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007對戰《長津湖》!它也配?

007對戰《長津湖》!它也配?

近日,007系列電影的最新一部《007:無暇赴死》在國內影院上映,並且獲得了熱捧,其單日票房甚至超過5000萬,超過了《長津湖》。對此英國一些媒體開始得意洋洋起來,又開始鼓吹西方電影水平,而且令人不解的是,英國媒體還把007和《長津湖》對立起來,稱中國電影市場正在形成一種“新冷戰”格局,對抗的雙方一邊是來自好萊塢、代表西方陣營007電影,另一邊則是中國國產愛國主義題材電影《長津湖》。

007對戰《長津湖》!它也配?

(看個電影還“冷戰”了?是的,西方人真就是這麼想的,上圖為《英國每日電訊報》報道截圖)

原本就是兩部電影上映,卻被西方媒體“看出”了“冷戰”的格局,不能不說,西方人骨子裡那股子冷戰思維和傲慢態度實在讓人受不了。

007對戰《長津湖》!它也配?

(電影《長津湖》與《007無暇赴死》海報;當年在戰場上,英軍被打得落花流水,現在想靠一部電影翻盤?)

先說說這個“冷戰思維”,如今英國媒體得意洋洋地把007和《長津湖》放在一起對比,宣稱《長津湖》累計獲得55億的票房是因為中國政府“煽動民族情緒,用政策打壓西方電影”,也有西方媒體宣稱中國政府“把看宣教電影設為政治任務”。但是這些媒體顯然“忘記”了(注意:這個忘記得打引號),007系列電影最初恰恰是“宣教”電影,就是為了冷戰時期進行政治宣傳而拍攝的。

007對戰《長津湖》!它也配?

(007的作者伊恩·佛萊明,他本人就是早先英國海軍情報機構的特工,007是他以自身經歷為內容創作的)

007電影的原型,007特工“詹姆斯·邦德”的原型正是原英國海軍情報部的特工伊恩·弗萊明。007這個形象就是弗萊明以自己的經歷創作的文藝作品,根據007系列小說的設定,007這個形象是一個一直活躍於反蘇第一線的英國特工,並且多次和美國的特工組織合作,挫敗蘇聯的各種陰謀。

冷戰結束後,雖然007系列電影的政治色彩已經大大淡化,但是英美的“正義性”始終是007系列電影不變的主題。說到底007系列電影最終依然是強調了西方的主導性和民主普世價值,並且客觀上有文化滲透的成分在裡面。而把007電影抬出來,還抬到“新冷戰”的高度,說明不僅僅是文化界,而是整個西方,大部分人依然抱著深厚的冷戰思想,總是把其他非西方的國家崛起視為對西方的挑戰,總是企圖遏制對方,所以才會把兩部電影對立起來。

007對戰《長津湖》!它也配?

(歷代007的銀幕形象)

另外,除了根深蒂固的冷戰思維以外,還有就是西方人多年來逐步形成的傲慢,因為從工業革命時代以來,西方國家無論是經濟還是工業,都一直領先世界其他國家,數百年來,西方用自己的想法塑造和改變著世界,所以在他們的思維裡,西方就是文明、強大和先進的,其他亞非拉國家就是野蠻、弱小和落後的。西方就應該俯視世界,世界就應該仰視西方,這種思維和冷戰思維一樣根深蒂固,甚至更頑固。對於如今中國的崛起,西方無法理解,因為傲慢讓他們根本無法接受一個非西方的文明國家強勢崛起,甚至超越整個西方社會。

007對戰《長津湖》!它也配?

(《長津湖》更重要的是一種態度,一種傳承)

對於中國人而言,007和《長津湖》都是電影,不一樣的是:007只是一部閒來無事用於消遣的娛樂片,中國人從不會把裡面的內容當真;但是《長津湖》是一部嚴肅的電影,它告訴我們,在70年前的雪夜中,我們的先輩們是如何浴血奮戰,為我們打出一個和平盛世。在我們看來這兩者根本不衝突,但是西方媒體卻強行把二者擺在一起,時刻牢記“意識形態鬥爭”,時刻顯擺早已經臭不可聞的“西方優越論”。

007對戰《長津湖》!它也配?

(中國超越西方,只是時間問題,能不能接受現實,那是西方自己的問題)

如今《007:無暇赴死》上映幾天後,終於有一天,電影的單日票房超越了《長津湖》,這在西方媒體眼中都能看成是所謂007“打敗”《長津湖》,要知道,這只是單日票房而已,007在國內上映這麼多天,票房也才不到2億,卻聲稱要打敗55億票房的《長津湖》,或許他們依然覺得自己對中國是“優越”的,所以只要007電影一出,中國觀眾就會趨之若鶩。但他們不知道的是,中國人很清楚:

今天的生活是無數的“鋼七連”在冰天雪地中打出來的!

看《長津湖》對於國人而言,並不僅僅是一部電影,而是讓我們自己、讓我們的後輩都明白,今天生活來之不易,讓我們永遠不要忘記前輩們的奮鬥和付出。

007對戰《長津湖》!它也配?

僅僅是因為單日票房收益不錯,就讓英國媒體得意忘形,甚至吹噓要用007“打敗”《長津湖》,只能說明:曾經的“日不落帝國”已經淪落到這種地步,在國家政治、經濟、科技這些大方面都無法和中國相抗衡的情況下,只能靠一部電影來“自我安慰”,只能感嘆一句:西邊的太陽就要落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