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以短取敗,理數之常也:張飛的悲劇之死,源於世俗束縛

劉備稱帝后不久,跟隨他多年的小老弟張飛,便被人暗害了。

奇怪的是,劉備在聽到這個訊息後,只是長嘆了一口氣,道:“噫!飛死矣。”

不明就裡的人,覺得劉備此言甚是冷漠,但瞭解到張飛生平後,才知劉備此言既在意料之內,又在情理之中。

以短取敗,理數之常也:張飛的悲劇之死,源於世俗束縛

按《三國志·張飛傳》記載:“先主常戒之曰:‘卿刑殺既過差,又日鞭撾健兒,而令在左右,此取禍之道也。’飛猶不悛。”

由此可見,劉備的言外之意就是:你張飛死了,我不奇怪!我早就告誡過你,是你自己不聽罷了。

在本傳最後,陳壽也發出類似評價:“飛暴而無恩,以短取敗,理數之常也。”

何謂短?這裡指的是張飛的出生。再聯絡陳壽的另一句評價:“飛愛敬君子而不恤小人。”以及劉備的告誡,不難得出張飛悲劇之死的主要原因:

張飛出身其實並不高,但他又傾慕士族,因而對士卒頗為苛刻。張飛脫離了自己的群眾基礎,想要迎奉讀書人,反而走到了兩頭不討好的地步。

先說第一點,張飛的出身問題。張飛的出身問題,是最為混亂的。一部分人受《三國演義》影響,認為他是個粗俗的屠夫;一部分人則受網路上的“謠言”所惑,覺得張飛是個世家子。

前一種論調,倒是好反駁;但後一種論調,卻來源於各種蛛絲馬跡,卻都不是正史所言,可信度不高。

以短取敗,理數之常也:張飛的悲劇之死,源於世俗束縛

比如陶弘景在《古今刀劍錄》提到:張飛擅書法,曾在自己的刀上銘刻。但陶弘景的這段話,卻有一個明顯錯誤。原文記載如下:

“張飛初拜新亭侯,自命匠煉赤朱山鐵為一刀,銘曰新亭侯蜀大將。”

歷史上,劉備,或是整個劉備集團,都不是以蜀來自居的。劉備建立的朝代,就是漢,是後代史學家稱其為蜀漢或季漢。而蜀人的叫法,也多是曹魏那邊,帶有一絲鄙夷。

由此可見,《古今刀劍錄》中的記載,不足為信,至於後世一些筆記小說中的言論,更是捕風捉影,完全沒有真實性。

事實上,張飛的身份,蜀漢大臣劉巴已經說的很清楚了。按《三國志·張飛傳》注引《零陵先賢傳》:“張飛嘗就巴宿,巴不與語,飛遂忿恚。諸葛亮謂巴曰:‘張飛雖實武人,敬慕足下。主公今方收合文武,以定大事;足下雖天素高亮,宜少降意也。’巴曰:‘大丈夫處世,當交四海英雄,如何與兵子共語乎?’”

以短取敗,理數之常也:張飛的悲劇之死,源於世俗束縛

注意這段話,都是知識點。

其一,張飛曾拜訪劉巴,後者不屑一顧,並沒有接受他的拜謁;

其二,諸葛亮親口承認,張飛只是個“武人”;

其三,劉巴說出自己對張飛的不屑,稱其為“兵子”。

劉巴這個人,是漢末出了名的讀書人,連曹操、劉備都對他禮遇三分。而且這人還有個特點:那就是心直口快,曾三次拒絕劉備招攬,讓後者恨的牙癢癢。

顯然,儘管張飛向來“愛敬君子”,但這些“君子們”,卻看不上張飛。原因很現實:你出身(武人)實在不行。

漢末時期的名士,對武人一向如此。不止是張飛,還有呂布、于禁、甘寧等人,皆有如張飛“武人”的評價。這些出身不高的人,還都有個共同特點,那就是“粗猛好殺”。

如《三國志·呂蒙傳》記載:“甘寧粗暴好殺,既嘗失蒙意,又時違權令”。

漢末時期的名士瞧不起“武人”,一方面固然是他們的虛榮,另一方面也是因為這些“武人”大多行事粗魯、勇猛好殺,儼然一副有辱斯文的樣子。

張飛就是個典型的“武人”,但他也想跨越階層。顯然,成為名士就是張飛的理想,也是他努力的方向。

張飛由此想法,不足為奇。畢竟在這種大環境之下,連劉備都是如此,何況是張飛了。

以短取敗,理數之常也:張飛的悲劇之死,源於世俗束縛

只可惜,張飛終究受到時代的制約。名士對於“武人”的瞧不起,就像是一種世俗束縛,讓張飛的努力,化為一腔流水而去。

此時,張飛骨子裡的“暴而無恩”,便略顯突出了。他一邊繼續迎奉著名士,一邊又對自己的同類(武人)無比苛刻,動輒打罵下屬,給予他們嚴厲的懲罰。

底層一旦有了權力,便會變本加厲地剝削底層人民,這是人類的本質。所謂寒族乍貴,不外如是。

劉備早早看出張飛的取禍之道,並多次勸誡。只可惜,後者不以為然,終於招致殺身之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