附上了豐滿的血肉。

綜上,這部劇,是在大膽的劇集模式抓住觀眾後,用簡潔的劇情開展、豐富的細節和角色情緒,把觀眾緊緊吸引住的一部劇集,觀劇的感覺是非常不錯的。

現在只希望,後面四集不要崩掉。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