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滔滔兩岸潮未消”!香港流行音樂50年:從崛起到交融

香港流行音樂(以下簡稱“港樂”)指由香港音樂人制作和創作的,傳遞他們的心聲,也為大眾提供娛樂的音樂作品。

和香港這座城市一樣,港樂的風格雜糅多元且多變,既傳統又現代,既獨特又包容。它記錄了少年的熱血、青春的無畏和追尋“理想都”的百折不撓,也表達了人生的彷徨和歸家的渴望,以及對世事如棋的哲學思考;它讚歎英雄人物的俠義無雙,也認同市井小民的樂觀通達;它在愛情和親情裡柔腸百轉,於人們最隱秘的內心深處激起漣漪輕漾,也會因為家國情懷和民族大義而慷慨激昂,引發廣泛的共振與迴響。

當一種流行音樂文化潤物細無聲地參與了幾代人的日常生活,成為眾多普通個體人生故事的伴奏與註腳,它也就成為一個時代難以磨滅的青春片段,於時光深處寫下不朽的香江名句。港樂因何而獨特?又為何能成為一個時代的聲音,並承載了幾代中國人的青春記憶?它的未來又將有怎樣的呈現?香港迴歸祖國25週年的2022年夏天,新京報獨家專訪了多位香港流行音樂從業者和觀察者,解讀“港樂與我”的時光密碼。

“滔滔兩岸潮未消”!香港流行音樂50年:從崛起到交融

香港。 圖/視覺中國

“此時此處此模樣”

——20世紀70年代,港樂找到了自己的聲音

香港流行文化研究者大都認同,20世紀70年代是港樂的啟蒙年代,也是港樂開始確立風格的重要時期。因為在此之前,香港社會對於粵語流行歌接受程度並不高,甚至還有一些偏見和歧視,認為其難登大雅之堂。英文歌才是當時香港流行音樂的主角。連後來公認為開創了粵語流行歌(Cantopop)先河的許冠傑,在1974年《鬼馬雙星》專輯大獲成功之前也都是專注於英文歌的,出版過不少英文歌的唱片。

1972年4月,許冠傑在跟哥哥許冠文一起主持的無線(TVB)喜劇情景節目《雙星報喜》裡,演唱了他自己譜曲、許冠文作詞的粵語歌曲《就此模樣》。歌詞根據許冠文遊歷世界各地之後寫下的一首英文詩改編而成,詞中體現了香港人的自我身份認同——看過埃菲爾鐵塔、富士山、檀香山的海灘這些地方的景色之後,自己還是很懷念香港,覺得哪裡都比不上此時此處此模樣的“漁燈在彼邦(香港)”。這首歌后來更名為《鐵塔凌雲》,收錄在《鬼馬雙星》專輯,被認為是粵語流行歌的開山之作。

“滔滔兩岸潮未消”!香港流行音樂50年:從崛起到交融

許冠傑《鬼馬雙星》專輯封面。

上世紀70年代,電視、電影、廣播電臺等媒體的助推對港樂的發展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鬼馬雙星》就是許冠文、許冠傑兄弟與嘉禾電影公司合作推出的同名喜劇電影的主題曲,該片1974年上映後登頂年度票房冠軍,這首歌也唱到街知巷聞。再比如無線在同一年(1974)推出的電視劇《啼笑姻緣》找來顧嘉輝作曲、葉紹德填詞、仙杜拉演唱同名粵語主題曲,也大受歡迎。黃霑在其博士論文《粵語流行曲的發展與興衰:香港流行音樂研究》裡稱《啼笑姻緣》為香港流行音樂的分水嶺。“此曲面世之後,香港人不再歧視粵語歌曲。接著下來,一連串作品湧現,香港音樂找到了自己的獨特聲音。”

“滔滔兩岸潮未消”!香港流行音樂50年:從崛起到交融

黃霑稱《啼笑姻緣》為香港流行音樂的分水嶺。

在港樂尋找自己聲音的過程中,許冠傑居功至偉。黃霑在論文裡梳理了1949年-1997年香港流行音樂發展的脈絡,其中專闢了一節來剖析許冠傑這位比他小7歲的音樂人。黃霑稱許冠傑是“傳奇神話,絕非刻意,樂壇功臣,少人能及”。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擔任“寶麗金”主事人的馮添枝形容許冠傑有一種中西合璧的感覺,“他創作了許多到現在還很好聽的歌曲,也帶起了cantopop(粵語流行曲)的熱潮。”泰迪羅賓說過,許冠傑是粵語流行曲最多成功作品的一個歌手,“這是無可否認的”。

本報採訪的多位香港流行音樂從業者,如李玟、林曉峰、楊千嬅等都認同,許冠傑在香港流行音樂史上有著獨特的地位。許冠傑創作的歌曲旋律優美,與歌詞相得益彰,如《浪子心聲》《天才白痴夢》等歌曲都經久傳唱,至今不衰;他寫詞的能力尤為出色,真正做到了雅俗共賞。他的歌詞既可以把略顯深奧的人生哲理講得通俗而淺白,也擅長觀察眾生百態,用活潑有趣的俚語俗語刻畫市井小民的心態,讓人一聽就生出親切的共鳴,如《半斤八兩》《佛跳牆》等。某種程度而言,許冠傑更像一位用音樂觀察並記錄當下的社會學家。

“滔滔兩岸潮未消”!香港流行音樂50年:從崛起到交融

《天才與白痴》《半斤八兩》《賣身契》是上世紀70年代見證“許氏電影”的三張專輯,專輯收錄了多首電影主題曲和配曲,如《半斤八兩》中《浪子心聲》《梨渦淺笑》都成為經典。許冠傑也被視為推動港樂發展的代表人物。

“迎接光輝歲月”

——20世紀80-90年代,港樂成為時代的聲音

上世紀80-90年代香港經濟騰飛,一躍成為亞洲最發達的國際化大都市,也是赫赫有名的“亞洲四小龍”之一。港樂也迎來了“神仙打架”的黃金時代。許冠傑、羅文、關正傑、林子祥等70年代崛起的歌手越戰越勇,樂壇新星如梅豔芳、張國榮、呂方,以及90年代的“四大天王”等不斷湧現。一時之間,萬千星輝耀香江,港樂的影響力達到了巔峰。不僅成為內地幾代人的青春記憶,甚至世界上任何一處華人聚居的地方都可以聽得到港樂的旋律。

“滔滔兩岸潮未消”!香港流行音樂50年:從崛起到交融

梅豔芳、張國榮是港樂黃金時代的見證者,他們那一代歌手的作品也是無數港樂歌迷心中的青春回憶。 圖/視覺中國

回溯過往,香港自20世紀70年代末就開始舉辦的各種歌唱比賽和填詞比賽為港樂的這段“光輝歲月”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如林夕、小美就因為參加填詞比賽獲獎而逐漸培養出了信心,後來成為這一時期港樂重要的詞作者。歌唱比賽則是發掘新人歌手的重要渠道,無線電視舉辦的《新秀歌唱大賽》更是個中佼佼者,被譽為“歌星的搖籃”,梅豔芳、呂方、杜德偉、李克勤、許志安、黎明、鄭秀文等均出自這項大賽。其他歌唱比賽也為港樂輸送了“新血”,如“全港十八區業餘歌唱比賽”的第一屆冠軍就是張學友。

香港大學教授、香港文化研究者朱耀偉在《香港流行文化的(後)青春歲月》一書中寫道:“七十年代香港的歌唱比賽參賽者以唱英語歌為主,八十年代幾乎全是粵語歌,時移世易,粵語歌盡領風騷。”80-90年代的港樂仍透過改編吸納不同地區的流行音樂文化,很多歌曲都改編自日文、韓文、英文的流行歌,百川匯海混雜而成只此一家的流行音樂。他分析指出,因為當時港樂已經是華語流行音樂的中心,當紅歌手帶領潮流的形象能有效將外文歌改編挪為己用,使得港樂的風格既多元化又自成一格。

“滔滔兩岸潮未消”!香港流行音樂50年:從崛起到交融

“2003全球華人新秀歌唱大賽”香港區選拔賽於將軍澳電視城舉行,容祖兒出席。她1995年參加卡拉OK大賽獲得冠軍出道。 圖/視覺中國

另一方面,得益於經濟的高速發展,香港市民享有更富足的物質生活之後,從20世紀80年代中期開始追求個人風格,嘗試擺脫相對大眾化的消費形式來彰顯個人品味(據吳俊雄、張志偉《閱讀香港普及文化》)。這種消費趨勢催生了香港的一波“樂隊潮”,其中就包括了Beyond樂隊。和20世紀70年代的樂隊唱歐美流行曲不同,這批樂隊以創作粵語歌曲為主,題材和創作手法與當時主流歌曲有所區別,但都很擅長表達青年人的困惑與孤寂。他們中的不少人後來都成為了香港流行樂壇的生力軍,比如劉以達、黃家駒、黃家強、劉卓輝等。

“滔滔兩岸潮未消”!香港流行音樂50年:從崛起到交融

《再見理想》是Beyond樂隊自出資發行的第一張粵語專輯。

“滔滔兩岸潮未消”!香港流行音樂50年:從崛起到交融

《永遠等待》是Beyond樂隊發行的第一張EP。

此外,隨著香港體育館(簡稱“紅館”)的正式啟用(1983年4月27日),自20世紀70年代就興起的演唱會文化越發興盛。第一位在紅館開演唱會的是許冠傑,林子祥與陳百強緊隨其後。80-90年代,到紅館聽演唱會逐漸變成了香港的一項文化盛事。很多歌迷從內地,甚至國外專門飛到香港來聽喜愛歌手的演唱會。直到現在,到紅館開演唱會依然是衡量一個歌手成功與否的重要標誌。朱耀偉也指出,香港流行音樂由聽覺發展到視覺,紅館演唱會起了關鍵作用。“紅館有效推展了香港的流行音樂工業,更重要的是為香港人提供了一個建立集體回憶的場所。”

“滔滔兩岸潮未消”!香港流行音樂50年:從崛起到交融

1993年,“四大天王”劉德華、張學友、黎明和郭富城同臺演出。

“滔滔兩岸潮未消”!香港流行音樂50年:從崛起到交融

2007年慶祝香港迴歸十週年文藝晚會活動上,(左起)劉德華、郭富城、黎明、張學友再度同臺合唱。 圖/視覺中國

“滔滔兩岸潮未消”

——2000年之後,港樂與內地互相交融

張學友、劉德華、黎明、郭富城“四大天王”在20世紀90年代掀起了一輪港樂的熱潮,隨著亞洲金融風暴(1997)的到來而逐漸退去。2000年以後,儘管陳奕迅、楊千嬅、容祖兒、TWINS等新一代歌手也有不錯的表現,卻始終難以重現港樂黃金時代的輝煌。而隨著如今粵港澳大灣區的規劃出臺,網際網路時代之下的內地也湧現出很多優秀的音樂節目,不少的香港音樂人選擇北上發展,為自己開拓更廣闊的市場,也讓內地的觀眾對熟悉的港樂有了更深入的瞭解。

事實上,內地與香港流行樂壇的交流從20 世紀80年代就開始了,從未間斷並且越來越密切。早在1985年,周潤發、趙雅芝、呂良偉等主演的電視劇《上海灘》在內地播出。顧嘉輝作曲、黃霑填詞、葉麗儀演唱的歌曲《上海灘》“浪奔,浪流,萬里滔滔江水永不休”在大江南北廣為傳唱。內地歌手崔健的《一無所有》,王虹的《血染的風采》也在差不多同一時期傳入香港。

1994年,“搖滾中國樂勢力”演唱會在香港紅館舉行,“魔巖三傑”的張楚、何勇、竇唯,再加上“唐朝樂隊”的張炬向香港觀眾展示了內地歌壇的年輕面貌。2001年,那英在紅館開唱,並邀請了劉德華和孫燕姿作為助唱嘉賓。而後,刀郎、周筆暢、李榮浩等內地歌手也相繼登陸紅館開個唱。於此同時,香港歌手到內地開演唱會也變得很頻繁——譚詠麟、張國榮、張學友、劉德華、黎明、李玟、Beyond……

“滔滔兩岸潮未消”!香港流行音樂50年:從崛起到交融

“滔滔兩岸潮未消”!香港流行音樂50年:從崛起到交融

1994年,魔巖三傑:張楚、何勇、竇唯等內地搖滾樂隊在香港亮相。 供圖/高原

如今內地正當年的文藝創作者都是聽著港樂長大的,因此內地流行文化也隨處可見港樂影響的痕跡,譬如歌手李健在《聲生不息》裡就提到,港樂在他的青春時代扮演了心理輔導師的角色,“它能夠紓解你很多額外的情感,將一個懵懵懂懂的青少年帶上正確的人生之路。”有的文藝創作者還會把喜歡的港樂和自己的作品有機地結合起來,賦予全新的生命力。譬如賈樟柯是葉蒨文的歌迷,他執導的電影《山河故人》《江湖女兒》都用了葉蒨文的歌作為插曲,營造出與劇情契合又令人動容的氛圍。

港樂裡蘊含著中國人珍視的傳統價值觀和厚重的家國情懷。譬如鄭國江作詞的《漫步人生路》、盧國沾作詞的《萬里長城永不倒》、許冠傑的《父母恩》和陳百強的《念親恩》。在這個層面上,港樂與內地文化始終血脈相連。但隨著時代的發展,港樂的定義也是在不斷被補充、豐富和拓展的,未來一定會落腳在與內地文化的融合上。黃霑曾寫道,用粵語方言演唱賦予了港樂個性和特色,但也嚴重限制了港樂的發展。“一切跡象顯示,只有能夠再度進入中國的普通話市場,香港流行音樂才可以再有起色。”

參考資料:

1、黃霑《粵語流行曲的發展與興衰:香港流行音樂研究》

2、朱耀偉《香港流行文化的(後)青春歲月》

3、吳俊雄、張志偉《閱讀香港普及文化》

新京報記者 楊蓮潔

編輯 田偲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