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日日是好日》樹木希林的遺作,說到底,是時間熬出來的味道

《日日是好日》作為樹木希林的遺作,她用武田老師的身份憑藉茶道這樣一門陶冶性情的技藝,帶我們感知生活的哲學,可以算是一種最好的熒幕道別。熟悉她的朋友應該會知道她算是日本導演是枝裕和的“御用”女演員,兩人合作了《步履不停》、《比海更深》、《小偷家族》等多部影片。

《日日是好日》樹木希林的遺作,說到底,是時間熬出來的味道

而這部電影所蘊藏的哲學,就像電影名字一般——日日是好日。這五字出自中國佛書《碧巖錄》,“春天聞花香聽春雷,夏天在蟬鳴中感受暑氣,秋天傾聽秋雨體會豐收的喜悅,冬天觸控一片雪花的寒冷,調動五感,全身投入,每天都是好日子。”

《日日是好日》樹木希林的遺作,說到底,是時間熬出來的味道

電影以此,用24節氣串聯起女主典子24年的茶道人生。在這24年裡,看似一切都在迴圈往復,但實則暗含了在時間流逝的“變”,用節氣、季節、12年作為時間節點,講述了慣常與無常。典子也經歷了大學畢業、就業、戀愛、婚姻等等各個人生成長階段,最終從茶道中領悟到人生真味。

典子的茶道人生,無不暗含了宋代禪宗大師青原行思(靖居和尚)提出的參禪三重境界。

這三重境界也反映出典子的人生成長。

第一境界 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春夜喜雨》

大學期間,20歲的典子剛開始涉足茶道學習。還是涉世之初的童真階段,此時的她性格毛躁、好勝,同時也對自己的未來生活充滿好奇與新鮮感。

對於茶道的世界,典子就像丫丫學語的孩童,只能鸚鵡學舌一般模仿著武田老師的茶技。複雜與繁瑣的茶道形式,在她看來僅僅是泡一杯茶的步驟而已。

《日日是好日》樹木希林的遺作,說到底,是時間熬出來的味道

而日本茶道四諦講究的是——“和、敬、清、寂”

“和敬”表示對來賓的尊重;“清寂”是指冷峻、恬淡、閒寂的審美觀。茶道一絲不苟的程式,就像佛教裡的儀軌,

表面看是拘泥於外在的形式,實際是用形式篩掉了無處不在的、紛亂的心智干擾,讓人在那一刻保持臨在,開啟靈魂的通道,真正地進入“心流”狀態。

所以,武田老師對典子不斷地強調:“不要用腦記憶茶道,要透過練習讓身體來記憶,讓手自然來完成每一次茶道。現在你們先不知道這些(儀式)的意思也可以。茶道就是從“形”開始,然後將這些“形”放入心裡。”

所以,茶室牆上的掛軸會根據季節和心情變化——薰風自南來,梅花燻徹三千界,葉葉起清風,清風萬里秋,不苦者有智,聽雨……

所以,會帶領典子雨天聽雨;雪天觀雪;夏天體會酷暑;冬天感知寒冷。

《日日是好日》樹木希林的遺作,說到底,是時間熬出來的味道

這個過程漫長的過程中,典子就像被流淌的溪水浸潤著一樣,在寧靜平和中與環境產生更多的共鳴。

時間緩慢流淌,生命靜待花開。

第二境界 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

人生無根蒂,飄如陌上塵。

分散逐風轉,此已非常身。

----------《雜詩十二首·其一》

典子目睹了茶道教室內的輕風吹拂、櫻花飄落、夏蟲呢喃、秋楓染紅、冬雪紛飛。在30歲時她已然是茶道老手。

此時的她也嚐遍了人生的種種打擊:求職失敗、未婚夫劈腿、父親離世等等。哪怕是她所熱愛的茶道,仍被武田老師批評“動作僵硬”。

一切的契機在一次聽雨中悄然發生。武田老師告訴學生們,夏天的雨聲和秋天的雨聲是不同的。典子也閉上了眼睛去聽雨聲,這時候雨聲越來越大,在這大到令人害怕的雨聲中,她彷彿看到自己剛剛去世的父親站在海邊,面向自己微笑,自己站在雨中一邊哭一邊向父親喊著謝謝,最後終於揮手向父親道別。

那一刻典子因錯過父親最後一面的自責才得以釋然。

她那時開始理解,武田老師為什麼說欣賞書法的時候不能只看字的含義,還需把作品當做圖畫來看,從圖形中領悟書法的意義,感受自然的美和力量。

《日日是好日》樹木希林的遺作,說到底,是時間熬出來的味道

典子更體會到每次沏茶儘管動作程式都一樣,但因每次的心情和環境都不同,那做出的茶也就是不同了。

茶道之精髓不在於形式,在於藉由茶道品讀生命中的陰晴圓缺,在於對生老病死的深刻體悟。

而此時,典子手中的茶已不僅僅是茶。

第三境界 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

莫將閒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

----------《頌古五十五首其一》

不是每個人都有“破土而出”的那一刻,即使在電影裡,典子在經歷了20載的茶道體悟,才成為能指導他人的茶道老師。

可生活並沒有迎來所謂的“好日子“,

生活依然會一團亂麻。然而,此時的典子卻有了抽絲剝繭的心境。當亂麻被她熨帖成絲滑的紗巾時——“抖”一聲清響,心中的灰塵自然就散去了。

《日日是好日》樹木希林的遺作,說到底,是時間熬出來的味道

這股力量即是對生活的韌度,也是滴水穿石背後的質樸。

影片在將茶室上一塵不染的樣貌完整細緻地傳遞給我們的同時,也將風物如何由涓滴匯成的過程一併呈上。

這個過程,不是逆境突圍,是“有所執”,“有所持”。當所“執”在腦海中纖毫畢現,“美”與“好”已悄然滑落心間了。

人生的道路自然是曲折陡峭,我們所能做的只能是期望在那一刻盡力不留遺憾,然後再以平靜的、順其自然的人生態度對待充滿偶然和必然的將來。

那時,見山是山,或不是山,又何妨。時候到了,緣分具足,自然就會看到山的妙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