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古代歷史,歸鴻寄玄遠五絃奏悲涼,嵇康服食養性

大家好,今天給大家到說說嵇康是個眼食的大師。服食就是服一種叫寒食散的藥,魏晉士大夫階層多有此癖。寒食散主要是由石鐘乳、石硫黃、白石英、紫石英、赤石脂等配製而成,故也稱五石散。《世說新語·言語》注引秦丞祖寒食散論曰:“寒食散之方雖出漢代,而用之者寡,靡有傳焉。魏尚書何晏首獲神效,由是大行於世,服者相尋。”所謂寒食是指服食者宜吃冷食,穿單衣,只有酒要飲熱的。藥性外顯的時候叫做“散發”。“散發”時要不停地走路,稱為“行散”。這種藥的毒性很大,服用時如措置不當,是非常危險的,有人因此而喪了性命。但據說這種藥能益精益氣,補不足,令人有子,久服輕身延年。

古代歷史,歸鴻寄玄遠五絃奏悲涼,嵇康服食養性

因此,魏晉貴族顯宦、名人雅士,趨之若鶩,競相尋覓,服食之風大行。嵇康也相信服食可以延年益壽。他不僅久服下輟,而且對服食養生還有深刻的理論見解。在山陽隱居期間,嵇康“嘗採藥,遊山澤,會其得意,忽焉忘返”。他與善服食的“高士”王烈常有往來,還留下了神奇的故事。一次,他和王烈“共入山,烈嘗得石髓如怡,即服半,餘半與康,皆凝而為石。大凡長期服寒食散的人,由於皮肉經常處於發燒狀態,面板極易被磨破。為預防衣服磨破面板,服食者一般不穿窄衣,而穿寬衣;不穿新衣,而穿舊衣;為保持衣服的鬆軟度,還長期不洗衣。

古代歷史,歸鴻寄玄遠五絃奏悲涼,嵇康服食養性

嵇康就是這樣,輕裘緩帶,瀟灑飄逸。他不但不常洗衣,而且不到特別悶癢的地步不洗澡。這徉長期以往,身上生出許多蝨子,致使他經常“把搔無已”嵇康服食的癖好,還傳染了他的家庭。他的侄子、嵇喜的兒子嵇含說他有個兒子,獻困危殆,但服了寒食散,未至三旬,就差不多恢復健康了。故作《寒食散斌》讚道:“偉斯藥之入神,建殊功於今世,起孩孺於垂困,還精爽於既繼。”嵇康祖孫三代皆服食,可謂服食世家了。

古代歷史,歸鴻寄玄遠五絃奏悲涼,嵇康服食養性

祛康頤養性情的方式,除了吃藥,還有飲酒和彈琴。他曾說:“濁酒一杯,彈琴一曲。志願畢矣。竹林名士都喜歡酒,嵇康也不例外。他吃藥,必須飲點熱酒以幫助散發。不過他主張飲酒應有節制,“見醉熏熏便止,慎不當至困醉不能自裁也。”在這一點上,他比其他竹林名士清醒得多。彈琴也是嵇康的一大樂事。“目送歸鴻,手揮五絃”的閒適、飄逸是他追求的理想境地。《廣陵散》是他琴曲的代表作,他得之神奇,愛之深厚。嘴晉書》本傳上說,檢康“嘗遊乎洛西,暮宿華陽亭,引琴而彈。夜分忽有客詣之,稱是古人,與康共談音律,辭致清辯,因索琴彈之,而為《廣陵散》,聲調絕倫,遂以授康”。袁孝尼嘗從播康學《廣陵散》,嵇康總是不願傳授。從嵇康寫的心琴賦》和《聲無哀樂論》等文章中可看出,他還很熟悉制琴工藝,在一些音樂理論方面有很深的造詣。

古代歷史,歸鴻寄玄遠五絃奏悲涼,嵇康服食養性

服食、飲酒、彈琴嵇康看似生活得悠閒自在、豐富多彩。其實,這是對現實的一種躲避。因為在魏晉易代之際,擺在嵇康面前的路有兩條:一條是象何晏、夏侯玄似的為魏室來力挽頹殘的局面,不成功便成仁;一條是象賈充、王沈似的為晉作佐命功臣,建立新貴的地位。但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何晏、夏侯玄是知其不可而為之,嵇康犯不著作這種無謂的犧牲。至於賈充、王沈之流,則深為嵇康所唾棄,儘管司馬昭也曾作姿態“欲闢康”,但他決不會投入司馬氏的懷抱。在這兩條路都不能走的情況下,嵇康只得避開世事紛爭,佈置一道煙幕,進行自我保護。於是,以藥延壽,借酒排憂,“目送歸鴻,手揮五絃”,便成了他最現實的行為。從某種意義上說,播康服食、飲酒是不得已而為之,是一種被扭曲了的性格。實際上他那悠閒自在外表,包裹著的是一顆痛苦的心。他那每根琴絃上彈奏的都是失去自由的沉痛音符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