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摸透人心的方法,總是多種多樣的,有的是明摸,有的是暗摸

摸透人心的方法,總是多種多樣的,有的是明摸,有的是暗摸,有的是旁摸,有的是側摸,總之一句話,要摸到人的心坎上;反之就會做事不到位,說話不到點。是《菜根譚》說:“在現實生活中,並沒有誰標榜自己的個性是外露還是含蓄,也不可能隨便給誰貼上標籤。相反,大多數人卻在追求外露型與隱忍型兩種合一的為人規範。給人留下直爽印象的人,骨子裡可能隱藏著什麼不便明言的小秘密,而那些讓人老覺著陰險的人,則可能張口就稱自己是個直腸子。

摸透人心的方法,總是多種多樣的,有的是明摸,有的是暗摸

其實,這就是一種深藏不露的處世哲學。有些人為了達到出人頭地的目的,韜光養晦’,長線投資。這類人中不乏‘忍辱負重,臥薪嚐膽’之徒,為了達到某種目的,他們常以聖人般的言行出現在人們面前。生活上,勤儉克己;工作上,推功攬過處世上,左右逢源。但一旦自己變了,就會變本加厲地尋求補償。劉墉在做官方面也確實有一套成功的經驗,這就是以皇上之心為心。

摸透人心的方法,總是多種多樣的,有的是明摸,有的是暗摸

雍乾時代的一個最重要的特徵就是,竭力抹煞臣僚的政治人格,以皇帝的是非取代臣僚的是非。雍正帝和乾隆帝都特別強調臣僚要與皇帝“一德一心”。所謂“一德一心”,就是反對臣僚進行獨立思考,惟皇帝之令是從,雍正帝對此說得十分清楚。大,雍正要求臣僚“惟知有君”,“以公滅私”。所謂“公”,其核心內容是忠君,所謂“私”,指的是朋黨之私、兄弟之私乾隆進而將臣僚視為僕從。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乾隆因布政使周元理在奏摺中未稱“奴才”而降旨斥責。清代,旗人官僚一般對皇帝自稱“奴才”,漢族官僚則稱“臣”。在旗人看來,“奴才”一詞能反映他們與皇帝之間特殊的民族感情聯絡,及政治隸屬關係,具有滿洲傳統主奴之間的親近色彩。

摸透人心的方法,總是多種多樣的,有的是明摸,有的是暗摸

而在一般漢族士大夫看來,“奴才”則具有卑賤之意,不如“臣”更能反映君臣之間明確的政治等級和義務,更能體現人臣的人格尊嚴。乾隆明確表示,“臣”並不比奴才為尊,二者本質一樣,“臣僕本屬一體,均系奉上之稱。字義雖殊,其理則一。此次三人會奏之折西寧名列在前,既稱奴才,則達翎阿、周元理自當連名直寫,又何事妄生區別其間呢?如果說周元理不屑隨西寧同稱,有意立異,是視周理身份太高,諒他也不敢萌此念。

摸透人心的方法,總是多種多樣的,有的是明摸,有的是暗摸

但此等節目必拘泥若此,又何其不達事理耶?可笑之至!”甚至對紀昀這樣名重一時的學問家,乾隆也任意貶斥,斥之為“無用腐儒,原不足具數”,何況其他?劉墉以皇上之心為心的具體做法有許多,突出的是他執行文字獄政策不遺餘力。同時,他雖然看到當時的政治腐敗已十分嚴重,但心中有數口不輕言,而且極盡奉承、歌頌,讓乾隆感覺他是一個毫無主見的人。出生於齊魯大地的劉墉,既有性情倔強的一面,也有飽經仕宦風霜,老於世故的一面。

摸透人心的方法,總是多種多樣的,有的是明摸,有的是暗摸

乾隆明確表示,“臣”並不比奴才為尊,二者本質一樣,“臣僕本屬一體,均系奉上之稱。字義雖殊,其理則一。此次三人會奏之折西寧名列在前,既稱奴才,則達翎阿、周元理自當連名直寫,又何事妄生區別其間呢?如果說周元理不屑隨西寧同稱,有意立異,是視周理身份太高,諒他也不敢萌此念。但此等節目必拘泥若此,又何其不達事理耶?可笑之至!”甚至對紀昀這樣名重一時的學問家,乾隆也任意貶斥,斥之為“無用腐儒,原不足具數”,何況其他?